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研究

2018-03-31

关键词:精神建设文化

黄 滨

(共青团福州大学委员会, 福建福州 3501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文化自信,强调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高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职责,引领着社会文化发展方向,在坚持和实现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着中坚力量的作用。当前,创新创业文化是大学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自信背景下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已普遍得到广大高校的认可。近年来,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中,很多高校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尝试,而文化自信更赋予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开放、鲜活的丰富内容。

1. 坚持文化自信有利于把牢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时代特征和民族本质

一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发展,文化自信发挥着最深层次、最根本的作用。文化的繁荣与延续成就了一个民族的文明史,也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精神自信标识。在今天,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倡导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本质上都植根于文化自信。在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基于文化自信这个大原则、大背景展开,在本质上决定了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发展方向。

创新创业文化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文化工程,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应植根于中国大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找精神基因,把其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深厚渊源,才能凸显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只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沃土,才能体现其时代特征,才能把创新创业文化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孕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校园文化土壤。

2. 坚持文化自信有利于展现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开放视野和包容胸怀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更多地通过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意识等体现出来。在信息化时代,文化多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在这一浪潮中更呈激昂荡漾之势,线上即时的理念交融、学习借鉴使其更具冲击性、私密性和渗透力,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本,实际上将更好地奠定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根基”,让创新创业文化在时代元素的冲刷中不离本色。也正基于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建立起来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将更具自信屹立于时代发展大潮之中,不仅能经受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也能在全球激烈竞争中展现我们的开放视野和包容胸怀。

3. 坚持文化自信有利于凸显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校本特色和育人功能

创新创业文化虽然植根于社会商业经济生态系统,但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本质作用在于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核心在于培育学生的开拓、冒险、创新精神。对于不同高校来说,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不仅有共同的属性,但更能体现这所高校特色的必然是融入其优良文化传统、展现其学科优势特点、塑造其独创品牌特色的文化元素。坚持文化自信,对高校在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中实现这两大目标具有独特的作用。在高校坚持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为了塑造大学生精神家园,在创新创业中引导大学生在坚信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培育开拓、冒险和创新精神。同样,高校创新创业文化要避免同质化问题,必然要坚持文化自信,融合每所学校独特的文化传统。在一片凝聚几代人血汗的校园热土上建设起来的创新创业文化,能让大学生切身感悟建校者、传承者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精神,让这些精神成为本校创新创业文化最鲜明的标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作用。

二、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创新创业文化在大学文化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

1.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首先,高校创新创业文化从“根”上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总体上来看,创新创业文化源于国外,这种文化形态在移植中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的趋势,片面强调追求创新创业文化的市场、功利等价值,未能很好扎根中国文化土壤,很大程度上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滋养。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自觉传承。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主体的高校干部、教师以及学生对中国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普遍缺乏深刻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创新创业文化形式往往未能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无法把本国文化的精髓融入创新创业文化发展的每个环节。再次,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育人效果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传承。在引导学生创新创业中往往偏重专业和相关技能的灌输学习,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民族人文精神的涵养,普遍存在重经济效益、轻人文情怀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

2.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趋同性较为严重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应该是指一所高校所具有的特定的创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要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是一所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魅力所在。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文化还未形成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校园创业文化,普遍存在创业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形式以及文化建设机制等方面趋同。例如,在理念上,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本应承载一所高校的办学历史、优良传统、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融入校训和学校精神,但现实是很多高校在探索创业教育模式中将国外比较成熟的创业文化形态移植进来,导致缺乏本土化的基因和特色,使创新创业文化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甚至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盲目崇尚“办公司、赚大钱”。在建设机制方面,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中都提出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发挥协同功能,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校内各个部门各自为阵,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协同机制。在活动形式方面,有些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活动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忽视了活动的目的和主题,忽略了其应当承载的校本特色文化内涵,弱化了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在导向、激励、熏陶、浸润方面的教育功能。

3.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过度借鉴西方文化元素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新创业文化形成较迟。在发展过程中,高校普遍存在过度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和做法的趋势,在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理念、形式、内容上很多高校甚至走入“全盘接收”的误区。科学借鉴如果不是建立在理性、批判、鉴别的基础上,则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水土不服的问题,对于创新创业文化亦是如此。例如,在创业价值观方面,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核心在于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但西方创新创业文化的价值观所倡导的创业精神与我国高校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创业精神具有本质的区别。西方创新创业文化价值观更多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渲染个人自由、个人奋斗、冒险主义、利益至上,疏于强调创业主体对他人、社会所应负有的责任,即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因而,西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不可能完全“洋为中用”。另外,在形式、内容上,国内很多高校照搬照抄了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创客文化做法,过多注重形式而忽略精神内核的体现,导致了在创新创业文化中功利化明显,成为高校中“少数人的文化”,也导致了一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空间门可罗雀,无法吸引大量学生参与其中,甚至成为一种“摆设”。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文化过度借鉴西方文化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自己的脚穿着别人的鞋”,在立德树人中不仅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甚至可能引起导向偏差。

