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下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8-03-30朱立武

生物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果树栽培课程

刘 普, 王 月, 杨 军, 贾 兵, 解 敏, 朱立武

(安徽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 合肥 230036)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当今世界各国都将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1]。农林类院校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把创新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值得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为应对这一新的变化,安徽农业大学提出了培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顺应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人才的需求,我们也对果树栽培学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

我国是园艺作物生产大国,园艺产业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我国,果树已成为种植业第三大产业,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果树产业已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2]。果树栽培学是农业院校园艺专业果树学方向的核心课程,讲授果树栽培的基本理论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主要涉及果树的种类与品种、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管理各个环节的理论及技术要点。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独立进行果树育苗、建园和果园管理等技术工作,并能解决果树栽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3-4]。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大量实践环节来促使学生掌握。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的推动下,果树产业正朝着多样化趋势发展,新品种、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更新,果树栽培制度在不断的变革和发展,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缺陷日益凸现出来,如知识结构设置不合理,理论知识的更新较慢,实践教学的指导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栽培生产情况及时更新相关理论及技术,改进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适应现代园艺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5-6]。

笔者一直从事果树栽培学的教学与产业服务工作,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对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 果树栽培学教学的现状

1.1 教学内容与方式已不能满足现有果树产业的需求

随着现代果树产业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大宗果品优势区域化,名特优果品基地化,果品规模化和品牌化日益突出,产业结构日趋优化[2]。果树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理论的更新速度加快,并逐渐形成栽培体系精简化和标准化,传统的教学内容、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部分实用技术及理论知识已落后于目前果树产业的发展变化。“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农村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日益紧缺,生产经营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经济效益下降、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致使不少农民对务农产生了畏难情绪。“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我国农业的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装备支撑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同时,果树栽培管理已从传统的精细栽培模式向矮化、矮砧、柱行、宽行和密植等栽培模式方向发展和转变,向生草、免耕、节水灌溉、营养诊断施肥等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转变,园区管理更加省力化、机械化和标准化,而这些新的栽培管理模式及其理念在教材中没有充分体现。

1.2 课程设置

我校果树栽培学课程主要安排在每年的上半年,讲授过程较少考虑内容与当时果树生长发育所处阶段及其果树生产需要的关系,讲授内容与生产部分脱节。造成教学内容与果树生长发育及生产管理不能同步,造就了学生不能及时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实践。

1.3 实践教学匮乏,深度不够

实践教学是果树栽培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果树栽培的理论知识源自实践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验证和发展。同时,虽然我们学校先后开设了果树栽培学实践课程、果树春夏和秋冬季实习等,但是受限于基地物种、路途、教学条件和经费等限制,只能进行部分栽培的示范和管理实践[7]。栽培管理具有周年连续性,实践教学的指导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此外,实践环节中的生产实习、专业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内容都分别由不同的教师任教,无法给予学生连续系统的全面指导,同时实践内容会有重复且不全面,不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掌握相关理论及技术,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1.4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多媒体教学虽然促进了学生对果树栽培理论的了解,内容更加丰富。讲授过程中如果只是泛泛而谈,一方面师生交流和互动较少,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知识的吸收、理解和应用。

学生兴趣不足,在教学活动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驱动力,如果兴趣与积极性缺失,即使教师认真讲授,也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我国虽为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社会上更是存在“重商轻农”思想,受社会的影响,一部分学生认为从事园艺专业等同于从事农业劳动,工作地点偏僻,低人一等。学习兴趣不足促使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使得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无法得以保证。所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果树栽培学的兴趣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果树栽培学在讲授过程中要结合果树生产实际,选择恰当的典型案例引出教学要点,以此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5 考核方式

目前果树栽培学课程的考核还以闭卷考试方式为主,考核内容多侧重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操作与应用能力的考核。学生也多以短时间的突击复习来应对。因此,这种考核方式也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其对栽培管理技能的掌握。

因此,总结以上情况,为顺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下果树栽培学的需求,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充实教学内容,采用更为科学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使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迅速发展的农业科学技术保持一致。

2 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上述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从教学方式、内容以及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与尝试。

2.1 教学手段和方式多样化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学互动性,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针对讲授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整合果树栽培学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教学[8],以某一个技能为中心,结合生产实际,采取“模块化讨论”,如选取土肥水管理、嫁接、整形修剪和花果管理等模块让学生走上讲台,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同时,经过模块化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也变得简单易懂,各项专业技能更突出和具体化,有利于将技能与相应的理论知识有机衔接,也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在实践教学上,调动现有资源,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了解果树生产一线的机会,让学生看到果树产业的效益,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农村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短板[9]。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如在讲述果园建立和栽培现状时,通过各种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标准化果树示范园,如通过实例介绍苹果栽培由“乔砧”稀植到“乔砧”密植,再到“矮砧”密植发展历程,并实地参观考察当地的高标准果园。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增强教师和学生互动式,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到课程内容上来,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等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等综合能力。笔者针对果树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讨论式教学引入果树栽培学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寻求问题存在的根源及解决的办法。例如,在讲解葡萄栽培这一章内容时,笔者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国内外葡萄现有的栽培模式、生物学特性和葡萄由北向南发展的历程等情况,然后针对南北方葡萄栽培的差异、欧亚种和欧美杂种葡萄栽培的差异等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分析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以讨论提高葡萄栽培理论水平的提高。采用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引入自主式教学法,即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果树种类的栽培技术及其相关内容在课前准备PPT 材料,在课堂上给老师和学生做讲解,然后由其他学生提问,老师进行点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绝大多数学生都乐于把自己家乡的特色果树和相应的栽培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介绍给大家,既有典型的热带果树,如荔枝、香蕉、龙眼等,也有耐寒的落叶果树如秋子梨、海棠果等,果树品种及类型也极其丰富。同学们在讲解的同时也带有对所存在问题的思考,甚至有的学生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为他们家乡果树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且兴趣浓厚,不仅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专家讲座,通过邀请国内外果树专家做学术报告,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果树生产的新技术和新方法[5]。

