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的讹变现象及其成因
2018-03-30刘萌
刘萌
(英诚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招远分院),山东 烟台 265400)
成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类相对稳定的特殊词汇,具有音节完整、意义固定、结构凝固等特点。成语尽管来自前人的现成用语,但并不意味一成不变。通过对《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的综合考察,我们发现,在今天常用的成语中,有不少条目在语音、用字、结构、语义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有些成语甚至在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讹变现象,致使其现代形式和意义与原始形式和意义截然不同。归结这些讹变成语的语音、用字、结构和语义特征,探析导致讹变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汉语成语的发展和演变轨迹,理性对待成语的变异,进而规范成语的运用。
一、成语讹变的具体表现
词汇作为语言的要素之一,一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一段历史典故、俚语俗语、神话寓言或诗文佳句凝缩为固定词语被人们普遍接受时,一个成语便应运而生。然而在成语运用过程中,人们往往只追求简练经济,忽略成语原始的形式和意义,致使一些成语在沿用过程中发生语音、用字、结构和语义方面的讹变,最终习非成是。
(一)成语语音的讹变
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人们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成语在交际活动时发生的讹变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语音,从而造成某一成语古今读音相差甚远。例如:
“好自为之”里的“好”今读hǎo,指自己好好地干下去,多用在劝人自勉。如《淞隐漫录·五·四奇人合传》:“此时正大丈夫建功立业之秋,愿勿以儿女子为念。行矣李君,好自为之。”然而“好自为之”中的“好”原始读音为“hào”,语出《淮南子·主术训》:“军人者不任能,而好自为之,则智日困而自责也。”“好自为之”原指喜欢亲自去做。成语读音的讹变还进一步促成了语义的讹变,使得原始意义和现有意义大相径庭。
“难兄难弟”里的“难”今读“nàn”,指彼此共患难或处于同样的困境。而“难兄难弟”中的“难”本读“nán”,语出《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此后便用“难兄难弟”形容兄弟间差别不大,都很优秀。又引申为同类相当的两个事物难分优劣。语音的讹变同样引起了成语意义的变化。
此类语音讹变的成语还有丧家之犬(“丧”由sāng变为sàng)、听其自然(“听”由tìng变为tīng)、反水不收(“反”由fān变为fǎn)、臭味相投(“臭”由xiù变为chòu)、智者乐山(“乐”由yào变为lè)等。
(二)成语用字的讹变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在古代尚未实现大规模批量印刷之前,书本的流传主要依赖手抄,所以字形的讹误在所难免,成语的流传亦不例外。
“逃之夭夭”原作“桃之夭夭”,语出《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形容桃花灿烂。后来因“桃”与“逃”音同,“桃之夭夭”讹用为“逃之夭夭”,指逃跑。
“狗屁不通”为民间常用俚俗语,原作“狗皮不通”,指狗的表皮没有汗腺,密不透风,夏季要借助舌头来散热。后来讹“皮”为“屁”,指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
“比物连类”原作“比物丑类”,指用相类的事物加以比况。《礼记·学记》中记载:“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郑玄注:丑,犹比也;丑类,以事相况而为之。”后世多作“比物连类”,意思未有变化。
此类用字讹变的成语还包括打破砂锅问到底(由“璺”变为“问”)、别风淮雨(由“淫”变为“淮”)、绰绰有余(由“裕”变为“余”)、后顾之忧(由“还”变为“后”)、习非成是(由“胜”变为“成”)、弱不胜衣(由“若”变为“弱”)等等。
(三)成语结构的讹变
成语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由于语音和用字的变化,还能造成结构的讹变。例如“弱不胜衣”为中补结构,该成语原作“若不胜衣”,为比况结构。同时,成语的语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其中的一些成语甚至由于语序的调整而改变了内部结构,从而发生了讹变。例如:
“脱颖而出”原作“颖脱而出”,语出《史记·平原君传》:“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形容才华全部展露出来。后世多作“脱颖而出”,由“颖脱”变为“脱颖”,主谓结构变为动宾结构。
“赴汤蹈火”原作“赴蹈汤火”,语出《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顾顿缨,赴蹈汤火。”由“赴蹈汤火”变为“赴汤蹈火”,动宾结构变为联合结构。
