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需要维度解析
2018-03-31河海大学江苏南京0098东南大学江苏南京0096
文 (.河海大学,江苏南京 0098;.东南大学,江苏南京 0096)
内容提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我国人民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发展程度进行了科学的判断,继而对我国社会发展进行理性的定位。因而,以需要的主客体矛盾来历史性地解读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基于此,当前中国共产党要将人民的需要进一步落实,运用科学发展理念的良方解决当下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逐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变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前提,对于这一转变的深刻认识是宣传、理解以及贯彻习近平新时代重要思想的基础性要求。然,当下很多学者的解读过于宏观叙述,并未能够深入主要矛盾转变的实质,即未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我国人民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发展程度进行了科学的判断。因而,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解读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鲜明体现。而且,深化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变的需要维度的解读,既有利于帮助我们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极大地鼓舞新时代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又有利于党和国家深刻把握时代的使命,推动新时代的科学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发展。
一、人民及其需要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诉求
按照《党章》的说法,中国共产党的阶级特征是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国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更是“三个代表”的集中体现。所以,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源自于人民,发展依靠于人民,更是一切成果共享于人民。在这样的理念下,人民及其需要必然也就会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首先,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物质前提,人民性价值取向自中国共产党创始之初就已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论证早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就得以完成,并且一直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遵循。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过去一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资本主义的剥削性导致现实的阶级被简单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怀着对无产阶级的深刻同情而毕生都致力于研究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尤其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剖析,更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推动了无产阶级自身解放事业的蓬勃发展。那么,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进行论证的呢?首先,他们认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是正义的事业,因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其次,他们考察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并且科学地提出无产阶级群众为了赢得自身的实际解放,首要的前提就是要自觉地联合成阶级,然后形成自己的党派代表,继而进行有目标的循序渐进式的无产阶级革命,最后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这里,他们特别指出了无产阶级与共产党人之间的关系,即一方面共产党人是工人政党的中坚力量,在实践斗争中始终能够发挥最坚决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共产党人相较于无产阶级群众,他们对“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更为熟悉。因此,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共产党人是整个利益运动的代表,是无产阶级力量的集中体现。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重要物质前提,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经久不衰的强大力量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在《神圣家族》中批判以布鲁诺·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派对群众作用的歪曲,科学地指明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3],这也就是说广大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只有坚持这一观点,才能真正明白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如此巨大的现实力量,才不至于走上脱离人民群众的歪路、邪路。而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的中国共产党领袖们,也一直秉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为了群众的价值理念。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事实上,中国革命实践乃至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我们的力量根基,才得以取得最终的胜利。邓小平也说,中国的政策,主要依靠群众实践。江泽民从“三个代表”的理论高度阐发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重大问题,在其中他就非常强调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胡锦涛依据时代发展问题,也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社会发展要考虑“人民性”。习近平站在新的时代节点上,更是要求“人民主体地位”既应当贯彻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也应当体现于每一个党员的实际行动之中。在他看来,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辉煌成就。所以,人民群众不是可有可无的“乌合之众”,而是须臾不可缺的“坚甲利兵”,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归根究底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
最后,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产生于人民群众,力量源自于人民群众,所以中国共产党需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价值旨归。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就曾旗帜鲜明地说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5]的确,一旦阶级立场变了,那么党的性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非常精辟地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任务或者使命概述为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6]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处在新时代的转折期,习近平更是立场坚定地指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7]。而且从十九大报告中,也不难看出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是其重大主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也总是一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历史使命。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简单而抽象的政治性宣传话语,而是历史性地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现实执政的花岗岩上的标记。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建基于人民群众,力量源自于人民群众,所以人民群众及其需要亦是其根本价值诉求。正因为如此,自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始终伴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这一点就鲜明地表现在历次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中,如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在于人民大众与“三座大山”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社会主要矛盾相对稳定,即表现为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开始,新时代主要矛盾再一次转变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人民及其需要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二、需要的主客体矛盾推动新时代主要矛盾的确立
人民及其需要是中国共产党衡量乃至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尺度,换句话说,人民需要能否得到历史性的满足,是衡量中国共产党使命担当的根本标准。因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来考察人民需要的历史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历史性的人民需要与历史性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成功互动,发现需要的主客体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是基于这一科学的判断,新时代主要矛盾才能够得到自然的转变。这一原因的揭示使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根基,同时,也使我们更加自觉而自信地贯彻与执行这一新时代理论。
首先,人民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上升性和丰富性的特点,这就意味着人民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按照马克主义需要理论的说法,人的需要植根于人性并且随着人性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将人性概述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物,这就是说人的需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统一,即是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以及精神文化需要的多维度统一。因而,有学者就将人的需要与人性的关系概述为“人的需要就是人性的现实,人性的丰富性表现为需要的丰富性,人性发展到什么程度,需要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8]既然如此,新时代人民的需要由“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人性丰富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人性的丰富发展亦是有条件的,即人性的发展需要依托现实的历史条件。新时代主要矛盾之所以能够发生时代性的转变,不仅仅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科学判断,而且也有深厚的时代因素,即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韬光养晦,我国社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成就。这是开启新时代的前提,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基础,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人民的需要开始向享受型需要发展,并且不断地追求着自身的丰富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的需要所作的经验性判断那样,当人的第一个历史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9]因此,人的需要始终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发展。
