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视野下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的构建
2018-03-30梁新潮
梁新潮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安徽芜湖 241002)
文化创新是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不竭动力。图书馆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物化的结果,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保证。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创新为图书馆文化创新提供了规则支撑。
在制度文化中,文化特指精神现象和精神财富,是软件;而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刚性的准则,是硬件。文化是制度创立、制度维持和制度创新的基本条件。文化与制度必须兼容,必须匹配,必须协调。当两者合二为一、成为制度文化时,制度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就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创新是指图书馆在改革、完善原有制度文化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竞争环境的、富有人文底蕴的、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
1 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图书馆制度文化的必要性恰恰在于它是图书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保证和基础,只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制度文化,才能保障并促进图书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以及图书馆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1.1 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肩负着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以及获取信息、知识和文献的手段。图书馆已不是唯一拥有信息资源和提供信息的机构,用户对图书馆的依赖正在削减。
印度学者阮冈纳赞指出,图书馆的目的是为社会利用。图书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与社会同步前进的[1]。大学图书馆唯有从文化创新的视角审视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坚持“批判、改造、借鉴、创新”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与时俱进的制度文化,才能推进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1.2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应用型人才的整体素养已成为影响未来我国现代文明建设的关键。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校园固有的文化特质已逐渐淡化。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图书馆的文化品位与大学的文化品位是整体、从属、和谐的关系。大学精神为图书馆精神界定了核心价值——服务育人、崇尚学术、传承文化,为大学图书馆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应该真正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进步方向。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构建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是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2]。以创新图书馆制度文化为中心来全面发展图书馆文化,从而达到引领和推动大学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目的,是大学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3 大学图书馆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十年来,大学图书馆的数量、规模快速地发展着,然而面积的扩大与数量的增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在大学校园里的被动局面。基础实施的完善程度、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新兴业务的比例等是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图书馆的制度文明是整合和支撑图书馆各种要素良好运行的基础和保障机制。
当前,不少大学图书馆仍沿袭传统的制度安排,存在滞后、缺位、流于形式等问题,严重阻碍着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与读者权利的实现[3]。因此,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是创新图书馆制度文化,构建规范、合理与发展潮流同步的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全面促进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以此推动大学图书馆进入良性、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2 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的构建
2.1 强化监督机制,保障读者权益
读者权益的保护与实现影响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大学图书馆唯有转变观念,对有悖于现行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坚决废除;增强馆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个性化服务,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营造与读者互动的交流格局,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上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信息自由的全面发展,以此推动图书馆的法制建设,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读者权益的维护与保障重在相关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至关重要[4]。
一要建立读者监督机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年修订)第八条“高等学校应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的规定[4],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监督作用,接受和裁定读者的日常诉求,保证读者诉求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要引入读者参与管理机制。读者只有参与并体验图书馆的管理,才能正确理解其内容、流程、标准,才能提出相应的问题和需求,这有助于图书馆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有利于图书馆制度的修正和完善。
三要建立随机的、灵活多样的检查机制。图书馆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临时聘请有关人员组成检查组,对管辖范围内的大学图书馆进行随机灵活的抽查、检查,并把这种检查的结果与考查、评估结合起来[4]。
四要推行图书馆责任追究机制。凡在工作中不作为,该解答的问题未解答,该解决的问题未解决的责任人,对其应进行责任追究,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提高职业操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5]。
2.2 提高馆员素质,规划职业生涯
随着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环境、内容和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促进了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转型、提升和创新。大学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创新与传播的推动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知识素养与信息素养,以适应服务现代化的需要,满足大学多层次服务和学科服务的需求。因此,馆员的素质已成为制约大学图书馆发展的主体因素。
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图书馆人才战略的核心内容,关系到馆员自我价值的实现、成就感和尊严。为此,组织应了解馆员的业绩水平、发展潜力;馆员应明确工作意愿、能力倾向以及图书馆发展目标,制定出符合双方利益的馆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馆员的工作满意度[6]。图书馆的发展需要馆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馆员自身发展也需要图书馆的持续激励、关注和支持。只有将图书馆员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图书馆员职业规划的制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馆员和图书馆双赢,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此,图书馆应建立不同形式的进修制度;建立切实有效的用人制度和奖励制度;建立契合图书馆业实际的职称评定制度;建立经常性的馆际乃至国际间的图书馆员交流制度[6]。
2.3 建全民主制度,推进和谐发展
民主管理是在“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下,协调各组织的各种行为,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对图书馆而言,民主管理是科学管理、正确决策的基础,是解决图书馆中各类矛盾、有效控制权力滥用、防治腐败的重要方法,是促使图书馆和谐运行的最有效机制,是实现图书馆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战略目标和具体任务,其中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保障力量[7]。在大学的整体建设过程中,应不断增强民主管理意识,积极实践民主管理,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建设,为学校全方位的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民主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人性、人格和人道,核心是体现公平、公正和公道;“平等参与”“共同决策”“有效监督”是民主管理的本质和精髓[8];民主集中制是民主管理的组织原则的基础。图书馆的民主管理是图书馆员和广大读者共同参与的管理,从而保障馆员和读者行使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的权利。图书馆一方面加强民主文化建设,营造民主管理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馆员和读者的民主观念和意识,推动民主管理;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为民主管理提供保障。为此,一要坚持党领导下的馆长责任制;二要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与专家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三要全面推进馆务公开,拓展监督渠道;四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监督、审议咨询机制。
2.4 加快立法进程,促进制度完善
图书馆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有关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活动的一切规范的总和,也是制定图书馆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总依据[2]。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统一的、权威的国家图书馆法。无法就无据,图书馆的宏观规划、发展方向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等就无法可依;无法就无规范,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行为以及日常工作等就会各行其是;无法就无保障,图书馆的地位、权益、经费、人力、设备等就得不到法律保障。
国家法制办公室2015年12月9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即将正式立法。这是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件大事,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必将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图书馆制度文化的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
[1]刘薇,刘丽阳.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探析[J].理论观察,2010(5):152-153.
[2]薛梅,周宏琰.我国图书馆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44-46.
[3]兰孝慈.图书馆制度检视:读者权利实现的重要向度[J].图书馆建设,2015(2):53-56.
[4]武旭,李娜.谈大学图书馆读者权利[J].图书与情报,2006(6):71-74.
[5]吕晓霏.图书馆读者权益及其保障[J].理论观察,2013(2):65-66.
[6]王宇佳,孙海英.面向未来的图书馆发展战略与馆员职业规划及调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173-175.
[7]连洁,王火生.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16-18.
[8]何晓芳,周秀华.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高等学校民主管理的理念与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