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力资源去冗归核 实现企业精简高效发展
2018-03-30赵高珍
赵高珍
一、背景现状及内涵
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深入推进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强力减员提效,是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必由之路。只有激活人这一最大变量,推动人力资源去冗归核,才能从根本上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企业精简高效发展。
人力资源去冗归核即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是通过精简机构激活人,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工效,降低成本为目标的保障公司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于安全生产,立足企业、心系员工,深挖人力资源潜力,激发人力资源活力,优化组织机构的一种首选途径。推动各单位深入开展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调整,进一步控总量、减成本,已成为公司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二、主要工作思路
2017年,公司以“调结构、降成本、提效率、促和谐”为抓手,通过精简机构激活人,优化生产布局减少人,革新生产工艺解放人,改进分配机制调动人,做实培训发展人,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工效,降低成本,实现了以服务于安全生产为己任,立足企业、心系员工,深挖人力资源潜力,激发人力资源活力的目标,全年人员总量稳步减少、组织机构日趋合理,工作上成效显著。
三、主要做法
(一)严控人员总量。根据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结构现状,按照“充实一线、稳住二线、精简机关和地面单位”的原则,以“正向流动、减员提效”为抓手,严把人员入口关,敞开人员出口关,以薪酬管理调控人员总量,达到减员提效。
首先,以定员人数作为核定工资基数基础依据,以月度实际在岗人数核定各单位工资水平,按照一线、辅助、地面、机关四类人员分别核定工资基数。其次,实行工人均工资水平变动与人均效率变动同向,效益完成情况与工资总额同比联动,确保工资向效益好、效率高的单位倾斜。最后,保证一线人员工资水平的同时,引导人员向一线生产流动,逐步精简机关及地面人员总量。
(二)加强劳动关系管理。制定了劳动用工整顿、人员规范清理方案,对各单位采取相关摸底核实,逐项逐人进行排查,进行分类统计,按照要求规范清理。对长期不能正常出勤人员劝退,依法依规及时做好违规、违纪的书面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跟踪落实到位,规范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作,及时清理冗余人员,减员提效。
首先,制定了劳动用工整顿、人员规范清理方案,经过相关摸底核实,进行分类统计;其次,对各类情况,如长伤(规范手续)、长病(规范手续)、长旷(电话通知、邮寄挂号信、登报)、长借(规范手续)、系统外非在册、其他离岗等人员情况,因地制宜依法依规,结合实际。采取不同方式解决或完善相关手续。最后,按照时间节点,跟踪落实到人,逐一解决,规范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作。
(三)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
1、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下属矿井在23采区措施巷推广使用EBZ260型综掘机,简化了施工程序,提高了施工效率,有效缩短了瓦斯治理时间,保证了矿井正常接替,产量得以大幅提升。红岭矿推广使用综采工作面后部刮板输送机回煤装置,煤炭资源回收率将能提高2.4%;经推广现各矿工作面都实施了回煤装置,提高了工作面回收率,全公司每年多回收煤炭资源约6万吨。鑫龙各矿井回采工作面推广应用了超前支架支护,取代了兀型梁配合单体支护,该支护强度高、整体性好,提升了工效,减少巷道拉底4000多个工时。岩巷施工实施了扒装机(或扒岩机)装岩,皮带运矸并设置矸石仓,减少了运输环节轨道提升人员投入,每天减少用工27个。
2、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在下属矿井13011下顺槽推广沿空留巷支护技术,随工作回采,在超前支护范围内靠煤墙側提前打切顶眼,留巷670米,节省了大量材料、人工成本约134万元,同时缓解了采掘接替紧张的局面。在-445回风巷实施岩巷作业线和先喷浆后锚网让压后再喷浆的岩巷施工工艺,在支护工艺上采取了先喷浆在锚网让压后再喷浆的支护工艺,有效地解决了浆皮开裂现象,岩巷作业线采用钻车打眼,履带式扒装机装岩,皮带运矸,实现进尺突破100米。
3、优化采区设计,降成本,增效益
下属矿井17采区原设计轨道、胶带、回风三条大巷,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将胶带大巷断面优化,满足机轨合一的要求,优化掉轨道大巷,减少工程量700m,节约资金700余万元,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使17采区提前形成,保障采掘接替正常。
(四)加强生产组织管理,抓好采掘关键环节施工
1、根据释放产能政策,结合当月的生产地区和生产条件,合理确定生产任务,同时根据各矿工程计划确定重点工程,加强重点工程考核,产能、重点工程完成情况与领导“双基”挂钩,实施“双基”加分台阶奖励政策,完不成对等处罚。
2、采掘关键环节施工是采掘系统管理的重点,为确保工作面初采初放、收尾、安装、回撤、巷道开口、贯通等采掘关键环节安全施工,对关键环节施工进行风险预判并进行跟踪管理。首先对关键环节措施进行审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施工过程中进行指导,特殊时段进行专盯,确保53次采掘关键环节管控到位,保证了施工安全高效,减少返工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升高技能人才比例
狠抓“三项岗位”人员取证培训、实操培训和各项专项培训,实现了全员持证上岗,职工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年计划培训21563人次,实际培训28908人次,完成计划的134.06%。做好职工培训的同时,鼓励职工积极提升技能水平,公司高技能人才由2015年末的2163人,提升至2016年末2227,提升近3个百分点,高技能人才成为公司安全生产的主力军。
四、实施效果
通过推动各单位深入开展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强力减员提效,达到降本增盈的目标,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结构现状,按照“充实一线、稳住二线、精简机关和地面单位”的原则,以“正向流动、减员提效”为抓手,严把人员入口关,敞开人员出口关,进一步优化用工结构。截止12月底,公司较2016年末减少784人。其中,一线人员减少532人,辅助人员减少92人,后勤服务人员减少91人,机关科室人员减少69人。人均工效由上年度同期36.73吨/人月提高到47.58吨/人月,同比提高29.54%,人均工效大幅提高,实现企业精简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