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信群在上海开展婴儿母亲健康教育的初步探讨
2018-03-31励晓红吴擢春
孙 洁,励晓红,花 静,吴擢春
对婴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他们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对提高婴儿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1]。上海地区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工作量超额,门诊难以确保有时间向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因此需要探索新方式。有研究表明应发挥手机快捷、互动平台的作用对母亲进行健康教育[2]。国内研究显示微信这种基于社交媒体的教育方式可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的依从性[3];在慢性病治疗方面,用微信群方式建立由医护组成的团队进行健康教育,使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4]。上海市静安区目前已经在儿童保健医生与婴儿母亲之间建立一对一好友关系,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微信群来进行健康教育,并从婴儿母亲、医护人员视角,分析微信群实施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并探讨潜在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定性资料
2016年10至11月期间,研究者通过便利抽样法选择访谈对象,选择静安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工作人员5位和2月龄婴儿母亲10位,在取得其知情同意后,进行定性访谈,访谈在单独的房间里进行,并进行现场记录。对家长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方式,内容包括婴儿母亲获取儿童保健知识的主要来源(医生指导、家人朋友介绍、育儿书籍、电视广播、手机育儿App、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对参与微信群接受健康教育的意愿、参与形式、接收信息的频率等。
对社区医生采用焦点组访谈的方式,内容包括曾经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上课、发放资料、建立微信公众号、建立微信群)、在家长中建立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的可行性与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探讨微信群健康教育方案的实施细节。
1.2定量资料
2016年12月起,研究者以静安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作为招募现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母亲所育婴儿有上海静安区户籍,且为单胎、足月儿;②母亲愿意参加研究,熟悉使用微信。排除标准:母亲所育婴儿的出生体重<2 500g或有出生缺陷等问题。
当家长携婴儿进行初次体检时,向家长告知项目的内容,得到知情同意后,将其纳入研究,当场填写问卷,并留下母亲的联系方式。问卷内容:①婴儿,包括出生体重、孕周、喂养方式、疾病情况;②父母亲,包括年龄、教育、职业;③母亲,包括孕前、孕期、产时、产后情况、产假时间;④参与微信群活动的意愿和参与微信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参与微信课程、观看喂养示范视频、接收专家原创科普文章推送、与医生在线一对一咨询。调查质量的控制方法:社区医生培训,问卷填写现场指导、现场抽查。招募工作于2周内完成,共发放问卷75份,60位(80%)2月龄婴儿母亲同意参加。
1.3微信群健康教育方案
建群流程:当母亲同意被社区工作人员招募入组后,由研究人员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她们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并编码,编码信息仅由研究者掌握。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具体内容:干预组组建微信群接受健康信息指导,对照组仅通过一对一方式获取常规健康知识传播。干预组家长在规定的时段内(每日8:00—21:00)可发起提问和进行交流,群内有3位区妇幼保健所的医生轮流回复问题,并邀请了4位专门从事儿童的营养、早期发展、保健管理的专家担任群外专家顾问,对于疑难问题,群内医生可随时递交给群外专家顾问进行辅助指导。群外专家与群内医生共同制订了一套涉及健康宣教各个方面的文章,每周转发到群内。对照组每周同一时间会接收到来自医生好友的的常规健康教育信息。
本研究获得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IRB#2015-TYSQ-03-11),并获得注册号ChiCTR-OOC-16010289。
1.4统计学方法
频数资料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推断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定性资料在访谈结束后结合现场记录将录音转录成Word文稿后用人工编码分析。
2结果
2.1健康教育方案形成前的调查结果
共有10位婴儿母亲接受询问,调查结果如下:①育儿信息主要来源为家人、朋友(6人)和微信公众号(4人);②参与微信群意愿:有7位母亲表示愿意参加微信群,认为互动性更强,可随时提问,可了解他人有无同样情况;③参与形式:愿意参加的7位母亲中有5位母亲提出希望经常接收专家撰写的文章,1位提出希望可随时咨询问题,1位家长提出希望在线上听课,上课的内容可反复查看。
