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性资助模式下高校贫困生创业实践教育路径探索

2018-03-31黄贵闽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教育

黄贵闽

(福州大学学生工作处, 福建福州 35011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收费双轨制改革,高校大学生总量日益增加,贫困生群体规模庞大,经济困难问题往往引发学习问题、心理问题和就业问题等,因此贫困生资助帮扶和教育引导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首次对我国学生资助制度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实现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补偿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多元资助政策体系。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该体系也逐渐由“资助济人”往“资助育人”的方向转变,以学生资助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贫困生精神品质和综合能力、育人成才为目标,打造资助育人平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创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贫困生创业也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以贫困生创业实践为载体的发展性资助模式,是以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强调高校和政府、企业的协同育人作用,不仅是对现有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创新尝试,更是对高校贫困生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1]

一、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模式的困境

1993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教财(1993)51号]指出:“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可见,贫困生的认定是建立在“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上,主要从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来判断的。[2]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财政资金重点解决全局问题、一般性问题,学校资金和社会资金重点解决局部问题、特殊问题。

高校传统的资助模式被称为“经济型”资助或“救济型”资助,将贫困生定位在受助人角色上,其工作重心在资金扶持方面,通过直接的经济或物质支持,短时间内减轻贫困生的生活与学习压力,以确保教育机会平等。这种模式经过多年实践,相对简单易执行,对于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资助模式主要着眼于短期的经济补助,往往以金钱发放为终点,[3]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行动,忽略了对贫困生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偏离了资助育人的核心意义。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贫困生在承受着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或多或少背负着自卑、焦虑、社交障碍等心理压力或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他们在大学期间学习知识和提升综合素质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负面影响。贫困生对经济资助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是部分贫困生产生习得性惰性,通过提交申请材料获得的贫困生认定身份,能够带来持续的经济资助红利,这使他们产生被动依赖的心态,放松了对自身能力提升、自食其力的要求;二是部分贫困生为避免被“标签化”产生过激的抵触情绪,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不愿意只是“简单”的被金钱资助,而是希望通过有价值的劳动获取报酬来体面地维持生活,他们往往会对身边贫困生“等、靠、要”的依赖行为感到厌恶,对传统经济资助模式的宗旨感到迷惘,并对该模式失去信任,逐渐排斥该模式主导下的各种帮扶活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背离资助育人的初衷,也制约了贫困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表面的家庭经济困难则是外因,心理贫困、精神贫困和能力贫困是高校贫困生贫困的真正内因。[4]因此,高校贫困生生存需求向全面发展需求转变的迫切性,与僵化被动的经济型资助模式之间矛盾日益加剧,探索新型资助模式成为各高校面临的新问题。

二、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的内涵及形式意义

(一)发展性资助的内涵

从2010年开始,许多高校在实施经济型资助的基础上,逐渐开始探索实现贫困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资助模式,相应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日渐丰富,例如,刘世勇等认为:“发展性资助是指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由学生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学校给予学生一定经费支持与指导并进行结果考核,促进学生发展目标实现的资助。”[5]谢红霞认为:“发展性资助是指以物质性的经济基础为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彰显资助育人的精神性和价值性功能,使资助工作与学生的成长、成就、成功有机藕合,促进学生自由而全而发展。”[6]许翠梅认为“发展型资助是指通过资金扶持、心理辅导等无偿资金援助,以及劳动得到报酬、实践提升能力等有偿助学帮扶为基本途径,以维护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优化资助效能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的资助体系。”[7]梳理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发展性资助是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济困”为基础、以“强智”为支撑、以“赋能”为核心的“自助”型资助模式。

(二)发展性资助的实现途径

目前,高校发展性资助多是通过项目化的方式让贫困生参与其中,例如,中国地质大学的“参与式资助”项目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采用项目制的运行方式,师生共同参与,由学生自己拟定项目计划,学校对项目实施过程给予支持和帮助。[8]浙江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生教育实践项目(NSEP),是由学生自由组队、选题,完成任务,学校在财力和人力给予保障的项目管理过程。[9]总体而言,发展性资助强调“授人以渔”,主张为贫困生创造实践平台,鼓励贫困生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到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多元活动体系中,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获取经济报酬的同时,在思想交流、心理援助和技能培训的协同作用下,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挖掘自身的特质与潜能,积极地悦纳自我,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生存发展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更好地适应环境,更清晰地规划大学生涯和人生方向。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已上升到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大学生作为最具有潜力和活力的群体,如何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社会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紧急课题,将贫困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发展性资助模式中,既是对发展性资助先进性、多元化的有效尝试,更是对高校贫困生群体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

