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生特色思想政治工作新载体研究
2018-03-30王林佳曹晓惠刘雅玲王冰冰
王林佳 曹晓惠 刘雅玲 王冰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致使部分大学生政治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心理状态。以至于会消极的面对社会产生的问题。本文就后悔通过探讨青年大学生特色思想政治工作新载体这一问题,来研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最终增强学生的社会认同感,提高工作效率和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新模式 新载体
引言
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适应新社会的发展,并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将是我们持续关注的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顺应新形式,为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载体出谋划策。
1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存在于社会环境中,致使很多学生政治意识淡薄,缺乏一定的社会认同感,不去关注一定的社会现实,不能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心里问题突出,价值观错乱,不能以健康的观念来面对自己的人生,更有一部分学生,功利观念至上,可以为了利益放弃自身的道德素养,这与一定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也因为学生处于成长阶段,不能以正确的价值观衡量自身,因此需要学校以及学生以一定正确的态度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念。这就需要学校不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根本上纠正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2构建新的教育新模式
2.1转变教育方法
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位,把学生放在突出的位置,尊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此外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道德的重要性,自觉把道德理念融入到社会环境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学生平等对话语交流,并且将道德与科研和实践活动结合。最后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政治教育,更新教育理念,社会全体参与素质教育,把学生放在优先位置,最终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形成协调一致的教学环境,教师在引导中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做表率作用。
2.2创新教育形式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新型的社会形式下引进一定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引进,用新型的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要进行多角度的多方位的知识积累,参加新型的科研科论坛讨论,提升自己的素养。最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比如开展主题演讲,辩论赛,参观社会实践,学校也要定期举行素质教育大赛,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表彰大会,在多层次、多渠道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3以打造“四个”平台为重点,拓展教育载体
2.3积极进行社会实践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种不能忽视的社会力量,简单的政治教育理论明显是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这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这就要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动员三下乡”、“四进社区”,可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实践教育平台,实现学生和社会双向受益。建立实践学分制和考核机制,积极探索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2.4构建社团文化平台
社团工作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一定程度上影響着学生的思想和日常行为,这就要学校对校园社团进行约束,比如加强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社团的主旨,对社团成员进行约束,制定社团规章制度,进行积极的引导,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建立奖励机制,定期对学生行为进行评估,以正确的价值理念衡量社团的意义,对于不合适的社团行为进行制止,最终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健康的社团文化。
2.5建立健康的宿舍文化
宿舍作为学生起居的场所,也是对学生教育的一个关键场所,建立宿舍管理委员会,对宿舍长进行定期教育,并且传达学校的思想观念,可以开展宿舍文化节,提高宿舍整体的人文环境,比如可以使学生自主布置宿舍文化环境,如雅室设计、公益广告设计、趣味接力等竞赛活动,丰富学生宿舍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3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教育效能
3.1建立完善助学体系
学校只有以新的姿态去关注学生才能从根本上引起学生的认同感,学校可以建立贫困档案,对一些贫困学生进行救济,可以适度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衣襟困难学生的助学金,此外对于一些贫困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积极乐观的基础上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群体的帮助。也可以提供多种奖助学金,激励学生积极健康的面对自身问题,比图国家励志奖学金、省奖学金、以及企业和个人捐助的奖学金。
3.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设立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各班级、学生社团设立心理委员,建立健全“五项制度”和“五级防护网”,实施“五早”预警机制和“五个一”工作机制。开展讲座、现场心理测量、心理影片赏析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编印宣传资料,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增强保健意识,提高心理素质。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为重点对象建立了心理档案,开展经常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提供指导与服务。
3.3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
就业压力日益严峻,需要学校的积极引导,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全体的一起努力,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可以开设一些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理念,也可以引进优秀的讲座帮助学生确立就业目标。切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并且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
4结语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社会持续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学校也对学生的教育富有主要的责任,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全方位立体化的沟通和合作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局限,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诚信意识,团结意识,责任意识,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