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中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防水处理
2018-03-31张文俊
张文俊
(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95)
0 前言
本文通过提出目前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外围护结构常出现的防水处理不当的问题,提出了对于建筑外围护结构中房屋建筑主体和建筑外围墙面的防水设计处理方法。
1 建筑外围护结构常见防水处理问题
1.1 防水材料的选取与采用不当
建筑外围护结构中防水材料的选取十分关键,在设计中需要做好防止防水层破坏的设计。在实际的建筑中,对于容易泄露水的位置进行合理处理,包括加厚防水材料的厚度,以及加大防水材料的填补以及修复,为保险起见,可在天沟的位置可以采用双层的防水材料,提升防水的性能。但目前建筑方对于防水材料的选取存在很多的问题以及隐患。防水材料的选取不仅要有较高的柔软性,还需要能经受温度以及建筑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压力,而目前很多的施工单位均采用单一性较强的防水材料,通过实践证明,虽然单一性的防水材料能够解决实际的防水问题,但是由于其性能以及结构的单一,一旦建筑出现温度或者变形的情况时防水材料的性能便大不如前,很难发挥实际的防水作用。
1.2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防水设计不合理
防水设计是在选取防水材料后较为重要的工作,选取合适的防水材料后需要结合实际的材料的规格以及性能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对建筑外围结构合理化的设计,才能将防水材料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的建筑中并且发挥较好的防水性能。在建筑行业中普遍对于防水设计不太重视,发展商以及建筑商只把设计的重心放在建筑的实际布局中,很少考虑到需要做到防水设计。在实际的建筑中,预埋件以及外界的连接处很多,如果只是重视建筑布局设计而防水设计做不好,建筑物就很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并且发生渗漏等严重的破坏,长期以甚至会腐蚀钢筋,危害建筑物的实际安全,产生巨大隐患。
1.3 建筑外围护特殊结构的设计不妥当
建筑外围护特殊结构是建筑的防水关键,目前很多建筑均采用西式的建筑风格,包括有阳台,地下室以及露台等。对于阳台的设计很多建筑公司都忽略了实际的阳台的用处,单纯的设计阳台只为了建筑的美观,并没有重点投入很多材料,对于阳台的水管,排水以及防水材料都没有进行合理的选择,例如很多建筑商没有对阳台的水管进行隐藏处理,使得下雨天时候积水聚集,并且深入室内。而对于地下室的防水也是十分重要,地下室位于建筑的最底部,受到土层以及地质的影响最为明显,而且不同的季节以及不同的温度湿度都会使地下室发生变形,因此防水工作更加需要做好,地下室的外墙以及底部都应有排水暗管以及防水防渗漏的内部,减少地下室的积水,保证地下室通风干爽,做好防水的工作。
2 房屋建筑主体防水设计处理
2.1 房屋建筑防水保护层
房屋建筑防水保护层是保证建筑的外表不受到雨水的侵蚀的重要关键,由于不同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建筑物外墙受到不同季节,气候以及环境的影响,产生的理化性质的变化也不一样。对于气候产生的温差很容易使得外墙热胀冷缩,产生形变,同时防水材料也会产生较大的压力,损坏防水材料的内部结构,此时就需要使用防水保护层。防水保护层具有很好的耐气候性,强的耐热性以及很好的延展性,能够防止防水材料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延长防水材料的寿命,同时防水保护层还能提升防水材料的性能。建筑工人可以采用聚酯纤维混合沥青或者沙石,或者采用沙石与混凝土混合,将其涂抹于防水材料的表层,此外还可以浇筑于建筑物的地面,做成沙石层,实现防水保护。
