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技能高考电子类专业的模式探究和实践

2018-03-30贾双平张晓蓉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贾双平 张晓蓉

摘要:2014年开始湖北省全面推进以技能考试为主(占70%)、文化成绩(占30%)为辅的中职升高职的“技能高考”,扩大高职院校单独招收中职毕业生范围,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电子类技能考试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教学研究以及思考,主要阐述对技能高考下的电子类专业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实践。

关键词:技能高考;电子类;模式研究与实践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作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技能高考考试模式作为目前中职学生升学主渠道,备受中职学校师生的关注。实行技能高考考试模式,显然更加符合中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构造。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普遍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但在专业技能上却优于普高学生, “技能型高考” 搭建了中职生通过技能操作考试升学的“立交桥”,这也使工人或从事其他工作的中职毕业生有了更公平的上大学机会,从而从招生制度上保障了中职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本文结合湖北省技能高考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团队在长期的一线教学过程中的探究与实践,分析了技能高考考试模式对中职教学的影响和要求,并就如何顺应技能高考模式,学校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是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坏节。文章通过分析电工电子技能课的特点以及最近四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究,电子类技能高考课程教学团队探索总结出了课程新模式,并在我校电子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强学习乐趣培养,树立学生信心

有趣是志趣和乐趣形成的起点,而乐趣是有趣的升华,只要对自己的学习和训练产生了浓厚的乐趣,就会乐此不疲地学习和参加训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技能训练必须先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乐意去做。在一次练习安装日光灯的照明实训时,在通电演示环节,有一组的演示出现了灯管两头发红,中间不亮的情况。于是,老师把学生们组织起来,问学生在家是否遇到过这种现象。学生都说有,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此,笔者把启辉器中的小电容去掉,日光灯又亮起来了,学生们高兴极了。从此之后,学生学习技能课热情高涨,有些还主动要求参加电工电子第二课堂的。

二、改革教学方法,使理論知识和实际技能紧密结合

传统的电子电工教学,一般是安排一学期理论课,中间抽出两周时间安排技能实训,技能训练和理论互相脱节,学生难以确切了解所学内容,知识得不到及时有效巩固,教学效果不显着。因此,我们教学团队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时,笔者将课堂教学搬到了实训室。尽管电阻、电容、电感都是最普通、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但对于没见过、没用过这些元器件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有感性认识,很难想象真正的元器件是怎样的。老师们把这些内容放到实训室里对照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色环,并用仪表进行测量,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识别元器件,学会万用表、惠斯通电桥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同时也掌握了二极管,电容等的好坏判别,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如,电机控制中电动机星三角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分析难度较大,但在实训室中让给学生看操作过程,通过演示,同学们对难点知识恍然大悟,在随后参与操作练习训练,学生便很快掌握了其工作原理。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理论教学中,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着。

三、分阶段目标,又零到整实现技能教学目标

对于参加技能高考的电子类专业来说,笔者认为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目标主要是:①常用元器件的测量与识别;②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③电子线路和机床控制线路的安装、设计与调试;④对不正常电路进行故障分析且排除故障等。

根据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在实际操作教学中可以把整个教学目标分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以最基本、最简单仪器仪表及元器件的识别和熟识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仪器仪表,会对元器件极性、管脚进行判别性的测量,会对元器件性能的好坏进行测试。

第二阶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动机及变压器的同名端判别,使学生掌握借助仪器仪表检测的方法步骤。

第三阶段,要求学生安装及检测实际电子和电工电路,使学生掌握规范操作的基本要领及检查电路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第四阶段,设置故障教学。通电演示完毕,小组之间互相为对方设置2-3个故障,不仅提高学生兴趣,而且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更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五阶段,采用模拟考核形式,训练学生的实战能力。根据考试大纲,设计模拟试题,以考试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参加考前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通过以上5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既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又分解实习难度,既能树立学生自信,又能有的放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如果教师不能在训练环节上严格管理和要求,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念头。

四、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电子类专业的技能训练需要学生严谨的态度,并且大量的感性知识是由观察后思维而获得的,理性知识由此而发展起来。因此,技能教学中应注意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其中,培养工匠精神。例如,在电容器充放电实验中,要求学生用指针式万用表先练习对电容器质量的判断,让学生具体观察电容器短路、断路、质量不佳(漏电),以及容量是否减少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从各种示数中观察相对的变化与区别,即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用经自己判断容量合格的电容器做充放电实验,由此开拓学生的思维。在电路安装电路时,严格要求安全要求操作,养成严谨的工匠精神。

结束语

技能高考的实施,为中职学生继续升学打通了通道,不仅符合学生、家长的需求,也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重视升学教育,不是放弃了“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而是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好基础技能的准备,是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就业,高质量地就业奠定基础,在对口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更是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帮助学校吸引到优质生源,从而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中职学校电子类技能高考的老师,要研究技能型高考,及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发表演讲

[2]周建平 基于“知识+技能”考试模式的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