共有5位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参与焦点组访谈,他们曾经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为现场上课和发放资料,5位医生一致认同微信群这一传播方式,特别是用于向家长有效传播信息或组织课程,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潜在问题,主要如下:①在建群方式方面,有两种方式的比较,如公布群二维码让家长直接扫码入群,但该方式面临医生个人账号外泄而经常被家长在休息时间骚扰、家长随意拉人入群;如以好友方式建群,医生建立工作的个人账号二维码,与家长互加好友,按月龄建群,不存在陌生人任意加入的风险。②在群维护方面,可能存在如下问题,家长发问后如未及时得到回应,家长有可能会责怪工作人员,或出现有人在群内任意发放广告的不良事件。
2.2婴儿母亲对微信群意向及分组情况
2016年12月29日至2017年1月10日期间,在基线评估之后,60位愿意参加项目的人员中有39位提出希望通过微信群上课的方式进行交流,16位希望交流喂养方面的视频,21位希望接收权威撰写的文章,14位希望与医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对60位母亲进行随机分组,30位参与者被分配到干预组,30位分配到对照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母亲年龄、教育、收入、儿童性别和喂养方式方面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两组参与者的基本情况[n(%)]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nts in two groups [n(%)]
参与者特征 参与者人数 总体(n=60)干预组(n=30)对照组(n=30)χ2P学历0.420.52 大专以下127(23.3)5(16.7) 大专及以上4823(76.7)25(83.3)家庭月收入(元)0.610.44 <200002715(50.0)12(40.0) ≥200003315(50.0)18(60.0)母亲年龄(岁)0.600.44 <303117(56.7)14(46.7) ≥302913(43.3)16(53.3)胎次0.420.52 头胎4825(83.3)23(76.7) 二胎125(16.7)7(23.3)婴儿性别1.00<0.01 男3618(60.0)18(60.0) 女2412(40.0)12(40.0)喂养方式1.930.17 纯母乳喂养4123(76.7)18(60.0) 混合喂养197(23.3)12(40.0)
2.3微信健康教育初步结果
建群4周内,干预组30位妈妈通过群内或一对一共提问了110次,其中80个问题是在群内提出的,每天由群内值班医生回答家长的提问,并依据提出的问题发送专家撰写的指导文章。问题范围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喂养问题(22个)、消化问题(15个)、睡眠问题(12个)、感冒及其护理(11个)、运动与发育(10个)、湿疹(9个)、其他各种问题(31个)。25位母亲(83%)至少提出过1次问题,14位(47%)母亲参与讨论了其他母亲提出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提问频率达到3次以上的母亲有16位(53%)。对照组30位母亲未建群,在一对一的咨询中仅有2位母亲发起3次提问。
建群2周后,医务人员在微信群内发起一次在线主题讨论活动(婴儿抚触改善睡眠质量),共有13位(43%)母亲于在线讨论课程中发言,医生根据存在的问题发出相应的推文,全程约1h结束,当天通过微信的图文阅读端口统计显示阅读电子推文材料的人数达到42人(140%)(通过家长转发他人阅读的也计入)。根据分组不同进行统计比较,自活动结束后的2周(第3~4周),群内每天阅读专家文章的人数和频次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显著上升(均P<0.05),见表2。经过该次活动后,干预组群内有两位妈妈各自向群内医生申请邀请家人入群。
表2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信息阅读情况比较
Table 2Comparison of information reading betwee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项目1~2周3~4周χ2P阅读人数(n)29.04<0.001 干预组40288 对照组3460阅读频次(次)64.65<0.001 干预组98798 对照组63122
注:通过微信转发到好友,实际阅读人数多于各组人数,阅读频次为链接打开次数。干预组阅读途径为微信群内信息,对照组通过好友一对一方式接收医师转发的信息。统计数字源自两组分设的微信信息平台提供。
3讨论
3.1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这项研究结果为利用社会媒体(微信)进行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方案设计提供了初步依据。虽然有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号进行知识传播可以达到对家长进行教育的目的[5],相比之下微信群在医生和母亲之间,母亲与母亲之间都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超过80%的母亲提出了关于喂养、消化和睡眠的各种问题;近一半的母亲喜欢与他人讨论。这些具有相似特征、态度和兴趣的母亲更可能形成亲密的关系[6]。微信群还能促进行为改变,使母亲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与在线伙伴的行为更为接近[7]。另有研究表明母亲利用社交媒体参与在线讨论的比例要高于参与现场课程的比例,这可能是由于母亲用于养育婴儿和操持家务的时间要高于男性一倍以上[8]。本研究开展婴儿抚触的在线课程之后,婴儿母亲参与率则相对较高,母亲积极参与的行为表明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健康教育可接受的。
3.2医生介入微信群的优势