三、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1.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应纳入大学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在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中,高校创新创业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尤其要纳入校园文化发展全局。一是从组织领导上,应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乃至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学校党政层面成立建设领导机构,建立由专家顾问、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等组成的工作实施机构。二是从顶层设计上,要制定长远科学的规划,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要战略文件中精准定位创业文化发展的目的、意义、举措等,形成指导性文件,并有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和监督机制。三是从运行机制上,“既要发挥宣传部、团委、学工部等校园文化建设职能部门的作用,更要协同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校友会、科技园、创业研究院及相关学院的功能,在校内形成文化建设的合力。”[2]四是从内容建设上,应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本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创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2.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应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本

习近平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这三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包容,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层面和全过程。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支撑和内在驱动力,不仅需要借鉴、消化、吸收外在力量,更要从本土文化和历史土壤中汲取内生力量。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即是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融入创新创业的活动和实践中,体现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圆融、统一的行为方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道德理念,作为创新创业文化中的社会责任价值导向,将引导创新创业者在波澜壮阔的创业实践中始终不忘初心,确保创新创业实践在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实现良性发展。其次,革命文化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孕育出来的红色文化,其所蕴含的志向高远、反抗侵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舍生取义、不怕牺牲的精神,形成了一批“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4],充分体现了中国革命的自我创新与自我发展,这些精神也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精神源泉,对激发大学生的时代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具有最直接的借鉴意义。再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共和国的一种崭新文化,其建立和发展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伟大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与改革的过程,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文化自信,也是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更是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3.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应理性借鉴世界各国创业文化的文明成果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成果,并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在文化自信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也应正确理性地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创业文化的文明成果。一是要讲求“全”。俗语说他山之石固然可以攻玉,但“橘逾淮为枳”,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成果借鉴既要“形”的移植,更要“神”的融汇,借鉴要建立在深刻理解国外创业文化经验背后所隐含的思想、所处的环境的基础上,不能简单粗略地模仿,也不能粗暴地照搬照抄,而是要让创新创业文化的“形”与“神”完美融合在中国大地的高校之中。二是要坚持“实”。要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吸收借鉴与自主创新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以构建真正适合中国现代大学需求的创新创业文化。三是要注意“鉴”。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在借鉴世界各国创业文化的文明成果时,不仅要“借”,更要“鉴”;应避免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要借鉴长处和精华,吸纳有益的成分,同时也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4.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应以本地域文化资源作为重要补充

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反映了某一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在整个国家文化体系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既要融入中华大地的优秀文化精髓,也要深入挖掘高校所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要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形成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发展又具有历史厚重感,能够产生共鸣和认同,充满感染力、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创业文化,从而让高校青年创业者感受到文化认同和自信。比如福建高校可借鉴传统闽商的文化资源,闽商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善观时变、顺势而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创业精神。再比如以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为特点的船政文化和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客家文化蕴含很丰富的创新创业文化因子,是福建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文化宝贵的文化资源和财富。

5.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应从校史校训中突显学校特色标识

一所高校从建校到发展的历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这个过程就是一部创业史。一所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最突出的标识,是建立在这部创业史之上文化形态。因此,高校应从本校校史、校训、校歌、学校精神等入手,从中挖掘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在此基础上构建校本特色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校史、校训、校歌、学校精神要融入本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应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一是不同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应以传承本校校史校训为起点,在几代人创业环境中建立起来的文化将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二是不同高校应将校史校训融入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始终,深入持续开展延伸活动,让创新创业文化渗透到传承校史校训的每一个活动中去,使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校史校训内涵,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践行大学精神。

注释:

[1][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2017年5月30日。

[2] 黄 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研究》,《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年第6期。

[4] 秦 洁:《革命文化: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2016年9月9日,http://www.wenming.cn/specials/zxdj/xjp/xxjd/201609/t20160909_3684536.shtml,2017年5月30日。

猜你喜欢

精神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拿出精神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