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阈下师生关系浅谈
2018-03-30程盼
程盼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思潮,它强调对事物的批判和生成。本文主要针对后现代主义的内涵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强调民主平等、交往互动、个性多元的师生关系特征。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交往互动 平等对话 个性多元 关心理解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内涵
作为一种新兴的思潮,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主要是对现代主义的深刻批判,它对现代主义所注重的权威观和精英主义加以批判,认为事物是不断生成的,事物的意义不是被决定的;任何僵化的或霸权的话语,都将影响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批判现代性基础上产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其自身的界定也是开放式的。后现代主义大师利奥塔把“后现代”一词定义为对元叙事的怀疑;福柯提出对传统“知识型”批判的观点;而大卫·格里芬则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反思现代性等。尽管后现代主义思想纷繁复杂,概念界定无法达成统一,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其思想的流变中概括归纳出后现代主义的轮廓,以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其精神主旨。
(一)批判、质疑的非理性思维方式
后现代主义不再假定有一个绝对支点可以用来使真理和秩序合法化。它用质疑和批判来颠覆现代性的元叙事的合法性基础,对一切合法性的基础加以质疑,主张摧毁人们对元话语的信任感。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放逐反思和颠覆,把批判作为认识的工具,用对任何事物和思想的疑惑、质问、反向颠覆、反驳和批判的方式去追求无序、悖反和差异的理想,在反对科学主义的非理性中实现目标。
(二)倡導平等对话的人文主义关怀
后现代主义强调把知识话语的权赋予任何人,他们有思想触及和生命的体验,把自由的触角伸向陌生和渴求的领域实现资源共享:拒绝承认第一原理和先验设定,在多元中表达对世界的理解;让世界所有的能动个体实现自我存在。后现代主义认为个体的人仅仅是群体中的一员,也就是关系中的自我。只有在人群中,人际关系才可以被理解。他们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以此达到平等交往、合作共赢的关系。这样的主体交往关系,就排斥了主体中的个体中心思想,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和开放。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里,关心、尊重、宽容、交流和学习成了趋势,也为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提供了价值和理论支撑。
二、后现代视阈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人类教育历史上,有两种典型的师生关系,一种是“教师中心说”,这种教育是安静的、有秩序的教育,但缺乏活力,它偏重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由此产生不平等的强制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针对这种情况而产生,这种模式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但它往往没对培养学生的个性起促进作用,反而因为对学生的过度放纵而使教育难以展开。针对这两种师生观念遇到的问题,后现代主义教育者认为在师生关系中不应该存在“中心”,教学应该是一种动态的、交互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是平等的,在这种基于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功能不再是控制和灌输,而是为学生服务和引导,学生的任务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权威和机械地背诵,而是富有能动性地创造,以达到自我的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后现代视阈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几点。
(一)交往互动
教学活动是建立在交往基础上的教与学的统一。师生交往的内在目的就是要打破主体的封闭性并形成主体间性,使主体相互“理解”并达成“共识”,从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视界融合”。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并不是教育中固有的关系,而是立足于主体间性在师生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中形成的。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师生才能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主体体现出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实现个性发展的目标。师生的互动是双向的,既存在教师对学生智力、人格等心理发展和行为的影响,也存在学生对教师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二者是相辅相依,相互成长的。对于教师而言,交往互动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通过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条件及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对于学生而言,交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凸显、创造性的张扬及主体性的真正提升。
(二)平等对话
主体间性为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对话型师生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教育活动中双方因此打破了以往的学习模式以及教育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只有不断发问、言说和回答,没有预定的真理或意见,经验在交互关系中被传递到另一方”。后现代主义强调教师角色的改变,认为教师应致力于促进课堂教学中各种形式的质疑、交流、对话与合作,通过“对话”在师生之间构建良好的教学交往关系。保罗·弗莱雷主张以“对话”来改变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角色,“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解惑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通过合作共同成长”。
(三)个性多元
追求多元、个性、差异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打破了现代教育设定的培养一种通体为善的“标准化”的完人目标,认为教学应以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发展为目的。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最高的本质不复存在,终极的理想也已消失,在人的发展中并没有一个最高的顶点等待我们去实现,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对人固定的要求来规范所有的个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鼓励创造,以开放、多元的心态处理师生关系。利奥塔的“纷争哲学”概念的提出,说明后现代的师生关系要保存差异而不是压制差异,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多样化的和存在歧义的,我们应该从多视角出发认识和理解教育过程中的学生。
(四)关心理解
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教育呈现出倡导生态和对话理念的趋势,即不再用主客二分、中心和边缘、优与劣等对立的观点与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而是强调师生之间的关心、理解和共生。它主张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宽容、理解、协作与交流的意识,使其学会尊重他人,并在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过程中共同生存和提高。尤其20世纪末出现的生态教育、学会关心的教育哲学、国际理解的教育观等均反映出师生关系的这一发展倾向。
基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价值,现代教育系统中的师生关系正朝着平等、民主、宽容和理解的方向发展,当然,后现代主义自身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对于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便更好地促进师生关系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