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校园媒体记者队伍建设及文化养成

2018-03-30林美貌雷媛媛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新闻宣传队伍

林美貌 雷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福州,350017)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是构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媒体记者作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力军,在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校宣传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让校园媒体记者这支队伍建设面临更艰巨的挑战。如何打造一支习总书记口中“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校园媒体记者队伍是高校宣传工作中亟待探析的重要问题。

一、新时代大学校园媒体记者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全媒体冲击下多元价值观的“祛魅”

全媒体的飞速发展对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也给校园媒体记者带来巨大挑战。QQ、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媒介平台使得学生轻而易举便获得海量资讯。全媒体赋予用户的“媒介接近权”使得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在发声。这样形态丰富的媒体渠道使得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整合覆盖所有平台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多元价值思潮的渗透无孔不入。高校青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多元思潮的冲击如何进行“祛魅”,去伪存真,坚守政治底线使得大学校园媒体记者队伍在主流思想上的引领更具挑战。

(二)媒体素养匮乏下行为失范的纠偏

大学校园媒体记者的团队组成几乎都是学生,他们并未都具备从事媒体工作的专业学科背景和从业经验,媒体素养匮乏,业务能力不强,容易导致在宣传工作中媒介使用不当,文字编辑偏离主流价值观等失范行为。新时代背景下,多元价值观不断冲击当代青年,校园的宣传阵地如何弘扬思想主旋律就要求努力引导校园媒体记者跳脱出学生这一角色的局限性,以新闻媒体人的角色开展具体宣传工作,提高思想站位,服务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大局。

(三)话语体系异质化下的代际消除

新时代下,全媒体的发展使得高校新闻宣传话语姿态由传统的“宏大主题”转为“去中心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态势。全媒体的融合以“受众”为中心的媒体理念,也暗合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人才培养观。高校新闻宣传的受众已从“90后”“95后”到“00”后转变,不同时代的青年话语体系呈现出异化的特点。青年的话语体系是青年思想体系的言语表达,是青年思想价值观的体现。当代青年群体更加乐于接受生动活泼、接地气、各类“网言网语”等这样的话语体系。而宣传工作中的话语形态直接决定了宣传受众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只有通过转变传统“套路式”话语,运用新生代青年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才能消除代际差异,与当代青年达成共识、产生共鸣,形成共同视阈。[1]

二、新时代大学校园媒体记者队伍的建设理念

(一)讲政治,成为新思想的引领者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这对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大学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任。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宣传工作政治性强,校园媒体的形态也不断衍生出新的变化。这就要求大学校园媒体记者队伍的培育要提高思想觉悟,讲政治,要成为新思想的引领者,方能更好地在宣传工作中提高站位、立足本职、引领思想、服务大局。

(二)讲话语,成为好故事的讲述者

新时代的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有新态势、新目标、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讲好故事,则事半功倍。这就要求校园媒体记者队伍建设要根据受众需求多样、参与意识增强、思想观念多元等新情况新特点,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更好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要尊重共性、了解个性,生动地讲,具体地讲,切实地讲,用新时代校园青年喜闻乐见的话语形态发声,让校园媒体记者的声音更加亲民,更加有温度,提高校园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粘度和效度,从而会讲故事,讲好故事,才能增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和引导力。要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凝聚民心、汇聚力量,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

(三)强“四力”,成为好声音的传播者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宣传思想战线广大干部“增强本领能力”,提出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大学校园媒体记者是高校建设重要的新闻舆论工具,是校园文化养成的见证者、记录者、参与者。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在发声。面对这一新态势,校园媒体记者队伍建设要在思想上坚持导向、强化共识,在本领上增强“四力”,掌握话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成为校园好声音的传播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增强脚力就要求校园媒体记者要坚持深入师生、深入校园教学一线、深入校园生活,多出来自师生一线的优秀作品。眼力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时对问题的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对校园媒体记者来说,注重增强眼力尤其重要,这不仅是发现更多好素材、好新闻的必要环节,也是进一步增强新闻敏感的重要途径,是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善于发现问题、明辨是非、捕作亮点、抓住根本的能力,是写出好文章、提炼好内容的重要前提。脑力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愿思考、勤思考、能思考、善思考并作出准确分析、判断的能力,脑力到位,才能在校园宣传工作中多出好思想、金点子。脚力、眼力、脑力都需要通过笔力体现出来,用博大胸襟和文采之笔,奋笔书写出高校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新篇章。

三、新时代大学校园媒体记者队伍培育体系建设

(一)加强平台建设,打造仿真职业环境

新时代,所有媒体开始形成融合的生态圈。各大新闻宣传阵地开始不断尝试打通各个媒介平台,将传统的媒体与迅猛发展的各类新媒体进行资源整合。“媒体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高校的校园媒体记者队伍建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可以探索在校内打造仿真职业环境,在校外与当地媒体单位共同搭建融媒体共建中心。一方面,高校融合校内宣传平台和校外媒体单位,成立校外融媒体中心,实现校内宣传部门与校外媒体单位共建、共享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校内的仿真职业环境可依托承接新闻宣传工作的具体部门为载体,搭建多元化的培训平台和全息化的仿真的媒体人职业环境,制定团队成员选拔机制、提出机制、考核机制;设立校园媒体记者活动中心,实行学生记者值班制,参照媒体人职业工作流程承担具体工作。通过仿真的职业环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到校园媒体的实际运营中,推动学生最大限度地在校园环境中完成从“学生”到“媒体从业者”的角色转换。

(二)提高新闻意识,推进“双导师制”

