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研究述评
2018-03-30董颖颖
董颖颖
摘 要:上海《时报》是由维新派人士狄楚青创办的一份综合性的大型日报,与《申报》《新闻报》并称为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三大报。自1904年6月12日创办,直至1939年停办,在这三十五年的时间中,《时报》在旧时上海民众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代报刊作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史料,已引起学术界广泛的重视,然而与《申报》或《新闻报》的研究现状相比较而言,《时报》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沃土。依笔者目前可检阅到的研究成果分析,主要集中于历史、新闻及文学领域,而尤以新闻学领域见长,史学及文学领域则相对欠缺,众多角度及史料亟待我们挖掘与发现。
关键词:《时报》;综述;政治;报道;副刊
中图分类号:K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178-03
1921年,新的时报馆在上海望平街建成,时值二十岁的胡适在《时报》上发表了《十七年的回顾》,这篇文章记录了胡适作为一名读者与《时报》之间真挚的情感:“几年之后《时报》与学校几乎成了(我)不可分离的伴侣了。我那年只有十四岁,求知的欲望正盛,又颇有一点文学的兴趣,因此我当时对于《时报》的感情比对于别报都更好些。我在上海住了六年,几乎没有一天不看《时报》的。”[1]《十七年的回顾》在研究《时报》的学术著作或期刊、学位论文中引用率极高,依笔者的观点,一来是因为胡适是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其所言对公众的影响力极大,更具有说服力;其次,胡适以读者的身份分析《时报》受到欢迎的原因,对于后世研究者而言更能佐证《时报》对社会的影响力。《时报》由维新派人士狄楚青创办于1904年6月12日(光绪三十年四月二十九日),后因狄无心经营在1921年时而转让与黄伯惠,直至抗战期间停刊。作为上海三大报之一,因为技术的限制,在今日《时报》并未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宠儿。笔者就这一现象,以现有所掌握的资料为基础,将近几十年来对《时报》的研究作综合性的概述。本文所研究的上海《时报》不同于1886年由德国人德瑞琳创办于天津的《时报》,以下所使用的《时报》皆指上海《时报》。
一、通论性研究
从笔者现有所能掌握的资料来看,学术界尚未出现一部系统性的专门介绍或论述《时报》的著作,多数为前人的研究著作中部分章节或内容有所涉及。
戈公振曾在时报馆前前后后工作达十五年之久,其筹划创办的多种副刊对《时报》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时报》的元老级人物,戈公振对《时报》的介绍体现在该著作中。在第四章的“民报勃兴时期”章节中,谈到《时报》时引用胡适的《十七年的回顾》来佐证当时《时报》为何受到青少年群体的欢迎[2]。为《时报》写过“特约撰述”郑逸梅写道狄楚青因参加革命受挫而转变方针开始创办《时报》,首先开创“时评”一栏。有正书局作为时报馆的出版机构,将《时报》上连载的小说进行出版,而《时报》则为书局出版的图书刊登广告,二者相互影响促进。后因狄经营不善将《时报》转让给松江人黄伯惠,黄接手后转变《时报》经营特色,直至最后停刊[3]。为《时报》工作过的记者顾执中曾以“我进入了一所并不理想的新闻学校——上海《时报》”为标题回忆自己从1923年顾被介绍到《时报》做一名外勤记者,直到1926年底。这三年中因顾的人生理想不同及与报社编辑之间的矛盾使顾感觉不甚理想而离开时报馆[4]。
诸如所知,清末直至辛亥革命期间,是各种政治力量风起云涌斗争的时期,各派系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而争相创办报刊作为自己的喉舌宣传本派的主张。方汉奇直接点明《时报》为保皇派在国内的舆论阵地,并结合时代大背景,对《时报》早期创办时的情况进行介绍并指出其政治倾向[5]。叶再生著《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陈玉申《晚清报业史》等著作中对于《时报》都进行过简要概述,但并未做更深一步的论述。随着西风的渐入,晚清的媒体传播环境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知识分子选择多种方式实现自我价值而不再以进入仕途作为唯一的人生选择,这种观念的转变使近代报人群体的队伍进一步壮大。近代商业城市的兴起使得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改变,致使聚集在上海的新兴知识分子凭借私谊网络和新兴的制度性传播媒介建构起各种各样的知识人活动空间。时报馆馆主狄葆贤在馆内所设的“息楼”正是这样一个供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随意聚谈往来的活动空间,并因此形成了一个群体——“息楼中人”。翟春荣正是以息楼的空间寓意变化及活动在息楼中的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描绘出晚清知识分子在特定语境下的社会交往、文化网络和政治活动空间的基本面貌与建构机制,并论述知识人群体与其活动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6]。