(三)贫困生创业实践对于实现发展性资助的意义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提出,创业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艺术,而是一种实践。创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创业是指创业者创办新的企业,谋求商业利润,同时谋求新创企业的生存、成长与发展;广义创业是指企业工作者依托企业的资源去创立新的商业项目,促进企业的持续成长与发展。相应地,创业实践也分为外创业实践和内创业实践两种。外创业实践是以创办企业的具体项目为实践手段,引导贫困生参与创业立项、实施和发展的全过程,涵盖了创业理论的理解应用、知识体系的完善、技能的提升、心理素质的强化、开拓性思维的锻炼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等等,对于贫困生知识、能力、心理素质、价值观的要求十分全面,通过外创业实践能够检验学生创业潜质的高低,以便因材施教,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引导。内创业实是外创业实践的内涵延伸,贫困生不只是参加创业项目实践,也可以通过到创新性企业实习、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实践,学科竞赛、创业比赛等途径培养成为复合型的实用创新与创业人才。

贫困生承载着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压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毕业后依然选择就业,但通过创业实践项目的磨练,他们体验了就业创业的全过程,能够更清晰未来定位、强化心理素质、激发内驱力、通过行动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在未来就业创业过程中能够以创业者的视角梳理企业内外部发展现状,运用创新思维和职业化精神处理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和成绩,较快地实现个人发展和组织进步的双赢。因此,创业实践型的发展性资助,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发展,而是基于项目运作的团队发展,不仅仅是在能力锻炼的广度和深度上超出以往的勤工助学项目,更是在资助的定位上由“自助”提升到“互助”“助人”的高度。

三、高校贫困生创业实践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般来说,创业教育由高校作为承担主体,但对于贫困生群体而言,不论是创业理论、实践、经验等内在要素,还是创业启动资金、团队建设、市场开发、策略选择等外部支持都尤为匮乏。[3]因此,构建以高校为主导的内涵式创业实践教育,以高校、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外延式帮扶实践相结合的创业实践教育指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内涵式实施路径

1. 构建多层次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结合发展性资助的理念,贫困生最为关注的是提升经济收入、精神品质和能力素养,创业活动的全过程基本涵盖了上述需求,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高校构建以精神锻炼为前提,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践行动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是帮助贫困生树立自信心,多数贫困生认为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创业资源贫乏,缺乏足够的勇气尝试创业,因此高校在贫困生创业实践教育初期,需要通过生涯辅导测评工具为贫困生进行兴趣、性格、价值观、技能等自我探索的测评和分析,帮助他们发现发展倾向及潜能,结合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提升自我效能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创业教育。二是建立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创业理论学习系统,结合新媒体手段,尝试通过案例教学,引导贫困生了解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研创新或产品化投放市场的可行性,学习创业基本要素,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业思维。三是推动贫困生踊跃参与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是将创业意识和创业愿望落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创业能力的主要渠道,通过校内的创客空间、实践中心、孵化基地等为贫困生验证创业想法提供实践平台,给以足够的试错机会,让他们在校内平台上能够锻炼过硬的动手能力、初步具备团队建设、市场分析、项目运作等能力。

2. 建设双师型创新创业导师队伍

贫困生创业实践教育的开展,对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有创新创业理论、又具备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师资相对匮乏,因此,建立双师型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是贫困生创业实践教育的核心要素。首先,学校要从制度上对创新创业导师提供保障,从职称评定、工作量换算、科研成果认定予以倾斜,持续激发导师的积极性。其次,学校要组织创新创业导师参加有含金量的师资培训,提升授课理论和技巧,选拔一批理论素养扎实、有创新精神、有责任心的导师到企业或创业孵化器挂职学习,着力建立一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最后,学校可以邀请有社会责任感、有实力的企业家和创业教育专家,组建校外导师团队,为贫困生创业团队进行一对一指导,传授实际创业经验,帮助学生剖析社会需求的痛点、痒点和热点,明确创业方向和所需技能。

