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逆力”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2018-03-30朱帅

神州·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抗逆力实务个体

朱帅

国外研究现状

抗逆力(resilience)是从研究者自然界借鉴到社会科学界,并且进行研究发展的名词。著名的英国科学家胡克在1678年提出了著名的弹性定律,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在外力撤销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在物理学中被称为抗逆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抗逆力从物理学界延伸到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中。诺曼.加梅齐是这一研究的先驱,孩子们不会因为与精神不正常的父母一起生活而患上精神病,并得出结论:抗逆力的某种特性在心理方面所起的作用比人们预想的要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儿童精神病学家Anthony在研究中发现:某些来自父母精神异常家庭的儿童,虽然长期处于严重的社会心理逆境中,却超出预期,能发展出健康的情绪管理和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他们把这些儿童称为“适应良好的儿童”。

尽管每个学者对抗逆力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通过对抗逆力概念的研究,发现抗逆力都有如下的特点,Dennis Saleebey认为,抗逆力是一种过程,个体在面对压力、困境时自己能够复原的一种能力,但是也包括相应的过程与结果。M.Rutter 认为,抗逆力通常包括亲社会的行为方式例如:胜任力(competent),爱心(caring),贡献(contribution),以及乐群(community)。同时也包括反社会的四种行为方式包含危险的(dangerous),违规的(delinquent),失常的(deviant),混乱的(disordered)。正常人使用常规的行为方式,然而小学生群体却喜欢非常规、反社会的行为方式,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于抗逆力模型的研究

在对抗逆力模型的研究中,主要研究的是抗逆力的起点、作用过程和结果。其中,围绕抗逆力起点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行为目标模型和抗逆力层次模型,这两个模型主要对抗逆力的概念、分类方式、产生原因、作用功能进行解释。而环境——个体策略模型提出抗逆力作用过程,环境——个体互动模型则涉及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围绕抗逆力作用结果的研究模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身心灵动态平衡模型。此模型表现出抗逆力是个体生来就有的一种潜力,当外在压力来袭时,个体潜伏的抗逆力就会得到激发,个体自身和环境中拥有的保护因素就会与外在压力交互作用,对抗逆境。此时会出现四种可能,一是功能失调,二是丧失重构,三是平衡性重构,四是抗逆力的重构。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小学生的抗逆力水平总体上较好,大部分学生抗逆力有中等及以上水平,小部分抗逆力处于较低水平。熊远来教授在浙江两所重点高中、一所普通高中、一所初中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得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青少年抗逆力水平。其研究结果显示,高抗逆力水平的占 40%,中等程度的占57.8%,低分段的占2.2%,此结果与沈之菲教授调查(沈之菲,2009)有异有同,相异之处在于她的调查中处于高分段的占大多数,为54.9%,中分段的其次,为39.2%,而本调查结果二者次序恰好相反。我国青少年抗逆力研究起步较晚,国内专家、学者在 20 世纪 90 年代才开始关注抗逆力理论。目前,我国专家学者对抗逆力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对国外抗逆力理论研究的梳理和整合。我国学者田国秀、沈之菲、邱文静、刘玉兰等专家在近些年对国外抗逆力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整合和梳理,翻译了大量的国外著作,为我国青少年抗逆力的研究铺垫了大量的参考依据。

第二,有关抗逆力的本土化实践研究,这是当前国内研究的主流。叶斌(2011)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抗逆力”培育手册;李旭培、时雨(2013)等将抗逆力研究引入了企业员工管理;吴帆,杨伟伟(2011)运用抗逆力理论分析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性因素,并提出“最大保护与最小限制”的政策取向;陈蓓丽(2013)则从生活史的角度,探讨了28位上海外来女工的人生体验;冯元、彭华民(2014)则将“抗逆力”嵌入于流浪救助制度;朱眉华(2013)通过剖析乡城流动家庭的社会环境、生存状态,解读了抗逆力的作用机制。陈艾、李雪萍(2015)联合“脆弱性”和“抗逆力”的分析视角,分析了如何提升连片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由此我们看到,这些关于“抗逆力”理念的本土化实践,不仅为研究中国社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极大丰富了该理论的研究群体。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的发展,作为“优势视角”理念的重要补充,国内外社会工作研究者也将抗逆力的理念应用到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中。从国内研究来看,田国秀、李冬卉(2014)从实践经验出发,将“抗逆力”研究运用于学校青少年社工的实务活动中;曹克诚(2013)则在分析流动儿童群体“抗逆力”较弱的结论下,对流动儿童群体进行了“抗逆力”提升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郭伟和、徐明心(2013)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概念和舍恩的反思实践出发,指出“抗逆力”的实践要重视服务对象的“抵抗”和“反叛”王君健、薛小勇(2010)对“抗逆力”进行了社会工作视阈的解读。

理论意义

抗逆力是伴随着积极心理学发展而来的,很多学者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研究比较多,而社会工作是应用型的学科,设计社会工作实务来提高贫困地区小学生抗逆力水平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从社会工作学科来说,运用专业的小组工作方法和专业的价值观理念,来帮助提升抗逆力是一个新的实务研究,对于推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研究都有重大的意义。不同的地区的个体面对的困境也是不同的,我们一方面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设计提升抗逆力的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提炼出新的理论方法,填充社会工作抗逆力的部分空白。

现实意义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存在着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在学校这个小型社会中,每个个体同社会人一样面临同样的压力与逆境,几乎每天都有媒体报道小学生暴力群殴事件,小学生自杀事件,小学生自闭等,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认知关键期,同时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几乎没有应对的策略,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并且娇生惯养得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微乎其微,他们没有能力解决和面对来自不能承受的压力。因此,发展贫困地区小学生群体的抗逆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和身体抗逆力,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可以发挥自身的效能感而不是一味地回避与沉默,用积极地行為方式而不是失常的解决方式处理问题,使能力、过程和结果共同发挥作用,减少甚至杜绝小学生恶性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抗逆力实务个体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抗逆力视角下离异家庭子女研究现状述评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抗逆力挖掘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ODI实务
FDI实务
优势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抗逆力的激发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