二、多维度的微观视角
(一)政治倾向与报道
若想对《时报》展开研究,加拿大学者季家珍的《印刷与政治:<时报>与晚清改革文化》(Print and Politics: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Joan Judge ,1996)当属必读书目。该著作英文原版在1996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中文译本由王樊一婧博士翻译,于2015年7月出版。中文译本在一出版时即售罄,可见其影响之大。季氏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从维新派创办《时务报》开始,印刷品与政治逐渐开始发生密切的关系,而这些政治性出版物与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空间”有可比性。虽然此时的中国还不具备西方“市民社会”的条件,但知识分子以“中等社会”自居,借助此类政治性出版物以实现沟通下层民众与清王朝政府的目的,以此推动清政府权力的下移的实现。这些中间阶层的新式报人和知识人在利用报刊作为沟通政府和民众的媒介之时,同样充当政治改良和社会转型中的启蒙者和协调者,不自觉中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公共空间”的“中间地带。”该书从中国史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架构“中间领域”的理论框架,对于历史研究者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开辟了上海史研究的新途径[7]。《时报》作为维新派创办的多种报刊中且影响较大的一种近代报刊,其影响自然不可忽略。台湾学者张朋园对《时报》与维新派之间的关系而發表的期刊论文,是目前为止可检索到的较早的研究成果。张氏对于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借助《时报》为宣传机关在为其发声时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也就《时报》与维新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8]。徐松荣将《时报》作为维新派创办的多种报刊中的一种进行了简要概述[9]。狄楚青与康梁的政治观点的分歧使《时报》由最初为保皇派在国内的舆论喉舌转为倾向于江浙立宪派,在辛亥革命期间与江浙立宪派的政治立场基本上趋同,为其一系列重大活动鼓呼。但在辛亥革命后期,随着江浙立宪派本身结构松散,政治立场也不坚定,最终趋于瓦解再加上《时报》人事的变动,《时报》与江浙立宪派渐行渐远[10]。
《时报》作为一份大型综合性日报的特殊性,为吸引读者,经常会对时事进行连续性的追踪报道,同时代表公共意志,引导民众舆论倾向,因此以《时报》中对某事件的连续报道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也为学者所引用。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是我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自17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列强逐渐加深对中国的侵略,英国与俄国对西藏均有侵吞之心。在这种情况下,列强对西藏的侵略行为引起了人民及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时报》对清政府的治国方略、对西藏的态度及国外舆论对西藏的言论进行了及时的报道,刘永文、德萨以此为主线,论述了晚清报纸与中国西藏的关系[11]。
(二)新闻出版及传播
从新闻出版传播及特色角度对《时报》的研究在近几年逐渐在增多。较早发表出现的期刊论文有袁义勤《上海<时报>》[12]与《黄伯惠与<时报>》[13]对《时报》创刊、前期革新及黄伯惠接管《时报》后采用的三色套印技术及报道的体育新闻与社会新闻的介绍到最后的终刊,做整体上的介绍。继袁之后,亦有研究者对黄伯惠经营时期的特色进行专门研究。狄楚青在经营了十七年之后,终因经营不善而将《时报》转让与黄伯惠,此时《时报》的销量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若不对其进行改革,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黄氏在接管《时报》后转变风格,为增加订阅量报道了大量的社会新闻和体育新闻,极少发表社论、时评一类的文章并将图片新闻发展为特色新闻。方汉奇在《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14]有篇章进行介绍,董新英的硕士学位论文《黄伯惠时期<时报>特色研究》[15]、邵绿的期刊论文《从“参考”到“表达”:黄伯惠时期<时报>的黄色新闻与上海的都市化》[16]与博士学位论文《都市化进程中<时报>的转型(1921-1939)》[17]都是对黄伯惠时期的经营特色的研究。前期狄楚青的经营特色同样具有学术价值。李楠则是从报纸评论、新闻报道及编辑三个角度对1904-1912年间的《时报》进行论述,分析清末上海逐渐走向城市化的道路,在此背景下近代报纸为满足生活在城市中的读者阅读倾向做调整迎合,在调整过程中与城市互动,密切了与城市之间的关系[18]。
