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松杂交育种技术综述

2018-03-31肖广晗

防护林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叶球杂种红松

肖广晗

(本溪市青山保护局,辽宁 本溪 117000)

红松有性杂交,分为种内杂交和种间杂交。种内杂交是红松种内不同类型、生态型、地理型之间的交配。种间杂交是指不同种间、属间甚至科间的交配[1]。

有性杂交,是通过人工控制授粉的方法,将具有不同基因型(遗传性)的有机体进行交配,创造出新的变异类型,扩大选种材料来源。其杂交过程,实际上是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基因重新组合,对红松来说,可以产生两种效果,一种可能把双亲本的优良性状综合在一起,选出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杂种第一代;另一种可能选出比双亲优良性状更为优越的杂种第一代,即杂种优势。实际上,对异体传粉的红松来说,只能利用杂种第一代。因此,有性杂交是培育红松新品种的重要手段之一[2-4]。

1 杂交亲本的选择

有性性杂交,能把双亲的优良性状综合在一起,传递给杂种后代。杂种的性状,是亲本性状的继承,或在亲本性状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杂交亲本遗传性优劣,直接影到杂种后代遗传性的好坏,关系到能否实现育种的目的。所以正确选择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键。

在选定亲本之前,必须对原始材料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亲缘关系、经济性状以及抗性等,作为确定杂交组合和选择亲本的依据。目前选择杂交亲本,无论红松或其他松类,还只能根据表现型来选择,因此存在较大盲目性,有待进一步熟悉掌握原始材料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才能较快地定向培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选择杂交亲本遵循原则:

(1)选择亲本首先要考虑育种的主要目标,如培育抗松疱锈病优良新品种,就应首先选择抗病的种、类型或个体做亲本或亲本之一,杂种才能有抗病的特性。但树木抗病育种,在选择亲本时,除了考虑寄主本身的条件外,还要考虑病菌的种类。如松树疱锈病有多种,不同松类有不同的疱锈病。总之在解决育种目标的主要性状上,对亲本的选择,要提出严格的要求。

(2)杂交亲本的优良性状要突出,而且双亲本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特别育种目标的主要性状要突出。这样才能培育出综合性状的优良品种。如改变红松幼树生长缓慢的特性,必须选择幼树阶段生长快的种作杂交亲本之一,通过与红松杂交,使其幼树速生特性与其优良材质能在杂种中得到互补,培育出速生、材质优良的新品种。

(3)要考虑亲本的亲缘关系,一般情况下,亲缘关系较近的、种内不同类型的优良个体或无性系间杂交容易成功。种间杂交是属于远缘杂交。实践证明,种间杂交,更能创造出杂种优势的杂种。因此,在选择红松种间杂交亲本时,应优先选择亲缘关系较近的。

(4)要考虑亲本对当地条件的适应性。如当地种或类型,具育种目标要求的主要性状时,就可选作杂交亲本;如外来种或类型,在当地也能适应,又具备作亲本的条件时,也可采用;如外来种虽不适应当地条件,但具有育种目标要求的重要性状,而当地种又缺乏时,可用一个当地的红松与其进行杂交。

2 杂交的步骤与技术

2.1 大、小孢子叶球的形成及发育过程的观察

为了保证杂交正顺利进行,必观观察和掌握从花芽膨大到大、小孢子叶球的形成及发育过程,以便及时确定杂交母树,套袋隔离、调整花期、收集花粉、授粉及脱袋等工作。

2.2 杂交方法及杂交母树的确定

由于红松从授粉到种子成热,要16个月的时间,为了保证球花和球果的正常发育,目前均采用在树上进行人工控制授粉的方法。杂交亲本选定后,等到大孢子叶球突破芽鳞前后,雌球花明显时,方宜确定母树。辽宁东部红松人工林为5月下旬至6月初。同时由于红松雌球花数量毎年变化较大,预选母树的数量要多一些。

2.3 调整花期

松树的花期是因树种、类型和外界环境条件而异。在同一条件下油松比红松开花早,如草河口的油松在5月中上旬撒粉,而红松要到6月上、中旬才撒粉;同一种的红松或油松,在低纬度地区比生长在高纬度地区开花早,如油松在北京4月下旬撒粉,在沈阳是5月中旬撒粉。一般情况下,父本的花期早于母本,则便于进行杂交工作。如父本的花期晚于母本时,可采集花枝,在较高室温条件下,进行水培催花;或者从低纬度地区收集花粉。否则,就必须用隔年贮藏的花粉。

2.4 花粉的收集、贮藏和寄运

收集花粉,首先要掌握各种松树的撒粉期。花粉可以从树上直接收集,或预先剪取花枝,在室内水培收集,也可以收集即将撒粉的小孢子叶球,在室内阴干后收集花粉,此法简易,且不太影响花粉生活力。树上收集花粉在小孢子叶球的花轴稍伸长时,即可进行。把收集到的小孢子叶球放在避光干燥处(避免炕烙),平铺在光洁的白纸上阴干,待花粉脱出,而彼此不粘在一起,或把放花粉纸的一角掀起,花粉不粘于纸上,而自由滑落时,即可用0.5 mm孔径筛,筛去杂物,装入瓶中。贮藏起来。

