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18-03-31曹小飞曹晓芬

防护林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林场森林资源贵州省

曹小飞,曹晓芬

(1.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 贵阳 550003;2.贵州省余庆县林业局,贵州 遵义 564409)

国有林场是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贵州省105个国有林场大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期以来,全省国有林场认真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林地保护和森林资源管理,通过多年科学营林和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在森林资源经营技术、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丰富生物多样性、提升森林生态功能、促进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国有林场在林业和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贵州省国有林场通过开展大规模的人工造林,培育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在培育和扩大我省森林资源方面发挥了龙头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是培育和发展后备森林资源的基地。据贵州省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贵州省国有林场林地面积占全省林地面积的3.16%,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3.01%。2001—2016年15年间,全省国有林场的有林地面积从16.1万hm2增加到32.7万hm2,增幅达103.1%;活立木蓄积量从1 044.3万m3增加到2 940.6万m3,增幅达181.6%。

全省国有林场地域分布位置重要,主要地处长江、珠江一、二级支流沿岸一层山脊内和县级以上城市附近,覆盖了全省主要的生态重点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而且相对集中连片,林分质量高,在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美化城市景观及市民游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依托国有林场建立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贵州省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社会效益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已显现出了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性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国有林场改革的深入,国有林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生力军,是贵州省生态安全的特殊力量。同时,国有林场是林业院校和科研部门的主要教学和科研基地,是推广、应用、传播林业先进技术的窗口,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和适用技术,都是先由国有林场推广应用,树立样板后逐步推广,国有林场已成为林业建设的载体和依托,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2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森林质量有待提高,树种、龄组结构不合理

我省国有林场森林质量有待提高,国有林场乔木林蓄积量为118.5 m3·hm-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0.2 m3·hm-2)。国有林场的树种结构、龄组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一是树种结构单一,树种上针叶树多,阔叶树少,国有林场的松、杉、柏树种面积占全部林分面积的60%,部分林场90%以上为马尾松或杉木纯林,林分抵御灾害能力不强;二是中幼龄林面积比例达57.1%,导致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不强。

2.2 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全省国有林场建设长期依赖中央投入,市县级配套资金难以到位,造成营造林单位面积投资标准低,建设质量和成效普遍不高。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施设备、林场信息采集设备和传输设备及林区道路、水、电、房等比较落后,欠账过多,国有林场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广大林场职工的收入和社会保障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严重制约着其职能作用的发挥,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国有林场加速发展和转型发展的需要。

2.3 体制机制制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虽然全省国有林场改革重点工作已经完成,但发展仍面临着观念落后、制度缺位、机制僵化、管理粗放等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难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林业宏观调控体系、支持服务体系和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尚待建立健全。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需要加强政策的支持。国有林场改革后,从事经营性的创收项目受到一定的影响,要充分发掘国有林场自然优势、科学谋划国有林场经营方向、切实履行国有林场保护培育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职责、激活国有林场发展活力、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理和监管机制、职工保障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加强。

2.4 职工素质偏低,科技转化能力不足

全省国有林场林业人才总量偏少,人才严重匮乏,中级以上职称所占比例不足10%。在职职工中,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数占职工总数的55%,学历层次低,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掌握现代林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极度缺乏。现有职工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大部分国有林场科学技术运用水平不高,林场信息化建设普遍滞后。从事森林经营仍较多沿用传统、粗放的技术手段,林业科学新技术转化能力不足。

2.5 林业产业体系不完善,林业产值贡献率不高

全省国有林场林业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发展体制机制不活,产业结构不合理。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不高,大部分林产品均为初级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单位面积森林创造直接经济价值低。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薄弱,经营理念和方式落后,缺乏大产业引领和大企业辐射带动。在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发展林业特色经济,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等方面,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

2.6 生态产品供给不足,林业生态服务功能不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全社会对生态的广泛关注和对生态产品的强烈需求,为林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带来新的机遇。但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利用水平不高,生态服务功能、森林景观度不强,森林的景观和休闲游憩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提供的森林旅游、原生态保健食品、森林康养等生态服务产品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林业生态服务功能不强。

3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编制林场发展规划和经营方案

国有林场要围绕实施科学的森林经营体系,按照分类经营、分区管理基本架构,完善森林景观结构,加强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提高商品林的生产力和国家储备林建设,发挥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和在生态和林业产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严格执行林场发展规划,积极保护、经营及多功能利用森林资源,使国有林场在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将国有林场建成现代林业生态智能综合体。

3.2 改变国有林场发展方式,利用市场经济优化产业结构

拓宽国有林场融资、引资渠道,引导民间资金、金融信贷资金和外来资金参与国有林场建设。要充分利用入股、招商引资、吸引外资等方式扩大经济收益,大力发展混合式经营、股份制企业等新型经营模式。通过组建林业投资公司,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争取当地政府、各类社会组织、企业等主体共同推动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学技术支撑能力

加强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采取招聘、招录等方式,选用一批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并通过开展以岗位培训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干部培训,建设不同梯度的人才队伍。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与科技攻关力度。抓好现有林场科技成果、实用技术及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森林资源经营、保护及多功能利用等方面的推广及应用,提高经营管理,使国有林场生产与管理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促进国有林场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林场森林资源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林场住宅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