应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需要,各大学均成立了学生记者团队协助开展校园日常新闻报道。一方面,学生记者自身存有局限性,缺乏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意识,另一方面,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校园媒体团队需要配备指导老师,以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高工作思想站位,把握宣传话语。“双导师制”是高等院校和地方各级用人单位的又一合作成果,也是高等院校在平衡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矛盾的最佳模式。[2]在“双导师制”下通过“内培”为校园媒体记者团队选拔配备具有新闻宣传专业背景的校内指导老师,以负责统筹总揽整个团队的运作,提高学生记者新闻宣传意识,指导新闻采集报道以及开设相关业务核心课程。与此同时,通过“外引”策略,依托高校与校外媒体的共建为校园媒体记者团队配备业界指导老师,定期邀请校外指导老师进校开展讲座,并利用假期时间安排校园记者到共建媒体单位顶岗实习,与校外 指导老师学习技能和交流实务,平衡校内学业导师指导中缺乏的实践性。这样的“双导师制”最大限度地契合了当前高校推行产学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强化业务培训,培育“一专多能”校媒记者

传统的校园媒体格局下,新闻宣传工作对接的学生记者团队通常实行专业化、精细化部门分工。根据宣传需要,下设编辑部、摄影部、新媒体工作部等。这样的模块分工使得学生记者团队日常业务培训仅限部门负责内容,虽充分发挥了学生记者的个人专长,但也导致了学生记者团队能力单一,催生文字记者只会写稿,摄影记者只会拍照,新媒体记者只会排版编辑等困境。这样的媒体团队应对一项宣传任务常需要选派多名学生记者,新闻宣传人力成本高且不利于应对学生因故缺席等突发情况。在融媒体时代下,原本分散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容资源、采编队伍、采编流程、宣传成品形态、传播技术等都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3]这样的交叉、集成、融合对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校园媒体记者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在校园媒体记者的建设中要以培育“一专多能”的学生记者为目标。在一个事件出现后,既能将事件的叙述话语体系转化为官方媒体语言用于官方外宣、官方网页;又能将事件叙述为平易近人、生动活泼的新媒体样式的微博和微信;更能将事件拍摄为视频,在校园电视系统中播出的同时,上传到各大网络视频平台。[4]一方面,通过定期邀请专任教师或业界精英来校开展讲座、培训,既要对不同分工的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又要对全体校媒记者队伍开展“通识培训”。另一方面,依托校外各类媒体单位的共建,输送学生记者到校外媒体单位实习,在全真媒体职业环境中实习锻炼,积累实战经验,全方位提高校园媒体记者的新闻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激发内生动力,推进兴趣变学分

高校学分制同传统学年制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从单一的学年制到弹性的学分制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目前各大高校实行以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的弹性学制,这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个人业务专长,实行个性化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发展个人志趣,赋予学生学习拓展的自主性,扬长避短,将兴趣融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5]在这样的弹性学制背景下,可以在校园媒体记者队伍的培育中整合一门以实务训练为主题的课外实践课程,给予1-2个学分认定,纳入选修学分统计或实训课程中。这样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动力,实现了课堂从教室到课外各大平台的延伸,推动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反哺。

四、新时代大学校园媒体记者队伍的文化养成路径

(一)完善组织架构,夯实文化基础

文化是一支队伍拥抱战斗力的重要试剂,注重团队文化建设,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文化对于校园媒体记者队伍建设作用巨大。队伍文化的养成基础是基于完善的组织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层次理论要素之一。校园媒体记者的组织制度文化建设要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借鉴“中央厨房”“融媒小厨”等成熟模式,打造高效融媒体中心。融媒体中心建设可立足学院实况,集成多学科背景、实现跨专业、跨学科、多视角的新媒体发展,促进高校文创开发与运用,满足教学科研与产学研的互动需求。在这一顶层设计之下,可通过构建金字塔式的校园媒体记者梯队,制定周期制的人员流动机制来保证宣传队伍的交替与衔接。一是成立一个不断壮大的学生记者站,形成人才磁场,定期招募纳新,吸引校园里对新闻宣传工作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团队。二是编织一张不断扩张的记者网,以老带新,做好日常新闻采写生力军的培育。当高年级学生记者离岗后有新的学生记者主力立马顶替上来,实现队伍的延续传统。三是成立一个不断壮大的学生记者校友站,保持与毕业校友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毕业校友的从业经验和社会资源反哺校园媒体记者队伍的文化建设。这样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周期性流动确保了整支宣传队伍的更迭与传承,从组织制度的根本上夯实了文化建设的奠基。

(二)依托文创开发,形塑文化品牌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信息过载导致人们对于不直观、不鲜明的信息很难做到主动地去了解。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的视觉是接受外部信息最重要的通道,人们所感知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达视觉传递的,与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相比,视觉创意设计“化无形为有形”,直观鲜明、传播快捷,最容易被观察与感知。基于此,校园媒体记者队伍的文化建设可根据新时代下新媒体发展的特点和高校文化建设的诉求建立队伍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诸如吉祥物、服装、徽章、卡贴、采写文具等一系列文创产品来形塑整个队伍的品牌文化,打造一张有特色、有温度、可识别的校园宣传队伍名片,强化整支队伍的文化认同感。

(三)毕业校友反哺,助力文化传承

大学校园的仿真媒体职业环境和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机制使得不少学生记者毕业后直接从事媒体相关行业,成为记者、广告人、策划人等。他们的从业经验和媒体资源成为校园媒体宣传工作的重要助力。通过整合一群不断强大的毕业媒体战友,成立记者站校友会,聚合“具有反哺能力和意愿”的校友,搭建校友记者定期返校交流,提供业务指导等平台,建设毕业校友的反哺文化。这样的助力机制一方面保证了大学校园媒体记者队伍形成流动性的闭环链条,另一方面在高校师生之中树立起标杆,强化了不断传递和传承的校友文化,形成高校学子与母校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化格局。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新闻宣传队伍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新闻宣传工作的“四个关系”
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