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基层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探讨

2018-03-30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东机务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劳资统计人员统计数据

王 贝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东机务段

1 引言

劳资统计工作对于任何单位来说都是一项基本却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劳资统计数据决定了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缴存数额,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铁路职工的切身利益。劳资统计工作反映了单位人力资源的投入数量结构、劳动报酬的分配使用情况以及职工收入水平,影响着各项劳动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不断调查研究和探索实践中,铁路劳动工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面临的局势越来越复杂,基层站段的劳资统计工作也开始暴露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以适应铁路的经济新常态,这是形势对劳资统计工作提出的新的挑战。

2 铁路基层单位劳动工资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统计信息不全面、统计手段落后

各个车间科室对人员、工资信息的逐级上报是进行劳资统计数据的采集的最主要方式,但记工员往往对数据的使用停留在浅显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层面,并没有考虑数据的长远使用价值,这就导致信息内容的局限性。每次有临时性数据上报任务时,少有可以现成可使用的数据,大多都要记工员重新统计,做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浪费很多人力和时间。同时,部分车间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足、车间统计工作者数量少,导致统计力量与统计任务不对等,基层统计人员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为了尽早完成任务,甚至凭借过去的经验进行数据的整理、汇总和加工,导致上级部门获取的数据与真实情况有着很大的偏差,工资总额与工资构成的数据无法匹配。

2.2 统计指标设计滞后、统计结果开发利用率低

随着劳动报酬在分配上的不断探索、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发展、新事物的不断涌现,现行的指标群已经不能应付劳资统计工作的需要,新的分配制度与原有按照工资单元及津补贴项目进行分配管理的方法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和脱节,综观现行报表的指标数量和内容,指标呈现“老化”,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劳动组织改革。基层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指标群主要由职工期末人数、人员变动情况和工资总额构成,范围广泛,指标下没有细化的分组项目。同时,车间统计人员只重视对劳统资料的统计上报,而往往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和预测不予重视,使得统计数据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无法通过数据分析解决问题。

2.3 信息化建设水平较弱

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中,我段一部分统计内容还局限在人工统计,在手工劳动下,原始记录难以完整保存,很多有价值的数据记载时有丢失,人工干预机会越多,产生误差的几率也随之增加。虽然会计部门已经使用总公司统一的通用会计核算系统,但就劳统方面应用来看,目前使用层次较低,对计算机的应用不进行合理开发,对数据的利用程度不高,二次开发不够充分,对于汇总结果不能科学合理地系统保存。复杂的数据分析越来越难以凭借传统分析方法实现,需要为劳资统计数据配置相适应的软件设施,如果将信息化及时有效地结合在统计工作中,其提升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4 缺乏高素质劳资统计人才

目前,铁路基层劳资统计队伍的情况是:半路出家的多,有统计资质的人少;兼职的多,专职的少。其一,劳资统计报表的填报人员对报表不理,劳资统计专业知识相当缺乏,业务不熟,统计报表不经过认真审查,不管数据是否正确或者合理,就匆忙上报,造成数据填报不准确、不真实,同时,尽管要求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指标的名词解释,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任务繁重,很少有人能做到。其二,由于一些基层单位劳资统计队伍不太稳定,人员调整比较频繁,统计工作不能做到专人专岗,统计人员兼顾其他多项工作,形同打杂,劳资统计成了附带性工作。其三,劳统人员老龄化突出,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劳资统计需要劳统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技术能力水平,以此来适应信息化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操作需要,以及满足领导对于数据分析结果的需要,这也恰恰是传统劳资统计人员所缺失的技术素养。

3 加强和改进铁路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

基层的统计人员不仅要熟悉劳动人事管理的业务知识,也要掌握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的统计手段,这就要依靠统计工作从业者和铁路单位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劳资统计人员要强化法律意识,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统计工作技能,精通统计业务,熟悉劳资统计指标体系,切实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建议集团公司以深入贯彻落实《铁路劳动统计规则》、《铁路劳动统计报表制度》为准绳,坚持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对劳统人员进行统计法、统计方法的培训,不断提高劳统人员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力争将统计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体现出依法执行、依法统计。

3.2 规范劳资制度体系、完善统计基础工作

好的制度是统计工作开展的保证,我们要从基层的统计抓起,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管理,一是提高各车间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数据的生成涉及诸多车间和部门,要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加强沟通配合,统筹协调,全盘考虑,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完善与劳统工作相关的原始凭证、台账等基础性工作,对基础性工作要有明晰、准确的要求,使统计工作有一定的依据。三是建立劳资统计数据质量逐级负责制,加强对统计数据从采集到汇总的全过程监控,要求各车间部门对报表签字,统计工作的好坏问责一把手,加强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了解基本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只有在相关领导的重视下,劳资统计工作才能有明显改善。四是完善统计人员奖励、激励制度,表彰优秀的统计人员,对于弄虚作假、人为编造统计数据的行为严肃查处,对不合格的统计人员要及时撤离岗位,从制度上促进统计人员自觉提高素质。

3.3 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深入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应用程序

将计算机技术与统计工作强有力的融合,必然会推动统计工作更快地发展。我们要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建立工资统计网络平台,通过上网将数据进行传输,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统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大量的数据储存于计算机的磁盘中,要以实现快速查找和信息反馈,使统计资源得以高效高质的开发利用,并方便实现“一源多用、信息共享”,这也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例如我段为加强劳资管理工作,提高劳资工作效率,确保奖金发放的流程化、规范化,我段劳人科牵头组织开发了奖金操作信息系统,并召集车间计工人员、科室内勤举办了奖金操作系统培训班,就新系统中奖金录入、上报、审批等流程进行培训,指导各车间(部门)做好系统中人员、班组、奖金代码等字典维护工作。并通过操作试用查找问题,提出优化改进信息系统的措施。通过本次奖金系统的开发和培训,进一步健全了“科技+制度+阳光”的廉政内控机制,并提高了劳资工作效率,在数据完整方面也多了保证,更便于主管人员对报表能清晰直观地进行审核,及时发现数据中的差错。

3.4 完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提高劳动工资数据的利用价值

在把握好原始资料和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应建立详细的劳资数据库,推进无纸化办公,加快海量统计信息的检索、查询和分析,同时扩大现行的统计范围,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统一填报口径,做到数据有据,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真实。应当结合劳动用工方法、分配机制,删减过迟、过多的无用指标,建立反映热点、焦点的敏感指标,如我段乘务员劳时、区间等指标。在月度、季度、年度报表汇总完成后,应该将各车间的平均劳动工资与本单位平均劳动工资进行对比评估,对增长较高或负增长较大的车间进行比较,责成车间进一步核实。统计人员应成为智慧囊,数据获取后,通过独到的分析解读数据,发现苗头性问题,分析单位发展中的热、难点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比别人看得早、看得深、看得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积极适应企业市场发展要求,增强统计服务意识,理顺统计渠道,充分发挥劳动工资统计智能,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质量,为铁路的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劳资统计人员统计数据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对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发展的思考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及完善策略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当代中国劳资伦理法律规制探讨
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