本研究将社区医生、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紧密联系到一起来参与帮助母亲获取健康信息。有证据表明,智能手机用于提供高质量信息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拉近了医生和家长的距离[9]。虽然网络上儿童保健信息质量参差不齐[10],但是专家小组的审核可确保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在常规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以微信为传媒途径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微信联系方式、以二三级医院专业人员为主导制订传播内容),可提高线上宣教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使家长及时得到专业指导与心理支持。本研究样本量尚小,未来有待于大样本验证和推广。
3.3建立微信群的方式需要考虑信息安全
定性讨论的结果提示微信在为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应注意医生和患者的隐私保护、提问的合适时间和内容。通过医生建立工作账号,加入认证的家长好友入群为微信群的封闭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前提[11]。2012年1月,原卫生部作出了明确规定可以利用微博等传播卫生政策和医学科普知识,但是不能进行诊疗活动。因此,本研究在设计健康教育方案时,通过群公告的功能约定合适的微信沟通时段和沟通内容,当提问内容涉及疾病诊断和治疗时,则建议到医院就诊,以此来规避可能产生的医疗风险。
综上所述,通过微信群对婴儿母亲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案是可行的,能提高母亲的参与度,增加母亲的儿童保健知识,通过各级医院医生的介入能确保信息的正确引导。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重视信息安全,以及规避医疗风险。
致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573049)和2016年静安区医学科研项目青年基金(2016QN10)对研究给予的资助和指导,感谢所有参与该研究的三级医院儿童保健专家、静安区妇幼保健所工作人员,曹家渡、江宁、南京西路、静安寺、石门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工作人员和婴儿家长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李红艳.分阶段健康教育模式在新生儿家长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1):374-375.
[2]吴缃琦,孙晓勉,何珊茹.深圳市6个月内婴儿母亲纯母乳喂养知信行及手机利用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3):291-294.
[3]庄华敏,张适霖,张梅清.运用微信加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6):2382-2384.
[4]王小娟,顾园园,陈桂香,等.微信健康教育群对高血压合并脂肪肝患者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6,30(3):254-256.
[5]何秀华,凌小欢.幼儿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对家庭教育的影响[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5):35-39.
[6]Doub A E,Small M,Birch L L.A call for research exploring social media influences on mothers’ child feeding practices and childhood obesity risk[J].Appetite,2016,99:298-305.
[7]Laranjo L,Arguel A,Neves A L,etal.The influenc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on health behavior chang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Am Med Inform Assoc,2015,22(1):243-256.
[8]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American Time Use Survey-2012 results[EB/OL].(2013-06-20)[2017-05-22].https://www.bls.gov/news.release/archives/atus_06202013.htm.
[9]Laws R A,Litterbach E K,Denney-Wilson E A,etal.A comparison of recruitment methods for an mHealth intervention targeting mothers: lessons from the growing healthy program[J].J Med Internet Res,2016,18(9):e248.
[10]Taki S,Campbell K J,Russell C G,etal.Infant feeding websites and apps: a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quality and content[J].Interact J Med Res,2015,4(3):e18.
[11]杨美娟,王蒙,黄佳苑,等.利用手机微信进行健康管理的探讨[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11(3):19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