花粉贮藏有临时贮藏和隔年贮藏两种。临时贮藏适于1~2个月内使用的花粉,贮藏时,须把花粉装在指型管或玻璃瓶中(不要装满),防止发霉。瓶口用双层纱布扎好,置于装有氯化钙的广口暖瓶中,放在阴凉处。此法便于野外携带,贮藏的花粉生活力也较高。花粉寄运要待花粉干燥后进行。把花粉装好瓶,瓶口用棉花塞上,装在木盒里寄运。少量花粉可随信寄运。凡通航的地方,应尽可能空运,缩短在途时间。

2.5 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为了对杂交试验,进行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授粉用的花粉必须进行生活力测定。测定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测定是把花粉授给同种的大孢子叶球,如获种子,即证明花粉有生活力。此法时间长。间接测定又分培养基法和培养液法两种。培养基法在100 mL的蒸馏水中,加入1 g洋菜和5~10 g葡萄糖(或蔗糖),加热溶解,用玻璃棒蘸点培养滴在载玻片上,冷凝成固体培养基。然后用解剖针粘取少量花粉,均匀播在培养基上,再把载玻片放在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盖,置于22~25 ℃恒温箱中或22 ℃无菌室中,经48 h后镜检。此法容易掌握,效果好。但必须注意,培养基的水分条件。在操作时须要注意两点:(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尽量保持规定的浓度,特别在加热溶解时,应用培养皿把烧杯盖上,避免水分蒸发;(2)撒播花粉量不宜太多,以免造成培养基水分供不应求。培养液法以100 mL蒸馏水加5~10 g葡萄糖或蔗糖制成培养液。试验证明,采用此法在22 ℃的条件下,经72 h,红松、油松、白皮松的花粉发芽都很好。在操作时无论培养基法或培养液法,培养皿、栽玻片、解剖刨针等均应消毒灭菌

2.6 套袋隔离

为了防止其他非目的花粉侵入,必须及时套袋隔离。根据红松授粉的生物学特性,从花芽的外部形态,能辨别清楚花芽,就应套袋隔离。并在苞鳞稍裂缝之前,套袋完毕。隔离袋可采用15 cm×30 cm牛皮纸袋,在袋的一面中间加一条宽7 cm的透明塑料薄膜,用缝纫机缝制,只留袋的下口不缝。此种隔离袋,透光,透气,便于观察大孢子叶球的发育状况。套袋时,在扎袋口的枝子周围缚上棉花。再用漆包线扎住袋口,为了避免着生大孢子叶球的新生枝折断,扎袋口时,可把此新生枝、连同基部侧枝的稍端一起扎在里面。

2.7 授粉

人工控制授粉,于授粉的最适期进行,效果最好。投粉初期大孢子叶球的大孢子叶小于苞鳞,并稍张开缝隙。取下大孢子叶球中部完整的大孢子叶(胚珠不要损伤),其基部两侧的远轴面,只看到毎侧有两个珠孔臂,还看不到珠孔授粉最适期,大孢子叶接近或等于苞磷,大孢子叶张开缝隙较大,取下大孢子叶球中部的大孢子叶,其基部两侧的远轴面,清楚看到张开珠孔的正面连着两个珠孔臂(用10倍扩大镜观察即可),为最大限度接受花粉做好准备;大孢子叶继续增大,并远远超过苞鳞,从大孢子叶球的外观上看,基本上由大孢子叶组成,苞鳞只能看到尖端部分,大孢子叶的间隙变小,珠孔和珠孔臂稍有萎缩,即为授粉后期;当大孢子叶球的大孢子叶关闭,珠孔封闭珠孔臂萎缩时,为授粉期已过,即可脱袋。投粉器,可采用喉头喷粉器接上14号注射针头制成。授粉时不用解开袋口,从透明薄膜看清大孢子叶球的部位,把针头穿入内,从大孢子叶球上方向下喷射即可。针眼用油漆涂封。

2.8 杂种后代的培育和选择

通过杂交获得种子,培育成杂种苗。杂种苗还要经过多年培育和选择,最后才能选定培育新品种。在培育选择过程中,发现优良杂交组合,可以采用双亲无性系建立杂种种子园,生产杂种第一代种子;或将优良杂种进行无性繁殖,形成优良新品种,供造林用。

猜你喜欢

叶球杂种红松
保康红豆杉性别分化过程中大小孢子叶球和内源激素的变化分析
绕口令
适宜慈溪市种植的紫甘蓝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湖羊及其杂种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差异研究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玉米—大刍草杂种F1籽粒品质杂种优势分析
选择红松宝就是选择财富
春甘蓝品质性状与裂球性关系研究
选择红松宝就是选择财富
甘蓝裂球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