此类结构讹变的成语还包括:“跳梁小丑”,原作“小丑跳梁”,由主谓结构变为偏正结构;“开天辟地”,原作“天地开辟”,由主谓结构变为联合结构;“相知恨晚”原作“恨相知晚”,由动宾结构变为主谓结构;等等。
(四)成语意义的讹变
成语意义的讹变是成语讹变现象中最为常见的一类。上文所说的语音、用字和结构的讹变都可能引起成语意义的变化,例如“难兄难弟”“逃之夭夭”等。此外,即使语音、用字、结构固定不变,成语的意义也有可能在沿用的过程中发生讹变。例如:
“差强人意”语出《东观汉记·八·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差:甚,殊。强:起,振奋。意思是十分能振奋人的意志。后世多用“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如《白雨斋词话》:“明代无一词工者,差强人意,不过一陈人中而已。”不仅词汇意义发生了变化,感情意义也从褒义变为贬义。
“粉墨登场”原或作“傅粉登场”,明代张岱《琅嬛文集·祭义伶文》:“汝生前,傅粉登场,努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清代钱谦益《列朝诗集·祝京兆允明》:“(允明)好酒色六博,善度新声,少年习歌之,间傅粉墨登场,梨园弟子相顾弗如也。”本义指化妆上台表演戏剧。后世多作“粉墨登场”,多用来比喻登上政治舞台,由本来的中性意义变为讥讽义。词汇意义和感情意义都发生了讹变。
“空穴来风”指有了孔洞才招进风来,语出《庄子》:“空门来风,桐乳致巢。”宋玉《风赋》:“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后便用“空穴来风”比喻自身存在着弱点,不好的事物才有机可乘。如宋代阮阅《诗话总龟前集·三九·诙谐门下》:“包贺多为鄙俗之句……虽好事者托以成之,亦空穴来风之意。”但今天却多用以指事情毫无根据。这亦是意义讹变的一例成语。
此类成语还有“狗血喷头”“学而优则仕”“钩心斗角”“短小精悍”“白面书生”等。
二、成语讹变的成因
事物的发展是普遍存在的,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事物。但事物的变化若与其本来面貌大相径庭,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探求它们变化的原因。翻阅辞书,我们发现成语讹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成语讹变的外部因素
社会发展和人际交流是成语讹变的基本因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新事物、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就要不断地作出调整来适应新的变化。词汇是语言中与社会交际联系最为直接的系统,变化必然较快。所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交际需求的变化,语用频率较高的成语也会在语音、用字、结构和意义方面发生变化,甚至是讹变。例如上文提到的“狗血喷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这类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成语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狗血喷头”所表达的“妖人无计可施”意义便不复存在。
此外,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讲求经济简明原则,倾向于选择最有利于表达的读音、用字、结构和意义。譬如“乐”当爱好讲时读“yào”,当快乐讲时读“lè”,当音乐讲时读“yuè”。为了达到经济简明的目的,人们将“yào”归入“lè”,“智者乐山”的“乐”也就不再保存古音。“打破砂锅璺到底”中的“璺”本指砂锅上的较大裂纹,但因用字冷僻难懂,不符合经济简明原则,人们便趋易避难,讹“璺”作“问”。成语结构的讹变亦是如此,对仗工整、音律优美的成语更适于表达,于是,成语的音形义便不断作出调整。例如由“自同寒蝉”变换成“噤若寒蝉”,成语从主谓结构变为中补结构,音律也发生了变化,节奏更加和谐整齐。
(二)成语讹变的内部因素
语音、语义、语法以及语言的记录符号——文字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影响成语讹变的内部因素。由于成语具有相对凝固性,一些成语便保存了古代的读音和语法结构等。然而,作为整个语言文字系统的组成要素,语音、语义、语法及文字也处在缓慢的演变过程中,成语也不例外。第一,同音字、近音字会造成成语的讹变,“桃之夭夭”讹为“逃之夭夭”,“桃”与“逃”音同形异,致使成语的用字和意义发生讹变;“有眼不识荆山玉”讹为“有眼不识金镶玉”则属于音近造成的成语用字讹变。第二,形近字也会造成成语的讹变,“别风淮雨”即由于“淫”“淮”形近而讹。第三,多义词和同义词也能造成成语的讹变,成语“怀恨在心”的“恨”义项增多,不仅表示遗憾,也表示怨恨,导致成语由“心中留有遗憾”讹变为“心中存有怨恨”,“有始有卒”讹为“有始有终”,因“卒”“终”义通而造成用字讹变。第四,语法虽说变化较为缓慢,但并非无迹可寻,语法变化中较为明显的即SOV结构逐渐演变为SVO结构,动宾结构成为强势语法结构。有一定数量的成语保存了宾语前置结构,但也有一定数量的成语随着这一语法结构的变化而发生了结构的变异,“一以当十”讹为“以一当十”即是此例。
