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选择
2018-03-31雷虎强
雷虎强
“民考汉”大学生指上汉语学校、参加汉语言高考并被汉语言招生院校及专业录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主要涉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藏族、俄罗斯族等11个民族的考生。“民考汉”大学生有着少数民族血统,又长期接受汉语教育,这种特殊性使他们在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将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
一、“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格局中,各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这“一体”是确保社会稳定、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前提。“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民考汉”大学生生活于少数民族地区,又长期接受汉语教育,他们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更为独特的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民考汉”大学生从小接触汉语,对汉语的熟练程度与汉族学生不相上下,然而,由于家乡身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对汉语以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不如汉族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隔断了精神命脉。”[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依托,也是其源头活水,“民考汉”大学生对汉语的学习犹如中国人学习英语,多停留于语言本身,对这种语言所赖以生存的文化源泉知之甚少。脱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载体,单纯只是学习汉语,简单地记住几个典故,则显然难以深入探究文化的内核,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推动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他们广泛接触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的悦纳和践行。当然,“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将形成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时代内涵,以语言应用为起点,扩展到传统文化的其他层面,在品味传统文艺、习俗的同时,在丰富鲜活文化载体支撑下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
(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卫边疆安全
实施“民考汉”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和北部,这些地区毗邻国界,跨境分布的民族在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联系十分密切,近年来境外一些分裂势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边疆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十分普及,宗教与民族问题、社会发展问题、贫困问题相交织,使其负面效应极易掩盖其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效应。著名国际政治学家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认为,“宗教影响自古以来一直是国家和某地集团的首要目标之一。这种情况来源于一个事实,即这些行为体是持有不同的以致相互冲突的宗教观念的整个文明。”[3]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开始针对我国的民族宗教问题,尤其在新疆和西藏问题上大做文章,企图实现其“和平演变”的目标。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的国际交流与国内分裂势力勾结,打着宗教的幌子向信众发放危言耸听、别有用心的材料,企图分裂中国。西方一些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对达赖集团、“维吾尔联盟”等分裂势力采取默认、纵容的态度,宗教成为粉饰分裂势力的挡箭牌。作为意识形态的有机要素,宗教虽依然有其局限性,但它与时俱进地改造自身,亦能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伊斯兰教、佛教、道教都引导人无私向善,它们在劝人从善方面的追求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宗教之所以会被利用,走向极端化,在于一些信众对教义理解不够到位、不够全面,在宗教热情渲染下失去理智。“敌对势力越是想借民族、宗教问题做文章,我们就越是要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把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4]“民考汉”大学生身上流淌着少数民族的血液,从小耳濡目染地接触本民族宗教,在他们学习汉语之后对民族差异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有助于他们在“和而不同”理念下引导本民族同胞理性、客观地对待宗教,宣传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避免少数民族同胞被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分子所利用,巩固边疆安全的群众基础。
(三)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干部
在少数民族地区,“民考汉”大学生以其高等教育经历和对汉语的熟练掌握成为了推动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以汉语为首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干部的重要文化土壤。在全球文化交汇竞争的时代下,“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5]。“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国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优秀传统文化指导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升华精神境界,不断完善人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处理义利关系时强调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处理矛盾时秉持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助于提升道德修养,培养注重气节、谦敬礼让的道德素质;学习曲艺、古典文学作品、书法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有助于提高审美品味,使其在古典之美中潜移默化地端正品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四)有利于密切民族沟通
