养猪场缓解热应激的方法
2018-03-31陈能温
陈能温
福建省泉州市畜牧站 福建泉州 362000
猪属于恒温动物,在各个不同生长阶段有其适宜的温度。妊娠母猪舍为17~22℃,分娩母猪和仔猪舍在22~27℃,种公猪舍为15~25℃,保育猪舍为22~25℃,育肥猪舍温度为18~25℃。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每年6~9月的炎热季节,猪舍温度经常达到32℃以上,当这一猪舍温度持续72 h以上时将给养猪生产造成不良影响。高温影响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生猪增重减缓、公猪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下降、母猪生产性能下降等。猪的热应激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性应答行为,成为养猪场的一大难题,特别是现代养猪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使该问题更为突出,现就养猪场缓解热应激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1 改善猪舍内外环境
1.1猪舍通风 打开猪舍窗户,充分利用前、后窗户的空气对流,降低猪舍温度。通过加强猪舍的通风,促进空气流动,可将猪舍内污浊的空气向外排出,还可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带走猪舍内热量。
1.2改造猪舍地面 将传统地面平养、水冲猪舍改为"漏缝地面-机械干清粪-免冲洗-减排养殖"模式,既可促进猪栏内空气流动,又能减少污水排量、节约劳动成本,实现免冲水、减排放的环保型养猪模式。
1.3安装湿帘风机 该方法为负压风机+湿帘的降温方法,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空气中的热量进行降温,适用于妊娠母猪舍及产房的降温。
1.4安装空调 可降低温度及湿度,是目前最好的一种降温措施,温度适宜。其缺点为成本较高,适合于集中管理的种公猪舍。
1.5场址选择与猪场绿化 新建场应将猪场前后的通风条件纳入选址范畴,选择地形较为宽敞、地势较高、通风良好的地方。在猪场道路两侧种植一些生桉、杨树等,在场区外围种5~10 m宽的防风林,场内的空地多种些花草。这样可显著降低环境及猪舍内气温,又能降低场区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1.6猪舍隔热设计 猪舍的阳面墙要采用浅色、光平的外表面;猪舍屋顶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屋顶材料,如泡沫、木板等(只能局限于新建猪场或猪舍改造),可减弱辐射热向舍内传递;新建的猪舍屋顶可设计为两层,夹层之间的空气能够自然流通,从而达到隔热降温。
2 加强饲养管理
2.1保证生猪饮水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水”,水是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在高温下,生猪主要依靠水分的蒸发来散失体热,要给予充足饮水,在饮水中可适当加点食盐。经常检查饮水器供水情况,如使用食槽供水的应及时换水,确保充足而洁净的饮水。
2.2调整饲料配方 夏天高温高湿的环境易引起饲料发霉变质,须经常检查饲料的质量,以保证饲料新鲜度。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激生肽,及时清理料槽,严禁饲喂发霉饲料。要适当减少猪日粮中能量饲料的比重,占日粮的45%~50%为好,适当增加青绿饲料。在全价饲料中添加2%~3%小苏打;在空怀和后备猪料中添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E,哺乳母猪料中添加高质量蛋白和油脂。
2.3降低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的大小将影响到生猪的采食、饮水、排粪尿等行为,也影响猪舍温度、湿度及空气的新鲜度。夏天生猪的饲养密度过大,将不利于防暑,要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采用漏粪板的饲养密度可以比水泥地面平养的大一些。
2.4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一是尽量保持怀孕母猪舍、哺乳母猪舍的安静,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二是尽量减少转栏,怀孕母猪并栏、转栏后,常出现因混群打架导致流产和死胎,确需转栏应安排气温较为凉爽时进行;三是保育猪不宜太早转入生长舍。
2.5加强日常管理 一是持续高温时段,饲养员要提高责任心,加强巡查,关注猪群情况,发现应激反应的猪要及时处理;二是防止停电停水,并及早做好停电停水的应对工作;三是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四是做好生猪疫病的防控;五是要定期消毒和驱虫,避免猪只因疥螨等寄生虫感染,造成猪群烦躁,从而加重热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