《时报》在壮大的过程中顺应时代潮流,创办《教育周刊》《妇女周刊》《实业周刊》等副刊,受到读者的欢迎,在一定程度上使其销量增加。姚福申则详细论述了在五四前后《时报》应潮流变化、满足读者需求而作的副刊改革及首创的周刊[19]。“专刊”的发展是在时任《时报》的总编辑戈公振的直接推动下实现的,而种种直接和间接材料也充分证明《时报》专刊的发展确实有赖于戈公振的擘画和操办[20]。南昌大学副教授张振亭和其硕士生尹婷对《时报》所推出的“教育”“妇女”“儿童”“实业”“图画”“汽车”等专刊进行详细介绍[21][22]。订阅量的增加和影响力的扩大使《时报》在1908年以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报刊出版集团,这个集团包括书局、杂志、照相馆等庶出机构,我国文人办报的内涵和外延扩展和丰富也体现在《时报》系的内容、人才、资本、发行及广告所形成的集团效应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上[23][24]。
此外,南昌大学的另外三篇硕士论文《上海<时报>“时评”研究》[25]《上海<时报>通讯研究》[26]《党人报、文人报、商人报:上海<时报>的转型研究》[27]按阶段分别对《时报》的时评栏目、通讯及经营特色的转型角度进行细致研究。
(三)所刊小说研究
清末民初,在东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下,上海——这个代表当时最时髦的地方,引领着时代的潮流。《时报》上连载的短篇小说及小说广告可谓一股清流丰富了上海市民的阅读内容。左鹏军利用《时报·余兴》副刊和《余兴》杂志所刊的十七种传奇剧本的内容特点、体制特征和文献价值进行考述,发现这些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的剧本在其他著作或工具书中未被记录,具有重大的文献、戏曲史和文学史价值[28]。《时报》自创刊之始便连续刊载小说,经常向读者征文以变换风格。李志梅将刊登在1907年《时报》上的“小说大悬赏”征文启事与1895年傅来雅和1902年梁启超的征文相比较,这一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小说界由萧条到繁荣,写作体裁与内容题材进一步多样化,而小说的征文范围也越来越广,逐渐由最初的政治主导走上自身发展的道路[29]。短篇小说在报刊上的興起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一个影响力大的文学现象,这种新兴起的新体短篇小说与传统的志怪、传奇或者文言笔记等短篇文类不同,更加密切配合时事,语言简练、浅显,富有寓意。学生群体这批新兴读者的成长与扩大促使新体短篇小说面貌的全面改观,除此之外,《时报》新体短篇小说的兴起与特色栏目“时评”因共享相同的物质载体和现代阅读制度而有着相通之处,具有全面的革新意义[30][31]。从《时报》刊登小说征求、编辑到书局印刷、出版、销售等环节构成了颇具时代特色的小说传媒体系,对此进行研究可以重新建构晚晴小说研究的模式[32]。近代小说在被赋予了文化产品的意义后便不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小说广告在《时报》1904年至1911年间所刊登的大量广告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种新的营销方式和传播形式使小说从依靠书籍单行本销售的方式延伸到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上,在这种新的市场化结构中,制造者、代理发行商、媒介传播者及消费者在这个体系中均得到了利益满足[33]。
三、小结
通过对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与对比来看,《时报》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沃土。近些年来从新闻学者的角度对《时报》进行研究的成果逐渐在增多,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南昌大学。《时报》作为清末民初上海三大日报之一,在创办的三十五年内可谓见证了上海的兴衰发展,无论是从史学角度或文学角度,其上所刊载的内容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笔者希望且相信,在不久的明天,学术界定会有更多以《时报》为基础的研究成果出现。
参考文献:
[1]胡适.十七年的回顾[N].时报,1921-10-10.