3. 开辟第二课堂,成立创新创业学生组织

课堂教学与实践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受到授课内容、形式、课时、师资的制约,不能充分满足贫困创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需要成立校园创新创业学生组织,既可以是以创业项目为主的跨专业综合性的社团,也可以是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专业性特征较为明显的兴趣小组或联盟,以这些学生组织为抓手,提供更为开放、宽松的课余学习交流平台,更容易吸引有创新潜质、创业意愿的同学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提升个人创新能力,还有可能找到志同道合、优势互补的创业伙伴。借助学生组织的活动,也有利于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鼓励大部分学生激发创新意识,带动一小部分学生走上创业实践的道路。

(二)外延式实施路径

1. 搭建贫困生创业实践平台

高校可成立专职部门,连接政府、企业和学校多方资源,落实项目申报、评估、对接、落地等工作环节。为贫困生提供免费的校内外实践孵化平台资源、使其创新与创业想法在孵化平台上充分论证和实践,经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分批次筛选出技术创新或模式创新等具有市场运作可行性的项目进行深入指导,同时在工商注册、税收减免、场地审批、园区入孵等方面对贫困生创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并在财务管理、法律顾问、融资辅导、团队组建、项目孵化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在贫困生创业初期给予足够的指导和风险保障。

2. 设立贫困生创业扶持基金

资金问题是贫困生创业的重要障碍,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创业资金大部分来自于亲朋好友,贫困家庭很难给予创业资金支持,建立创业资金支持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10]此外,贫困生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创业活动的举办、创业项目的帮扶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高校受到经费用途的约束和财力限制,需要依靠政府、企业单独或联合出资设立贫困生创业专项基金,争取形成“资金扶持——项目指导——资金反哺”的循环体系。通过该体系,经过专家筛选的贫困生创业项目能够获得有年限的无息贷款,在政府、企业和高校的联合指导下开展创业活动,在贷款到期后,根据项目运作情况收回部分或全额贷款用于资助其他贫困生创业项目,扶持基金还可以尝试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以投资的方式入股成长较快的创业项目,通过商业化的运作获得收益。

3. 建立贫困生创业跟踪和反馈的长效机制

贫困生创业是一项长期性、有风险的活动,当今的创业大环境存在较多政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贫困生创业面临诸多的挑战和困难,他们不仅仅需要创业前期的“一条龙”服务,更需要有专业的服务团队,定期与他们保持沟通、跟踪创业项目的进展情况。服务团队及时发现问题,通过校内外资源尽可能寻找解决办法并给予反馈,组织线上或线下的交流活动,将贫困生创业的非机密问题和对策进行共享,同时听取贫困生创业团队对跟踪反馈服务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贫困生创业跟踪和反馈的机制,帮助更多的贫困生创业团队远离创业陷阱,在创业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贫困生的成长和成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一环,要求高校不仅要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压力,更需要在精神方面和综合能力提升方面给予他们更多正面引导和教育,通过创业实践教育为载体的发展性资助,激发贫困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家精神,提升心理素质,增强“专业+创业”的综合能力,逐步达成贫困生自我需求的实现及高校贫困生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

注释:

[1] 樊永生:《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研究》,《广西教育》2013年第23期。

[2] 薛 深:《基于贫困生和谐发展的立体化资助模式构建论略》,《学术论坛》2009年第11期。

[3] 戴红梅:《发展性资助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创业教育指导体系的构建》,《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23期。

[4] 康雁冰:《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理论建构》,《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年第8期。

[5] 刘世勇、王林清、马彦周:《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性资助》,《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6] 谢红霞:《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年第6期。

[7] 许翠梅:《我国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9期。

[8] 黄 燕、王林清、马彦周:《参与式资助: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

[9] 翁 亮:《高校项目化发展性资助工作实践》,《科教导刊》2016年第6期增刊。

[10] 侯东喜、乔长水:《大学贫困生创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