“民考汉”制度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为实施《共同纲领》中关于少数民族的政策,推进少数民族工作,急需大批接受过教育的少数民族干部。为此,政务院通过了中央民委起草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除要求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之外,还特别强调“长期班的少数民族学生除学好本民族语文外,亦应学习汉语语文”[6]。在当时,对汉语的掌握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干部成为第一批“民考汉”学生。此后,“民考汉”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一大特色,政府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少数民族同胞学习汉语、上汉语学校。在民族沟通中,“民考汉”大学生的显著优势在于对汉语的掌握水平,他们出生于少数民族家庭,大多数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搭建民族沟通桥梁中有着天然优势。沟通不是凭空的,桥梁的搭建建立在共同文化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族同胞的共同愿望,需要各族同胞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和谐安定环境的保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通过汉语与汉字的中介传播,让汉族同胞更加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避免了误解和偏见,也让本民族同胞更加接近社会主流文化,防止闭塞和猜忌。
二、“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
“民考汉”大学生接受了十余年的汉语教育,他们基本掌握了现代汉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认知,但在情感和行为上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层次认同水平上的差异,既与认同发展逻辑有关,更重要的是,随着认同层次的提升,“民考汉”大学生所要解决的认同问题越复杂,一旦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深层次的认同就难以实现。
(一)基本掌握汉语言和汉文字减少了认同的言语障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同胞共同创造的,但从载体上看,汉语言和汉文字是主要的传承和传播载体,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字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渠道。“民考汉”所涉及的民族大多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它们与汉语言和汉文字不通用的,语言和文字上的差异成为了少数民族同胞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障碍。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达到熟练应用的水平,更要在生活中不断应用提升。“民考汉”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从小学一年级就已开始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字,在十几年的学习应用中,他们对汉语言和汉文字的掌握程度是其他少数民族同胞所无法企及的。据调查和观察,“民考汉”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对汉语的掌握已达到熟练程度,对汉语语音、语法、语用等应用甚至比汉族大学生还规范。*据调查,民考汉认为自己汉语水平比汉族人好的占42.2%,认为与汉族人水平相当的占46.4%,近9成民考汉认为自己汉语水平不低于汉族人。详见希日娜依·买苏提《“民考汉”与双语现象》,《语言与翻译》2001年第1期。没有了语言与文字的障碍,“民考汉”大学生就获得了认识汉文化的“钥匙”。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看,汉语言和汉文字本身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既是载体又是内容的双重性使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字成为了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汉语言不仅仅是语言,汉文字也不仅仅是汉字,它们还是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外化形态,是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念的体现,将汉语言和汉文字进行分析,可以窥见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理念,而这些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本真、最稳定的要素。对于不认识他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人,他民族的文化更容易被视为他者而被冷漠对待,而经过翻译的文化又难以保证不失真,给有心认识他民族文化的人带来不小挑战。掌握了汉语言和汉文化也并不能保证“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但打通了语言和文字的阻绊,提高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效率,而这是认同深化的前提。虽然不谙言语也能实现文化认同,但是这种认同往往难以直抵文化核心,而且必须借助翻译中介,其效果差强人意,而“民考汉”大学生对汉语言与汉文字的熟练掌握,为他们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保障。
(二)文化外在表现差异引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偏差
每个民族的文化总是要通过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文字、礼仪、风俗、宗教、文史艺术、教育科学等成为表现文化的主要载体。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古代,由于民族间的迁徙、战争、通婚等活动,各个民族间的互动交融十分频繁,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互相影响,携手共进。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汉民族的文化是主干,并且发育较早,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少数民族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发展中保持着其鲜明的特性。当然,基于保障本民族文化的考虑,绝大多数民族在民族交融中并不会主动放弃本民族文化中最稳定、最重要的内容,这就造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部各民族文化外在的差异性,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文化模式。“民考汉”大学生浸润于本民族文化中,本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培育了他们的民族习惯和个性,而他们又长期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字,汉民族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两种外在差异明显的文化形态极易诱发“民考汉”大学生的认知偏差。认知是认同的第一个阶段,通过对“民考汉”大学生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实现“知其然”的目标。而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无论是言语、礼仪、风俗、宗教等差异性都比较明显,一旦“民考汉”大学生没有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体多元的格局,没有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就容易出现认知认同上的犹豫甚至怀疑状况,削弱了他们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也阻碍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深化。
(三)文化关系认识偏差诱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感矛盾