2.2 房屋建筑防水漏水重点保护部位
对于房屋建筑防水漏水重点保护位置包括建筑的管井,排气孔以及女儿墙。对于建筑的管井来说,管井处于建筑的最低位置,打破了建筑的排水方向,使得设计的排水管道需要改道而行,因此管井的防水工作非常重要,需要采用多种材料进行交接,而管井之间需要使用功能不同的材料才能够保证建筑的收缩以及形变,保证管井的完好。对于排气孔,属于建筑的外排部件,需要严格遵循排水的原则,保证在排水的接管出口做到多道防设以及密封处理,同时需要增强对于女儿墙的负压,做好女儿墙处的管井防水。女儿墙是建筑外围的重要墙壁,处在屋面的最高处,直接暴露在外界中,受到雨水的侵蚀,容易出现裂痕,因此女儿墙需要进行加厚处理,比建筑的一般外墙增加80到100 mm,保证女儿墙的厚度,确保其使用年限。
2.3 房屋建筑阳台坡面防水
房屋建筑阳台坡面处于建筑的外部,容易发生积水以及干湿交替产生破坏,此部位需要适当的增强,通过加设玻璃纤维以及聚酯纤维作为加强层,铺设到房屋建筑阳台坡面上,使得雨水不会出现渗漏腐蚀,而是顺着加强层流到下水道,实现房屋建筑阳台坡面的防水设计,解决阳台坡面漏水的问题。此外在设计房屋建筑阳台坡面之初还可以增加阳台坡面的倾斜度,通过改变倾斜角度来保证雨水的顺利倾斜,保护建筑物的外墙材料不被腐蚀。
3 建筑外围墙面防水设计处理
3.1 建筑外围墙面连接处防水处理
建筑外围墙面连接处防水处理通常包括预埋件以及连接部件,这两种连接部件均深入到建筑物的墙体以及墙身,对建筑物的表层损害很深,此外由于预埋件的特殊结构需要深入保温层,因此在预埋件与保温层之间就很容易留有缝隙,在风吹日晒的自然条件侵蚀下缝隙会越来越大,雨水很容易随着缝隙深入到外墙的内部,当雨水积聚在保温层时很发生保温层胀裂以及鼓包,很容易发生脱落,而且雨水本来就是弱酸性的物质,一旦雨水进入到预埋件的缝隙之中就很容易腐蚀金属,使得预埋件松动甚至脱落,发生安全事故。在实际的建筑外围墙面连接处防水设计中需要避免构件与外墙的直接接触,尽量少的使用预埋式零部件,同时可以改变建筑的横栏与外墙结构的连接点,通过使用固定式的零部件来取代嵌入式的部件,减少建筑外围墙面的连接,避免留有缝隙,实现连接处有效的防水处理。
3.2 建筑外围墙面保温接头处防水处理
建筑外围墙面保温接头处是建筑物较为少有的直接暴露于大气之中的部位,其收口处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很容易造成雨水直接从女儿墙与保温层之间的间隙流入外墙,当保温层与女儿墙之间出现有积水现象时,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大大下降,在冬天很容易由于积水而发生墙体冻结,使得保温层冻裂,很大程度影响保温层的寿命。处理建筑外围墙面保温接头处需要设计合理的收头,采用聚苯板等可变性材料,将其覆盖于女儿墙与保温层之间,宽度为30 mm较为适宜,能够合理的改进,使得建筑外围墙面保温接头处含水量降低为2%。
3.3 建筑外围墙露台防水处理
建筑外围墙露台防水处理较为简单,在露台容易发生漏水蓄水的位置进行渗漏的排查,对于渗漏的隐患点需要适当的隐藏雨水管道,在露台处找到平面的最低点,在此位置不适宜采用较低的门槛,应该使用高度为底层2至3倍门槛高度,同时在门槛处埋有排水暗管,当雨水聚集到露台最低位置处时,大面积的雨水抵挡在门槛处并且顺着暗管排走,实现建筑外围墙露台有效的防水设计。
4 结语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防水处理包括许多方面,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防水处理的施工图设计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提升,采用新型的防水设计方案,实现建筑外围护结构较好的防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