[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3]郑逸梅.书报话旧[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4]顾执中.战斗的新闻记者[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
[5]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6]翟春荣.“息楼”与“息楼中人”——清末上海知识人活动空间与知识人群体的个案考察[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7]季家珍.印刷与政治:《时报》与晚清改革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8]张朋园.《时报》——维新派宣传机关之一[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1973(4).
[9]徐松荣.维新派与近代报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
[10]刘柽.辛亥革命前后江浙立宪派与《时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11]刘永文,德萨.晚清《时报》与中国西藏[J].西藏研究,2005(3).
[12]袁义勤.上海《时报》[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0(3).
[13]袁义勤.黄伯惠与《时报》[J].新闻大学,1995(夏季号).
[14]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5]董新英.黄伯惠时期《时报》特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16]邵绿.从“参考”到“表达”:黄伯惠时期《时报》的黄色新闻与上海的都市化[J].国际新闻界,2013(4).
[17]邵绿.都市化进程中《时报》的转型(1921-1939)[D].上海:复旦大学,2013.
[18]李楠.清末上海报纸“城市化”趋向的研究——以《时报》为中心的考量(1904-1912)[D].上海:复旦大学,2013.
[19]姚福申.五四时期《时报》的副刊改革[J].新闻研究资料,1992(4).
[20]宋三平,张振亭.论戈公振与上海《时报》“专刊”[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21]张振亭,尹婷.我国报纸创办专刊的最早尝试——上海《时报》专刊研究[J].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22]尹婷.上海《时报》专刊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23]张振亭,赵庆.《时报》系及其集团效应初探[J].中国出版,2014(24).
[24]赵庆.“《时报》系”及其集团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25]王云霞.上海《时报》“时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26]陈玮琳.上海《时报》通讯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27]张会娜.党人报、文人报、商人报:上海《时报》的转型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28]左鹏军.《时报·余兴》副刊和《余兴》杂志所刊传奇考述[J].北方论丛,2004(2).
[29]李志梅.《时报》1907年“小说大悬赏”征文始末及其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0]张丽华.读者群体与《时报》中“新体短篇小说”的兴起[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2).
[31]张丽华.《时报》与清末“评”体短篇小说[J].文学评论,2009(1).
[32]刘永文,陈晓鸣.《时报》:颇具时代特色的小说传媒(1904-1911)[J].江汉论坛,2006(2).
[33]阚文文.100年前的文化产品营销——以晚清《时报》的小说广告为例[J].现代传播,2007(6).
Review and Prospect: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Eastern Times
DONG Yingying
(College of History at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China)
Abstract: Eastern Times, a large-scale comprehensive daily newspaper, established by Di ChuQing who is a reformer. It was referred to as three major newspapers with Shen daily and Sin Wan Pao in Shanghai during the period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m 1904 to 1939, Eastern Tim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nghai peoples daily life during these 35 years. Moder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history research have aro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academic fields. However, compared with Shen daily and Sin Wan Pao, Eastern Times is still a field to be urgently exploit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ent achievement, current research mainly focused on history, journalism and literature, and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journalism. History and literature is relatively lacking. As we look to the future, there are still many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materials to mine and discover.
Key words: Eastern Times,review,politics,report,supp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