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基层管理中的冲突及管理

2018-03-30赵明明王志勇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

赵明明 王志勇

摘要:高校的基层管理是教学科研工作质量好坏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校基层管理中的冲突,同时提出了高校基层管理中冲突管理的方法,包括平衡教学和科研管理目标;提升管理者的素质,解决内部冲突问题;建立合理激励机制等。高校解决基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冲突问题,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通过论述以上管理方法,来为高校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校基层管理;教学评价;研修学习活动

引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同时,也为高校带来了挑战。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教学管理目标的冲突、内容人员的冲突等问题影响了高校的管理质量。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质量,满足高等教育的新时期发展需求,高校需要进行管理改革,提升管理做质量,来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解决管理中的冲突问题。

一、高校基层管理中的冲突

1.1管理目标的冲突

(1)评价和考核的冲突。主要是指高校和教师的评价,高校设置教学评价环节是为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但实际中,双方往往存在着认知不统一的问题,导致教学评价缺乏针对性,无法收到有效的效果,进而双方产生矛盾冲突;

(2)教学和教研的冲突。这一点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受限于高校的自身发展情况,无法进行有效定位,从客观的角度出发,高校的实际教学和科研能力出现不平衡现状,尤其是科研回报率要明显高于教学回报率;另一方面,高校的学术教学评价导向模式,使得教学更加倾向于高校的教学职称,而忽略了学科价值和学术意义。

1.2内部成员冲突

(1)内部成员冲突主要是指管理层和教师。传统的高校管理人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因此在自身定位上缺乏清晰的思路。学科带头人等基层管理干部在执行学校要求的同时,还要代表教师群体向高校表达诉求,进而会成为学校和教师群体矛盾的直接对象;

(2)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冲突。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进行专业调整,这些调整包括了教材、教学资源的调整。为提升高校自身的綜合实力,很多高校会引进专业的教学材料;同时,教师资源的调整重点是能力和学历更高的教师,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教师内部出现矛盾冲突。再加上不同专业的教师无法进行学术交流,导致这种矛盾冲突加重,影响了高校的管理质量。

二、高校基层管理中冲突管理的方法

2.1平衡教学和科研管理目标

(1)融合教学和科研,通过科研来指导教学。一方面,在选择科学研究课题的时候,高校要加大资金支持,来提升科研项目的数量,同时,要格外关注研究教学的科研项目,比如研发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等,要给予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将科研成果通过教学实践来进行检验,通过教学实验来验证科研项目的精准性。当科研项目过审,需要立即确定执行日期,来避免高校的资源浪费。

(2)健全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机制,协调二者发展。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高校需要借助教学和科研来消除不公平现状。一方面,高校要做好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通过审核好科研项目的质量,掌握科研成果的标准,才能够解决教学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一管理机制也适用于教学。通过量化教学标准,制定与科研成果价值的教学评价标准,能够建立二者互动的激烈机制。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该校积极推动科研教学体制改革,构建一个二者融合的机制。通过强化科研保障体系,打造科学规范的项目、合同、经费管理体系。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明晰审批手续和流程,调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积极性。拓展成果转化渠道,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沟通对接,支持高端品牌论坛、高水平杂志等平台建设,联合设立智库合作平台。联合社会各方资本,设立西交科创基金、种子基金、材料基金等总规模7亿的创投基金,与校友共同发起设立科技双创基地,已孵化36家科技企业。

2.2提升管理者的素质,解决内部冲突问题

高校基层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具有很好的综合能力,包括技术、知识水平等,因此,高校在聘请管理人员时候,需要考虑人员的专业性,避免让教师“一身多职”,影响管理质量。可以从教学队伍中抽调管理人员,专职进行管理,这样一来,管理人员既又教学科研的经验,又有基层管理工作的精力和时间。同时,在管理人员上岗时,要采取考核政策,不断评价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高校管理能力。为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人员队伍,延安大学选派了21名教师于1月21日至2月1日赴新加坡开展了管理人员提升管理能力的研修学习活动。研学期间,学员们先后听取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关于“新加坡的国情概述与经济发展历程”、“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等为主题的相关报告和讲座。同时,管理人员还与相关专家学者、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并对新加坡著名科研机构进行了观摩学习。通过研学,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实践管理能力,熟悉国际项目研究合作方式,进一步增强了高校管理质量提升的坚定信念。

2.3建立合理激励机制

现如今,很多高校都将教师的工资和职称挂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不利于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构建多种的激励机制。首先,高校要坚持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通过优化科研的产出管理,将效益、创新度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来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其次,要坚持将个人的教学评价和团队的教学评价相结合,建立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基于高校教学系统的专业合作式教学评价,来合理的评价教学和科研质量;第三,应用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重点考核承担国家或横向大项目、获得专利技术及转让情况;人文社科领域试点长周期考核,可以让教师安心做学术、从容出成果。为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三峡大学制定了高校教师考评新规。规定中,要求教师科研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3年;科研团队考核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同时还设置教师专业发展考核指标。专业课老师每5年到企业顶岗实践不少于6个月,并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落实每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重点加强师德与法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提升高校管理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解决高校基层管理中的冲突,能够提升高校管理质量。在此基础上,高校要坚持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通过优化科研的产出管理,将效益、创新度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来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同时,高校要做好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通过审核好科研项目的质量,掌握科研成果的标准,可以解决教学失衡的问题。因此,高校通过聘请专业管理人员,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够促进高校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宝华.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基层管理人员绩效评估指标设计[J].陕西教育(高教),2017(11):45+47.

[2]郑忻.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发展路径探索[J].文教资料,2017(19):140-14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赵明明,出生年月:1988年12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南郑州,毕业院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职称:助教。

第二作者: 王志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课程教学模糊综合质量评价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