综上所述,对语言这个开放式的系统而言,即使是结构相对定型的成语也不能封闭起来,一成不变。同时成语的语音、用字、结构和意义等内部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每个要素的改变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成语的其他要素随之发生改变。
(三)成语讹变的人为因素
人们在传抄成语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讹变是成语讹变的人为因素。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至于把成语里的字写错,那也是常见的。例如把‘振振有词’写成‘阵阵有词’,把‘长此以往’写成‘常此以往’等等。有两个成语的写法恐怕已经难于改回了:‘毕恭毕敬’(原为‘必恭必敬’),‘不究既往’(原为‘不咎既往’)。”成语“乌焉成马”“三豕金根”专用于比喻文字由于传抄而发生讹变。
有些成语则是因人们的有意误用而衍生出新的音形义和结构,后人将错就错,相沿成习。其中,名人名作对成语讹用的影响较大。例如成语“信口开河”原作“信口开合”,指随口乱说,毫无根据,语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你那里休聒,不当信口开合。”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第39回将“信口开合”写作“信口开河”,虽然意思没有发生变化,但后来以讹传讹,“信口开河”便被普遍用于明清时期的小说中,造成成语用字的讹变。再如成语“一丝不挂”原指不受尘世牵累的出世思想,如《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后人们多用其字面意思,如宋代杨万里《清晓洪泽放闸》:“放闸老翁殊耐冷,一丝不挂下冰滩。”指赤身裸体,意思发生了讹变。
(四)成语讹变的时代因素
成语发展到现代,它的讹变愈发频繁。首先,当今社会人们一方面个体意识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受快餐文化的影响,语文水平普遍下降。这一现象存在着多种表现形式,表现在成语的使用中,主要是不深究成语的来源、书写、读音和结构。例如,如果人们对某一成语不理解,往往会直接根据成语的字面意义进行判断和使用。譬如将“始作俑者”误解为“带头做好事”,将“登堂入室”误解为“进入室内”,将“望其项背”误解为“赶不上”,将“严阵以待”误解为“整装待发”等等,这都是由于望文生义、断章取义造成的成语误用。
一般说来,个人造成的错误用法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出现,不太可能大规模流行。但由于现代传媒手段异常发达,加之大众盲从,以讹传讹,使得一种小范围的成语讹误泛滥无边,最终取代规范的成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大众媒体率先误用成语,那它产生的负面影响力就会更加难以估量。因此,如果大众媒体在成语规范使用方面不能严于律己,有错能改,那么就会导致产生更多的错误。这也正是成语在当下讹变加剧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最易用错的成语》一书收录了约200条成语,这些讹变了的成语正显示着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大有将规范的成语取而代之的趋势。
三、结语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语言文化的结晶。在成语发展的历史上,由于社会发展、交际需要、语言自身发展、人为误读等各方面原因,成语内部存在一批讹变成语,它们在语音、用字、结构和意义上都与其本原截然相反。这是词汇系统为更加适用所作出的调整,所以说在一定的条件下,语用大于语言内部的各项规则。对于这类已经久非成是的成语,我们不应全盘否定,而应该承认它们存在的合理性,探求它们的历史本源,分析它们讹变的原因,尊重它们新的读音、用字、结构、意义和语用。
应该着重强调的是,成语的规范使用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对于现存大量的成语被误解这一现象,我们不能放任自流。那些因文化素养欠缺或求异心理作怪而对成语望文生义、断章取义、随意改写的做法,语言社会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有所控制或加以抵制,以维护成语的规范性,杜绝以讹传讹。
[1]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李行健.“成语之妙,在于运用”:《多功能义类成语大词典》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4):73-74.
[5]刘靖文.中国人最易用错的成语[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6]王承惠.成语的演变与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1997(2):30-32.
[7]左林霞.成语语义的发展演变[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8-81.
[8]周剑.成语变脸[J].学语文,2004(5):41.
[9]周福雄.汉语成语形式演变及原因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0(7):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