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感恩文化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2018-03-30王静雅

文教资料 2018年23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

王静雅

摘 要: 本文对儒家感恩文化的内涵及具体表现进行分析,从多方面探究儒家感恩文化在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中的价值及培养途径,以期为高素养人才的有效培养提供参照。

关键词: 儒家感恩文化 大学生责任意识 培养途径

感恩报恩是我国最重要的道德标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新时期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驱动力量。儒家文化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构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精神内核。儒家重视感恩,知恩图报,新时期大学生培养重视德育教育,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社会对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巨大帮助,懂得感恩,更好地回馈社会,报效国家,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更有用的人才。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重视儒家文化的现实价值,感知儒家感恩文化在大学生自然意识培养中的重要意义,结合学生生活和未来发展实际,不断探寻教育培养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造就对国家更加有用的高尚人才。

一、儒家感恩文化的内涵及具体表现

儒释道在我国被称为“三教”,所谓“教”就是一种系统的精神信仰体系,儒家思想成为一种与道家和佛家并存的三大信仰。且经过汉代董仲舒的发展阐述,儒家思想成为我国社会的整体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信仰。春秋战乱,礼制崩溃,诸侯之间相互征伐,臣子不再效忠君子,子女为了各种利益做出杀母弑父的可悲事情,礼乐已经崩溃,孔子面对当时的社会形势,有感于文化信仰和精神的式微,以挽救天下为己任,招徒讲学,宣讲仁学思想,大力宣传仁爱,“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崇高境界。作为儒家学派又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结合战国时代的形式特点,进一步发扬孔子的学说,提出民重君轻的思想主张,进一步将“仁爱”发展到“仁义”,做到彼此相爱,相互施恩,感受恩德,学会感恩和报恩,由子女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进一步拓展到整个社会相互感恩。由一种文化学派思想逐步被国家认可,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尤其是随着统治者将儒家思想作为正统主流思想,儒家的感恩文化成为社会的普遍信仰,并借助历代思想家和不同学者的不断阐发,越来越完善,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思想。在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中,儒家感恩文化会发挥借鉴作用。

1.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每个生命体都来自父母的生育,感恩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感谢父母,珍惜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来自父母,都要珍惜,不能伤害身体,爱惜自己的生命就是践行孝道的第一步。感恩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既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又是一种美好品德,更是中国儒家最根本的儒家感恩文化的前提。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更将每个子女抚养长大成人,帮助其成家立业。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体系里,最看重的是孝道,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一切善德的基础,所有的善都建筑在孝的基石之上,没有了孝道,所有的善都是无本之木,所有的德都是无源之水,一个人没有了孝心,其他所有思想、精神和行为实践都是无稽之谈。儒家强调孝首先是侍奉自己的双亲,这是最基本的表现,也是最能体现孝道的方式。奉养父母是一种物质,而“敬”则是一种精神和心理,对父母尊敬爱戴,让父母过上衣食无忧和心喜意悦的生活。这是感恩父母的最基本的体现和要求,由敬爱孝顺自己的父母,推而广之,爱所有的老人,爱整个社会,这个社会让自己有成长的环境,并直接或者间接地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多的作用。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个国家和民族为自己提供了生存基础和安全保障。

2.感恩宗族,敬奉祖先,效忠国家。

儒家文化重视宗族观念和家国理想,对自己的宗族先辈保持祭祀敬奉之礼,顺应天地万物,感恩自然万物馈赠之恩,报国忠君。感恩宗族是孝道的深化,不仅感恩自己的父母生养,还感恩祖宗对父母生养之恩,将孝道延伸到整个家族,爱自己的父母,也爱敬奉自己的祖先;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也爱父辈的子女,由此才能爱天下大众。父母给了自己生命,自然万物则是最根本的馈赠,是自然万物让所有人更好地生存。人来自自然,对自然怀有更多感恩的心,承蒙天地盛容和馈赠,顺应万物之哺养,感恩社会之包容。作为生命个体不仅感恩父母、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范围进一步拓展,从家族宗亲到整个社会国家,儒家思想一直以忠孝为核心,体现出一种深厚的家国思想,忠君报国成为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生命意识中最突出的民族思想和精神。

二、儒家感恩文化在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中的价值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认真感悟儒家的感恩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进行感恩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对父母的责任意识。现在有一些大学生缺乏孝悌思想,对父母不够关心,内心深处缺乏对父母的责任感。践行感恩文化教育,大学生会深刻地认识到对父母应该感恩,这样,大学生对父母就会负起应有的责任,会认真地践行孝道思想,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另外,儒家感恩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只有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自己取得的成就是在良好社会环境的推动下实现的,学生才会从内心深处承认自己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一分子,是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学生的爱国情怀自然可以得到培养,也会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借助儒家感恩文化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途径

1.借助儒家感恩文化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

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正确三观的基础上的,因此,借助儒家感恩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是很重要的。高校要在思政教育中积极开展儒家的感恩文化教育,促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家庭对自己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学生感恩教育,使学生能够以善、以爱对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对待社会,这样有助于學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才有保障。

2.借助儒家感恩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意识。

高校要能够积极营造感恩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在校园文化中融入感恩教育,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感恩思想,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周围一切对自己的帮助。这样,学生的民族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情操自然可以得到培养。

3.培养高素养的教师团队。

高校要能够积极培养高素养的教师团队,要能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和儒家感恩文化教育不断提高教师个人文化素养和内在素养。高校要培养教师的责任意识,保障每位教师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起到示范作用,这对于学生感恩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另外,要加强教育方式创新改革,保障通过启发式教育和引导式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启发和引导,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启发引导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真正承担起属于自己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做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人。

4.引导学生多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民生国情和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主要途径。在对学生进行儒家感恩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高校要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高校要能引导大学生积极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国家对每位人才培养提供的各种支持,要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感受家国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和贡献,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5.完善评价机制。

在对大学生进行评价中,不能仅关注对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考核评价,更要关注对学生责任意识、感恩意识的评价与考核,关注学生的道德水平发展程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学校要能把感恩意识培养,把学生对他人、对家庭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培养状况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完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保障高素养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马丽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机制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04).

[2]彭远菊,熊昌云,崔文锐.论大学生感恩教育[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4).

[3]李琴,刘振安.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基金项目:山东省2017年度“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编号:CZ1710025。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