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分析
2018-03-30魏金良
魏金良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的决定因素就是该高校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状况,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机制、完善职业道德教育机制、着力解决高校教师民生问题等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建设师资队伍,各大高校大量的引进各种人才,从而使大量的人才涌入高等院校就职,而一所学校得以发展的重要核心元素就是师资队伍,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的决定因素就是该高校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状况。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以及学校的具体教学过程起到主要引领作用的就是教師,大学生培养的情况都直接受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影响,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一、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机制
为了能够使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使高校教师相应的职业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作为保障的相关制度就要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使相关的激励制度、监督制度、考核以及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肯定高校教师高尚师德方面,可以采取恰当的精神表彰和物质奖励等方式,从而在其他教师中树立起相应的榜样的作用,以便其他教师的效仿。同样对于那些行为过失的教师也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并及时的解除那些问题较为严重的教师。首先需要制定出相应的细则规定,为学校提供相应执行的依据。比如笔者所在的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当前科研成果和学生评价是对高校教师进行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而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考虑教师的职业道德这一方面。即便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一些相关的文件中被提到,然而并没有真正实质上的研究和考量,更多注重的仍然是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从而使教师逐渐地忽略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现状首先要做出改变的是传统的落后的观念,相关校领导要积极地做出带头的作用,形成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并对于教师职业道德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及时地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并提供相应的意见箱以便及时地进行意见反馈。除此之外,对于那些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及时地解除与其签署的合同,从而取消他的教师资格,紧密结合考试制度、职称制度、人事制度与师德建设,进而提高其可实施性和科学性。
二、完善职业道德教育机制
以前我们的教育片面的认为高学历就是高素质,实际是比较片面的,一个人的学历只能代表智商。而职业道德教育则属于情商的内容,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作用确实是很大的,需要我们引起重视。我们要高度重视面向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紧密联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际需要,开设一些道德修养课、传统文化课、沟通交际课,注重启发式教学,采取案例教学、实地采访、英模报告等形式,不再使用满堂灌的开会和培训方式,增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要不断地加强教育,除了一些上级号召和纪律教育外,要时刻使纪律、规定入耳、入心、入脑,保证正规化和常态化,而不是走过场和形式化。我们可以在目前的日常培训中探索和健全高校教师教育培训体系,重点组织好一线教师的业务培训,结合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结合个人的发展愿望展开培训,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员工个人要求进步的愿望,结合高校现状实际进行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也可以多举办一些演讲、讲座、技能大赛,以活动的方式推进员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得以提高。也可以比较系统的举办一些高校教师道德典型的引导教育活动,发掘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表彰,寻找一些反面典型以引起警示效应。职业精神也应该是教师自律精神的集中体现,是自我的内心关照,作为教师个人也要多读书,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内心修养,应该做到自我警醒,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自觉以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三、着力解决高校教师民生问题
总体而言,目前的很多高校教师生活状况还不能谈的上理想,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高校人员,工作压力和所得收益还不能形成正比,这样会一定程度影响他们的职业归属和志业感。所以要想更好的推动高校教师的道德素养建设,不能只靠约束,还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首先应该尽可能的从资金、晋升和考核方面对高校教师进行照顾,完善高校教师的绩效、医疗、保险待遇,从而激发一线教员的工作热情,坚持“五必访问”即“员工生病住院必访、员工婚丧必访、员工直系亲属住院必访、员工直系亲属婚丧必访、员工发生家庭矛盾必访”的有效做法,这样能够让高校教师对工作有成就感,对单位有归属感。其次,也应该大力开展高校教师轮岗交流工作,选调优秀去其他地区支教,多报道和关注高校教师的生活,让其觉得自身的工作是充满尊严感的。最后要丰富高校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除了一些道德教育活动外,应该有一些摄影、书法、乒乓球等文体娱乐活动,以及一些俱乐部、图书馆等,使高校教师得以放松身心,都有助于文化建设。关心员工的生活,还应该往关注和解决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定期的连续开设心理课程,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估,加强领导层和基层的沟通对话,使高校教师拥有反映困难、困惑的渠道,对于一些切实存在困难的教师应该尽可能的给予帮助,使高校教师减少家庭后顾之忧,尽力缓解工作压力和紧张情绪。
参考文献:
[1]邓丽芳.职业规范、职业精神与职业责任——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J].高教论坛,2015(01):72-75.
[2]张晓红.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时代性浅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