其次,人民的需要向层次性、上升性和丰富性的历史性转变,也就意味着满足人民需要的社会现实条件也应由“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并不意味着“物质文化需要”变得无足轻重,反而是对“物质文化需要”提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这是需要的同质化提升。正是基于此,即使满足了旧“物质文化需要”的新时代的发展,也因为自身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而无法满足“物质文化需要”的同质化提升的需要。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不再局限于已有的物质文化的水平,而是涵盖了政治、民生、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安全等众多方面,体现出领域广、品质高以及求均衡的特点。而原有的“社会生产”更多的是指经济层面的社会产生力,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很明显,它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十九大将其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一方面正视了新时代社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将满足人民需要的现实社会方式由单纯的“社会生产”转变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发展”。“发展”包含“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发展得好能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因此,“发展”的内涵外延更为广泛,这就合理地适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最后,一般而言,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是产生“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原因,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继续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前提。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强调用“先富论”来推动共同富裕,他说:“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为了尽快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邓小平的这一做法是符合广大人民需要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学者就深刻地指明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内涵,即认为“不平衡”是多方面的表现,既有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本身和收入分配的不平衡,也有经济、政治和社会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是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还不充分,需要进行全面的提升。[11]这足以看出尽管“先富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它也是导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的条件之一。所以,当下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现实障碍。在这里,有必要提出的是本文所说的人民的需要是指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的现实的人的需要。一旦违背了这一要求,人民的需要要么陷入抽象的理论描述,要么变成虚假的人民需要,前者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难以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后者则有可能导致社会发展出现历史性的倒退。
三、需要的主客体矛盾对于新时代发展的启示
需要的主客体矛盾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间所具有的历史性关系足以证明人民的需要与现实发展之间形成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换句话说,人民需要趋向层次性、上升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既是社会发展的应有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把握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核心要义的基础之上,笔者以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人民性、和谐一致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新时代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且需要结合新时代主要矛盾进行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完善与发展。
第一,新时代的人民性不仅仅需要理论上的真理性描述,而且也需要实践上的价值兑现。自从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公开表达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的美好生活就是党的初心与使命。如当政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向全国乃至世界许下了自己的诺言,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2]后来在俄罗斯电台专访时,更是坦言自己的执政理念始终是坚持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更是在开篇就强调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如既往的初心与使命。毫不夸张地讲,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的确具有强烈的人民情怀,而且始终在服务人民群众。但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是仅仅得到情感上的认可就行的,也不是单靠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就可以真正实现的,它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拿出自己的干劲,踏踏实实地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才有可能逐步的实现。简言之,新时代的人民性更加鲜明的体现应当在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地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历史发展的兑现。这一点最好的现实表现就是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在规定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中国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这既是对邓小平“先富论”的政治兑现,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人民性的最好确证。当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全面的,涉及多个领域,所以,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是逐渐实现这一需要的现实的根本途径。
第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早就告诉我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上层建筑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反之,上层建筑的完善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在新时代主要矛盾的现实条件下,要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首要做的就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就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因而,如何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所谓新发展理念,也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方面。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不应当将五个方面分割开来,而应当将这五个方面统一起来认识。也就是说,“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所以,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时,要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来进行,将五大理念统一起来应用。其实,新时代主要矛盾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按照十九大的布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乡村的振兴、区域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全面开放格局的构建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充分利用新发展理念来解决我国已存在的现实发展问题,既能够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能够推动新时代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方向稳步迈进。总而言之,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发展理念,是产生于实践的科学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这一科学理念的优势,解决当下中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继而以经济发展为引领,推动其他社会领域的发展,从而最终逐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新时代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新时代发展必须加强对共产主义的深刻认识,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认知将会有助于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其一,共产主义具有价值目标导向作用,马克思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地将共产主义阶段化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所以,就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来说,共产主义社会尚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奋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共产主义不能够实现。而且,马克思将共产主义阶段化就是在告诉我们共产主义发展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就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特征来说,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财富充分涌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阶级消亡,国家消亡、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条件。因而,共产主义的目标化将促使我们不断努力,更加有动力地行进。其二,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的运动,它本身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如恩格斯所说,“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13]因而,共产主义就其手段作用来说,它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不是乌托邦的美好勾勒,而是反乌托邦的现实运动。当我们通过脚踏实地的共产主义运动,不断扬弃社会现实,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美好生活需要也在逐渐获得满足。其三,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信念,是激励我们为之奋斗的精神武器,习近平将之称为共产党人的 “精神之钙”。的确,作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内在地包含着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所以,这不仅仅是共产党人的追求,也是人类的追求。当我们怀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时候,将会更加有动力、有信心地去解决新时代的社会矛盾。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推动着共产主义的实现。所以说,共产主义一旦成为了一种持久的理想信念,那么这样的力量将会推动社会乃至世界的空前发展。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以上的三方面启示也只是局限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与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人民需要的满足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诉求,科学发展理念是解决当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良方,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既是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和人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恒久性动力,又是逐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条件与手段。因而,中国共产党要想将人民性的立场、人民的需要以及对人民需要的满足做到位,就不仅要有“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自我净化能力,而且还要能够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