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实质性能量

2018-03-30张龄予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雕塑家雕塑艺术家

从一九七九年至二十世纪末,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发展过程。当代雕塑在九十年代前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驻足不前,始终无法超越自身的局限而做出前瞻性的举动。有一部分作品曾过多地强调了宏大叙事,而雕塑本身的实质性能量,也就是内在的私人情感被或多或少的减弱,甚至暂时封存。

众所周知,这当然是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造成的。那么今天,让我们回到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起点,了解一下这段历史,重新分析、审视并总结在各个时期这一问题的发展变化,这对当代青年艺术家将会有引导和启发性的意义。

我认为,中国当代雕塑地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文革以后到八十年代初。

有人曾说,那时的中国当代雕塑地发展比起其它艺术表现形式似乎慢了半拍。其实,只要回想一下当时雕塑界的“流行样式”和长期默认的“规矩”,就会知道想要创新需要多大的勇气。以一九七九年举例,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的社会事件,它为中国带来的变化是我们怎样评价都很难全面的。就雕塑界而言,首先出现了歌颂与“四人帮”做斗争的英雄张志新的一系列雕塑作品。但遗憾的是除了反映张志新的题材外,关于文革中其它的表现内容并不多,并且在这之后,雕塑界关于文革就再也没有什么作品来触及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绘画界反映文革灾难的作品振聋发聩时,雕塑界为什么对自己的门类应当承担的责任缺少了思想上的認识?轻易地沉溺在优雅的形式语言之中?当然,雕塑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没有办法像绘画那样叙述过一个故事。这也许正是雕塑在观念上总是慢半拍的原因。

所幸的是,同年九月份,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星星画展”为中国新的历史时期雕塑发展添上了重要一笔。在此次展览中,木雕作者王克平的作品成为引入注目、也是引人争论的焦点。这位半路出家,非学院的青年艺术家曾这样说:“我觉得艺术不应当有什么定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总是不断寻求最有利于表达他们思想感情的新形式。”随后,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第二届“星星美展”和“小型雕塑展”中,新的雕塑的特征突显,表现为:崇高人性美、讲究艺术性、强调形式创造,以温和的姿态表现可爱的小动物,以低调、审慎的态度挑战“大而无当”。

强调人性的回归,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近三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能被这些作品所打动,这也说明在当时中国已经有一部分青年艺术家开始从过去宏大地、主题性的、战斗性的雕塑模式中摆脱出来,获得了新的推进和发展方向。

时间来到了第二个阶段,即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创新,是这个时期的中心课题。从八十年代初,中国雕塑家透过国门,看到了当代雕塑的语言和形式上急待“变革”。在理论上,一些高校美术教师首先提出了关于雕塑形式美的认识系统化和理论化。其实,在“85美术运动”以后,学院式的形式变革,虽然增强了它的视觉效果,丰富了雕塑的语言和它的表现能力,但当时雕塑的精神内涵和它在当代文化中的活力还未能有效的完全发挥出来,雕塑艺术在精神上的内在表现被减弱了。这是形式探索最初的成绩,也是一个误区。

事实上,反传统也罢,强调创新也罢,都是鲜明的一种现实主义态度,是对现存艺术程序的一种反叛,对陈规的艺术趣味的冲击。所以,在这背后必然潜藏着强烈的情绪上的冲动和宣泄。艺术家们在此时发现了雕塑不仅是“美”的,还可以是“丑”的;不仅可以“雕”和“塑”,还可以焊接、集合、废物利用。他们要颠覆的不但是学院式的、习惯性的审美,还有西方原有的雕塑样式。雕塑造型感的探讨以及对原创样式的创造,成为雕塑家们首要任务的重中之重。

当代雕塑艺术发展到第三个历史时期,也就是九十年代至今,整体是呈多元化的趋势,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势头。

首先,雕塑艺术真正地从文化本体意义出发,解决外来雕塑形式与本土化关系的问题。关于本土化问题,我们还得分两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是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二年期间,主要伴随对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学习、引进的过程进行的,与当时的形式革命是并行的另一种方式。在这个时期,主要是吸收、借鉴中国民族、民间的雕塑样式,从风格,样式以及造型语言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作。第二部分是一九九二年以后,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作为接受者的弱势一方将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获得自己文化生存的空间呢。这个时期雕塑艺术本土化问题提升到文化本体的意义上来加以认识,将雕塑变成一种民族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成为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表现。

与之并行的还有几种创作方式不得不提,它们是:以少数民族生活为创作题材的田世信、李象群、殷少锋;具有强烈民间意味的雕塑作品的于庆成、孙家钵、张琨;和具有地域色彩的四川美院何力平、徐光福。这些雕塑是近距离的,是直接表现生活的,没有艺术家的架子,没有知识分子的深沉,是民间的智慧,是百姓对生存和命运的理解及展现。

其次,在一九九二年左右,雕塑界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变,我们把它称之为“文化转型”。雕塑艺术文化转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一九九二年“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展览在当时极为轰动,它唤起了雕塑界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改变了雕塑界长期以来在学术边缘徘徊的局面,理论家、批评家开始介入雕塑的活动。雕塑家在观念上,又进了一步,基本上已经不再迷恋材料和语言形式,而是强调对当代生活的介入,强调人的生存状态。这种转变为雕塑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就艺术家与生活的关系而言,雕塑艺术对回到了最基本的原点,忠实于自己的感觉,表达自己视觉的真实!

当代雕塑艺术发展到今天,“解构雕塑”则成为一种正在进行的当代趋向,或者说是一种“泛雕塑”的现象。它使得雕塑无论在内在情感、材料运用的方式,构造方式的语言形式上都显明有别于我们习惯的对以往雕塑的认识和理解,从根本上对雕塑基本规则进行了颠覆。雕塑的这些新的语言方式使雕塑的边界问题模糊起来,我们经常无法区分这是一件雕塑作品,还是装置或其他门类艺术。其中材料运用的问题使雕塑家不仅只考虑用什么材料,而是更多地发掘材质的属性,寻找更深层的意义。这种现象,促使我们对雕塑在当代文化情景中的未来走向问题更为关注。

综上所述,我们来总结一下当代雕塑艺术的实质性能量的重要性吧。当代雕塑艺术家将轻松、幽默、自嘲甚至情绪的波动这些新的元素融入其中,是现今“解构雕塑”的基本美学准则。其实,在引入西方的雕塑体系之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为什么要引入西方雕塑体系?如何处理与民族、民间雕塑传统的关系?它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情感是什么关系?对中国人的生存又有着什么影响?相信在以后的雕塑发展史中这些问题都将得到答案。但真正的一件当代雕塑作品应当是雕塑家本身情感的自然流露,是能令观者的情绪与之产生共鸣的。不论其形式、语言或内容上再产生变化,雕塑本身的实质性能量只能更为重要、更为突出!

为此,新一代的青年艺术家应该不再迷信权威,在学习前辈的基础上,挑战社会整体固有的思维方式,借鉴一切可以借鉴的资源,确立自我的当代身份,为雕塑艺术在当下的位置而努力尽职,以一种多元化的姿态去进行创造。

希望与当代青年雕塑家共勉!

作者简介:张龄予(1974年09-),女,汉族,籍贯:河南洛阳,西安美术学院,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雕塑,研究方向:雕塑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雕塑家雕塑艺术家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雕塑家
自然雕塑
当代雕塑家作品
当代雕塑家作品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