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汉民族的文化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汉民族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少数民族所决定的。在各民族相对隔绝的年代,每个民族的文化只反映本民族的意志,随着民族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伴随着中华民族意识形成,各个民族的文化逐渐开始了整合,并最终形成了汇聚各个民族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汉民族文化无论是从量上,还是层次性上都占优势,这会让一些“民考汉”大学生误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同于汉民族文化。这种误解将会诱发“民考汉”大学生的情感矛盾,误以为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背弃了本民族文化而选择汉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居核心位置的儒家文化是汉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诸子百家的学说也主要是反映汉族聚居区的政治经济生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少数民族文化就被忽视或排挤。暂不论元、清两代主政中华大地的是少数民族,即便是在汉族主政期间,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从未停息。在古代,汉族将先进的冶铁、制瓷、漆器、造纸等手工业传播给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将自身先进的畜牧业和新作物品种传入中原,实现了双向互通;汉语言文字也从中原向少数民族地区扩散,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也丰富着汉语的词汇,这亦是双向互动。“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8]新中国建立以来,56个民族不仅获得了同样的尊重,国家为了支持少数民族文化,还通过政策倾斜的方式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赋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宗教信仰等文化的合法地位。因此,汉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虽有量和层次性上的差异,但是并不存在吞并与侵蚀的恶性竞争。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汉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关系,错误以为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背叛,将会激发“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上的情感矛盾,使他们在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犹豫不前,难以内化。
(四)族群归属感弱化致使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志力不强
族群归属感是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对象。个体常常通过共同体质、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客观特征确定族群的边界[9],这些特征在常态下并不重要,但是当族群中的个体融入另一个族群时,这些特征就会潜意识中激发他们寻求族群归属感,“民考汉”大学生同时感受着来自两个不同族群的归属感落差。在“民考汉”大学生就学期间,他们讲汉语,写汉字,生活习惯也不同程度的汉化,在少数民族族群中,他们与其他个体不同,甚至被当作外族人看待,而在汉族人看来,他们却依然是少数民族,这种被视为外族人的心态容易使他们陷入族群归属感迷失的窘境,“里外不是人”的纠结感弱化了他们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志力。主动践行是认同的最高层次,也是检验认同水平的最高标准,而族群归属感是文化认同的情感支撑,是个体把一种文化当作“自己的”文化的心理倾向,是自觉践行文化的主动态度。族群边界的客观特征并不能描绘族群的本质规定性,从深层次上看,心理上的趋同性才是族群边界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民考汉大学生虽然在言语和生活习惯与汉族同胞接近,但是随着社会网络的扩展,他们的族群认同将出现两种不同趋势:一些“民考汉”大学生工作之后参加本民族传统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多,被淡化的族群认同将会被唤醒;一些“民考汉”脱离了本民族社会,获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可,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进一步弱化,而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度增强。[10]无论循着哪一个路径,他们都将找到族群归属感,而无论是少数民族文化抑或是主流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片面地以族群归属外在的客观特征而忽视了心理因素,“民考汉”大学生将会陷入族群认同危机的矛盾境地,弱化他们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志力。
三、增强“民考汉”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
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考汉”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连接过去与现在之必需。“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11]推进“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外在机制的保障,更需要从心出发,扫除他们认同的顾虑,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随的转变。
(一)坚持开放包容原则,理顺“一体多元”关系
正确认识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不仅仅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而且包括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长期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都共同凝结了各个民族的智慧和经验,形成联系过去和当下的中介,为现代性的拓展扎实了精神之根。“文化的不同因素满足了人类生存的适应性前提,在象征符号的运用中表达了人类行动者的创造性,并且反映了人性那些相互传递的经验。”[12]“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背弃,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吸收各个民族的先进文明。“虽然后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取得了主导地位,但中国思想文化依然是多向多元发展的。”无论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还是少数民族历法、文学艺术、传统医药,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要素。可以说,没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就不可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兼容并包,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民考汉”大学生在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就要理顺其“一体多元”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体”,既表现在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共处华夏大地这一共同空间,更重要的是各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指向是一致的,各个民族文化有机整合而非简单叠加才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党和政府秉持包容的文化政策,尊重和保护多样化的少数民族文化。可见,“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不会压缩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更可以利用其对先进文明的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推动本民族文化现代化。
