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力的探讨
2018-03-30吴利飞
吴利飞
摘 要 在强调教育平等和教育质量、致力培养现代公民的今天,语文教学所承载的内涵愈加丰富。特别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较高,是基础性课程。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依然存在灌输式教育,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呈现出被动式、机械式的学习,整体学习质量较差。对此,为了更好的优化与改进小学语文教育水平,本文简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力,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3-0191-01
当前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呈现出权威性的讲述式教学,学生只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还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思考主动性与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思维活跃度不高,这也就阻断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成长。对此,为了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自身主体学习地位,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力具备显著教育价值。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提高思考主动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愿意或不主动思考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不平等,教师的地位过于权威,导致学生只能够默认为教师所说的就是对的,导致不敢思考。对此,便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建良好的平等、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可以因为思考而学习,因为思考而思考。思考是开始学习的基础,是思维的基础,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并不多,再加上因为传统教师的教学习惯影响,导致学生很少对所学内容形成思考。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建良好氛围,提倡平等互助的教学方式,这一种教学方式的建立基础在于教师需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的提问,而不能因为学生提出很低级或错误性的问题便直接反驳甚至批评,应当激励学生让他们敢于表达。其次需要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可以坦诚的表达,礼貌的对待他人所提出的思考,杜绝耻笑和不尊重他人言行的现象。
二、培养思考方法,优化思考效果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其目的是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学习作用,形成思维的活跃性,意识到矛盾的冲突点,并培养主动探索以及独立性思考的习惯,促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在“在问什么”、“怎么问题”等能力。首先,促使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能够了解提问的方法,例如《小猫种鱼》这一教学内容中,应当让学生意识到“种”的含义,并对“种”后的“鱼”形成理解,让为学生提供“读了课题后有哪些思考”,此时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出来,并引导学生对这一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看是否可以在小组讨论下解决。之后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在着重讲解,这样的引导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意识到课堂学习中应当思考有哪些,还可以跟随思考内容进行针对性学习。其次,需要强化思考的引导与训练,教材当中普遍存在“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对于不同学生而言“不理解”内容必然存在差异,此时便可以引导学生“划出自己不理解词句”时可以先对生字词进行理解,如果能理解那么尝试着理解这一词句,如果无法理解那么尝试着从整篇文章角度上进行理解,看看是否可以分析判断出来。在寻找句子与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以让学生先读、思考然后做课后练习,看看是否存在打不出来或无法理解的问题,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持续性提高。最后,需要在文章中寻找关键内容引发学生思考。
三、培养思考习惯,激发思考能力
首先,在交流与评价中应当形成思考习惯。在和上述所讲述的营造氛围是相似的,学生的问题提出来之后通过筛选便可以得到重点问题,此时便必须学会释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相互之间的“考一考”进行小组活动,促使学生可以在小组内部实现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其次,结合文本内容,自主性的释疑。语文的学习与文本之间有密切关联性,释疑更应当如此,必须从全文角度着手,从文章中描写的人物、事物细节着手,感受作者的内心感受,注重文章的学习自主性,培养遇到疑问时必须提出,提出后必须解决的学习态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词语的储备数量必须得到保障,确保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质量稳定性,积累词语属于小学各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重点,需要每一堂课教学中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量,经常性的提出近义词与反义词让学生进行思考辨析,从而以思考的角度丰富词汇累积,间接性提高思考能力。最后,在课堂延伸角度上释疑。任何一篇文章或课文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全面讲解,其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无法在课堂中解决的问题,例如涉及到一些对理解文章有关键作用的背景问题,这就需要學生在课堂之前、课堂之后查询资料进行补充。对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课堂前后进行释疑的能力与意识,坚持不写实现习惯的养成,从而为学生的终身性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学重点之一便是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思考能力,促使学生不会在课堂中言听计从,而是能够对教师与课本当中的知识形成思考,并引发学生的思考,思考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后续的生活、学习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在今后,应当在课堂教学氛围方面进行适当的改善,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从而实现思维活跃度的发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新春.中小学语文教材落实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意义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6,15(2):2-9.
[2]朱卫红.“问题—活动”式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6,31(4):82-85.
[3]以评价创新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