2.2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果树学科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高级应用型“双创型”人才,创新发展是果树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新技术与新动向,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探索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欲望[10]。所以在教学内容上着重添加果树栽培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及新技术,使教学内容一直保持新颖性、前沿性和前瞻性。因此,教师应该在服务农业生产实际的过程中,积极收集丰富的图片及影像资料,增加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和效果的图片,更加直观地展示果树生产一线的现状,如在介绍桃等果树更新过程中存在的连作障碍问题,随劳动力成本提高而出现的果园节约化、省力化栽培技术及相关机械的研发等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本学科发展的广阔前景,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巩固其专业思想,提高了对专业的认知。同时,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如微博、QQ和微信等,及时地向学生传递和分析最新的果树栽培相关书籍、期刊、网络信息,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交流,以促使学生可以获取更多最新的专业知识,开阔他们的思路和眼界,使他们能够在日后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时知道如何快捷地获取所需知识与技能。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为学生将来走出校门,顺利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2.3 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加强实践教学对应用性极强的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教学中依据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按季节安排教学实习,例如果树生长结果习性观察与调查、夏季修剪、花果管理等安排在春季至夏季的时间段里进行;同时适当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如果树苗木繁育与管理、果园规划设计、果实采收及分级包装等。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果树栽培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真正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11]。此外,为弥补校内实习基地大多管理水平一般的缺陷,在校外实习时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管理水平高的果园,如我们安徽农业大学果树系已在六安、合肥、滁州、宿州、芜湖和马鞍山等多个地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结合生产单位实际状况,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观察、记录、操作和管理,这样不仅可使学生了解果树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开阔了视野,掌握果树生产前沿的新技术、新设施以及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让学生看到产业效益和信心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在果树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校内外基地相结合,多实践、多操作、多接触生产一线的实习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笔者还多次组织学生参与果树栽培的生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和验证所学知识,而且带来了自我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了学习果树栽培学稳定而持久的兴趣。

2.4 素质能力的拓展

科研素质拓展是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参加科研工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素质拓展和果树生产一线,从果树理论、栽培生产和贮藏销售等众多方面提高学生对于果树栽培和生产实践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和献身“三农”事业的决心。

2.5 考核的目标与实现

果树栽培学是以教学内容所规定的栽培技术知识理论和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考核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12]。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可以在每个章节结束后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在讨论和互动过程中,鼓励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课堂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以此获取教学信息,引导学生的学习向能力培养方向发展[13-14]。避免以一次性考试决定成绩,适当减轻了学生考试压力, 最终将考试变成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的体验,这才是考核的主要目的。

3 结束语

在果树栽培学教学活动中,学生起到主体的作用,必须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果树种植业基础上的果树栽培实践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使之成为高级应用型“双创型”果树人才,通过对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措施及其成果的总结与分析,认为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上,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弥补农业果树科技人才的短板,满足果树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1]崔保安. 农科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 2008(5):3-5.

[2]束怀瑞. 中国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落叶果树, 2012,44(1):1-4.

[3]赵彩平, 范崇辉, 韩明玉. 新形势下《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7(19):173-175.

[4]郗荣庭, 张玉星, 阎贵军. 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 1990(2):35-36.

[5]陈佰鸿, 王嘉长, 赵长增. 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6, 31(3):308-311.

[6]代志国, 高庆玉. 果树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2):75-76.

[7]赵玉辉, 郭印山. 《果树栽培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4):342-344.

[8]张长青. 应用型本科院校“果树栽培学(各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 中国园艺文摘, 2014(11):206-207.

[9]迟丽华, 郑永春. 果树栽培学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J]. 河南农业, 2013(8):21-22.

[10]韩德果, 杨国慧, 于泽源. 《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5):44-46.

[11]张桂霞, 彭立新, 任志雨. 果树栽培学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6):227-228.

[12]王 海, 陈佰鸿, 王延秀,等. 果树栽培学课程实践技能考核体系的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2):156-158.

[13]贾 兵, 朱立武, 刘 莉,等. 《设施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分制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5):145-147.

[14]刘更森, 王永章, 樊连梅,等. “果树栽培学”理论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 中国农业教育, 2012(4):94-96.

猜你喜欢

果树栽培课程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油麦菜栽培要点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然栽培的味道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夏季苦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