(二)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依托,提高认同的认知水平
认同以提高认知水平为基础。“民考汉”大学生出身于少数民族聚居区,除本民族文化外,对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接触有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具有明显的短板。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重,旨在解决“民考汉”大学生认同内容问题。传统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内核,高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也主要以精神文化为主,即从价值取向、道德追求、人格理想等层面加强对“民考汉”大学生的教育。“修齐治平”的价值取向、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涉及了家国关系处理、社会风气引领、个人自我完善等文化方面。“修齐治平”涉及个人处理与国家以及家庭的关系两个层面。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建立了以血缘宗法关系为基础的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在现代社会自然早已不适用,但是它所强调的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则无疑值得弘扬。以修身为基础,不断完善个人,进而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模式将引导大学生从爱家扩展到爱家乡进而爱祖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追求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传统文化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的集中体现,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仁者爱人”,仁爱之德有助于缓解现代社会紧张的人际关系;“义以为上”的义利观有助于平衡现代社会对利益的过分追求,实现义利平衡;“不学礼,无以立”,对礼的重视对现代社会出现的行为失范具有规范和纠偏价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智的不懈追求有助于提高明辨是非黑白能力;“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待人处事的根本准则。“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要求道德和政治的统一,强调政治必须以道德为导引,才能保证方向正确,道德只有落实于政治,才能发挥道德的价值,这其实是个人道德修为和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有助于在个人申张权利的同时培养崇高人格,强化道德对个人成长的启迪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儒家文化中依然具有现代价值的部分为主体,这是“民考汉”大学生较为陌生的,但却有助于他们最高效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他们成长成才。
(三)以认同中国精神为核心,夯实认同的情感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精神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轴。中华民族具有重精神的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炼中国精神的重要渊源,对中国精神的认同从文化和情感上解答了“我们是谁”这个关系每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问题。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13]从西域于阗王尉迟胜亲率兵马助唐王平定叛乱到18世纪准噶尔部的噶尔丹策零率部英勇抗俄守住了中华西部疆域,从第五世达赖喇嘛、门巴族梅惹喇嘛保卫西南边疆到西南傣族、德昂族粉碎英国借道缅甸占领曼缅的阴谋,等等,无不是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的写照;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乐器、医药、建筑到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建立,都是少数民族改革创新精神的诠释。无论是爱国主义抑或是改革创新都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共同的瑰宝,不仅创造了不同民族对话的共同语言,也连接古今,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理解中国精神的强大包容性,可以帮助“民考汉”大学生扫除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隔阂。中国精神不仅是兴国强国之魂,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一个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依赖社会和祖国的支持。伟大的人生目标、卓越的个人成就往往缘起于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会越强烈,在实践中就更能不断开拓创新,干出一番事业。“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14]深刻体会认同中国精神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民考汉”大学生才能根本上排除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排斥感,建立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学习机制,提高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四)以族群认同为纽带,巩固认同的执行力
“民考汉”大学生拥有少数民族身份,但又长期接受汉语教育,在十余年的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中,他们相对较少接触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少数民族特性不如非“民汉考”学生明显,族群认同成为困扰他们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心理因素。从小接受汉语学校教育的民族儿童,在大学前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都比较单薄,到了大学这种情感和意识才会被唤醒。[15]当然,这并不会因此就抹去了“民考汉”大学生的族群身份,他们最终的归宿依然是本民族的文化及其群体。对“民考汉”大学生而言,这种深层的归属感在大学期间依然难以获得,不管是在本民族还是在汉族看来,他们的民族特性似乎都不太明显,在异样眼光注视下,他们难以冷静理性地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不上践行,他们担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汉文化接触越多,就会离本民族越远。“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16]高校应当重视“民考汉”大学生的这种心理煎熬,及时开展疏导。其实,族群认同的根本并非语言、文字等外在特征的认同,重要的是民族边界的维持,只要族群边界依然存在,“民考汉”大学生无论与主流文化互动多频繁,他们就依然是本民族的一员。因此,高校要以族群认同为纽带,引导“民考汉”大学生认识到,无论他们外在特征发生了多大改变,知识结构和生活习惯中是少数民族的特征多一些还是汉族特征多一些,他们依然是属于少数民族。而且“民考汉”大学生由于熟悉汉语和汉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十分受欢迎,他们凭借教育背景的优势,也较本民族其他同胞具有更快向上层阶层流动。[17]族群认同的建立才能从根本上扫除“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顾虑,而更明朗的未来预期也将推动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先进文化,提高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