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加快高校改革发展

2018-03-31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融合政治工作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加快推进高校的改革创新发展事业。

用新思想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高校改革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办学规律等的认识和实践,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力争办出世界一流大学。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坚持将高等教育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两个事关”“两个更加”: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年的共同理想基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把“四个服务”作为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坚持把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作为明确要求。必须有中国特色,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坚持把内涵发展作为时代主题。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培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树立改革的紧迫感,增强危机感,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和强劲动力。

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用新思想指导应用型高校各项工作

增强理论武装的政治自觉。一是执着学习理论,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作为坚定信念、增长才干、提高技能、服务群众的基础,一以贯之,真正抓在手上、融入日常,做到理论创新每向前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二是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全面学、联系学、贯通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波澜壮阔的实践历程贯通,同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部署新任务新举措贯通,通过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联系党的历史经验、党的辉煌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联系未来发展,联系思想实际,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好“四个服务”。

运用新理论指导新实践。一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核心地位的政治自觉,始终绷紧讲政治这根弦,坚决抓住加强政治建设这件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牢记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力量,尊崇、遵守、维护党章。领导干部讲政治,必须政治过硬,把政治能力作为第一能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政治定力,在行动上、实践上讲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宗旨、锤炼坚强党性的思想自觉。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过硬”要求,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认真照镜子、量尺子,补短板、提水平,始终守住底线,做到在信念上坚定不移,练就“金刚之身”;在政治上绝对忠诚,当好“明白人”;在责任上敢于担当,成为“实干家”;在能力上持续提升,磨砺“铁肩膀”;在作风上以上率下,树起“高标杆”。三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行动。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自觉把“三个一以贯之”贯穿运用到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改革发展、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望远镜”“显微镜”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滇西大改革创新、试点探索、零起点建设的实际,增强全局意识,找准坐标定位,完善发展思路,整合各种办学资源,细化发展目标,把《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试点方案》策划为各个具体目标、各项具体工作,各种细化、具体化、任务化的项目,切实落实、落地、落小。

以新姿态推动工作落实。把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蓝图变成现实,需要戒虚、戒浮,用昂扬奋斗、坚忍不拔、担当实干的新姿态新作为,抓好落实。抓落实要有昂扬奋斗的精神,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面对大事汇聚、要事集中、难事叠加的现实,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推动创新发展正是紧要之时,尤须奋斗拼搏。要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信念,想为、敢为、勤为、善为,将各项任务办好办实、钉准钉牢。抓落实要有坚忍不拔的韧劲,必须身先士卒,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党员的示范作用,越是难度大、见效慢的工作,越要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久久为功,精益求精,使每项工作都在精细中出彩,做到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争做埋头苦干的“真把式”。抓落实要有担当实干的品质,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绝不能“为官不为”“遇难不为”“遇挫不为”,要做担当实干的“领头羊”,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思想向党委中心工作聚焦,精力向重点任务集中,让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下去,做到“九抓九融合”“九问九反思”。

“九抓九融合”

一抓党建促思想融合。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教职工统一认识、凝心聚魂,固本培元、补钙壮骨,坚定理想,坚定信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抓教育促理念融合。突出教育教学科研在学校的核心地位,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出成绩、出经验、出标准、见实效,真抓实干,让全体师生员工形成对教育和管理的共识。三抓规矩促制度融合。立规矩、建制度、抓落实,深化各项制度修订完善,让全体教职工在制度下行事、在规矩上前行、在奋斗中出彩。四抓中层干部促团队融合。压实中层、抓牢中层、依托中层,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中层干部动起来、干起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牵引力,助推学校全面发展。五抓基层促力量融合。各部室、学院、研究院、支部、班级等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支撑点,要从点出发,发挥点的支撑作用,做出成绩。六抓改革促产教融合。依托产教融合,立足产教融合,做活产教融合这篇文章。七抓交流促感情融合。做好人的工作,特别是人才的工作,增进沟通、交流,营造干事创业、竞争有序、比学赶超氛围。八抓管理促人员融合。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用新的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促进人员融合,形成团队合力,提升教学科研质量。九抓日常促工作融合。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细节,注重统筹协调,既要分工又要合作。

“九问九反思”

一问政治意识强不强,对政治工作能力进行反思。时刻问问自己做人做事政治站位高不高、政治方向明不明、政治意识强不强,以此为镜,正心正身正行。二问全面治党严不严,对忠诚干净进行反思。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警示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勤政廉洁的定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做到勤学苦干实干。三问敬业精神强不强,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党员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学校的改革发展。创业更要敬业,要懂得奉献,学会付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四问创业初心改不改,对方案落地进行反思。坚持问题为导向,找差距、明方向,补短板、勇探索,盯目标、抓落实。五问工作思路明不明,对执行能力进行反思。方案明、思路清,就能很好地指导工作。要增强执行能力,对于正确的决策一以贯之、责无旁贷地执行,同时加强监督。六问制度观念牢不牢,对遵守规矩进行反思。制度贵在执行,不能只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七问素质能力足不足,对履职本领进行反思。素质能力是方方面面的,教学、科研、沟通、协调等等,反映一个人的知识面、经验、常识、能力。具体表现在实际工作中,看你对现在的岗位是否适应、完成工作情况如何、履职尽责情况。八问学习能力有没有,对改革创新进行反思。学习是永恒的主题,时代日新月异,变化迅速,没有学习能力,事业推进就很慢,更谈不上改革创新。同时,改革创新一定要有突破,突破体现在具体工作的点上、线上、面上,包括广度、深度和效度。九问责任意识清不清,对勇于担当进行反思。作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一员,要有时不我待的精神,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猜你喜欢

融合政治工作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融合》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