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选择体检的影响因素
2018-03-30忻晔琪张宏伟
忻晔琪,张宏伟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海军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随着民众对自身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类健康体检机构数量激增,健康体检市场快速发展。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是我国最传统、也是最主要的体检机构,占体检机构总数90%[1],其优势在于依托医院专业平台,掌握前沿的医学信息并拥有专业的检验设备及一流的医学人才。高度市场化竞争中,传统医院体检中心发展遇到瓶颈,一方面压力来自服务更加人性化、专业性越来越强的非医院背景的专业体检机构,另一方面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自身谨慎的市场策略使其长期局限于常规的体检流程和管理方式。
1 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对象为年龄在18~75岁社区居民,并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①精神或意识不清,无法正确理解问卷题目和选项;②具有语言表达障碍。
1.2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调查时间为2017年3—5月。
1.2.2 质量控制 在研究调查的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对调查员统一培训,在调查期间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言,现场填写问卷。
1.3调查内容通过前期相关文献复习及自行设计量表进行调查:①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状况及体检类型;②调查对象对体检机构的选择,医院体检中心和非医院背景的体检机构;③影响调查对象选择体检机构的因素。通过对调查对象对体检机构的选择与选择该体检机构的因素进行卡方检验,观察两者是否有相互影响的作用。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的双录入、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值小于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基本情况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15份,有效率为95.33%。其中,男性321人,女性394人,性别对选择健康体检机构有影响(χ2=16.9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29岁301人、30~44岁235人、41~59岁116人、60~75岁63人,平均年龄为36.07±13.39岁;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有22人,高中及中专136人,大学484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有73人;工作状况为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134人、企业管理人员100人、企业普通职员242人、私营业主及自由职业者75人、退休人员95人、其他未列出的工作状况有69人;体检类型中,参加单位集体体检有415人、个人参加体检有294人、商业保险覆盖6人。年龄、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和体检类型对调查对象选择体检机构没有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调查对象特征不同与体检机构选择的关系
2.2体检者关注的因素544人(占总人数76.08%)选择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248人(占总人数34.69%);选择体检报告质量,236人(占总人数33.01%)选择体检中心环境,215人(占总人数30.07%);选择服务态度和人性化服务,188人(占总人数26.29%),选择能否使用医保支付,177人(占总人数24.76%);选择检后的后续服务,75人(占总人数10.49%);选择网点和交通问题,40人(占总人数5.59%);选择就医绿色通道,26人(占总人数3.64%);选择亲友推荐及网上评价,22人(占总人数3.08%);选择其他未列出选项(表2)。
表2 居民体检关注的主要因素
注:表中选项最多选三项
2.3影响居民选择体检机构的因素以体检者对体检机构选择作为自变量,10项因素作为因变量,对影响健康体检机构选择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χ2=30.416,P<0.05)、服务态度和人性化服务(χ2=61.872,P<0.05)、体检报告质量(χ2=16.492,P<0.05)、就医绿色通道(χ2=9.006,P<0.05)、体检后续服务(χ2=4.152,P<0.05)因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检中心环境、能否使用医保支付、网点和交通、亲友推荐及网上评价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
表3 影响居民选择不同体检机构的因素
注:去除选中“无所谓”的人群
3 讨 论
健康体检是疾病预防、疾病控制的重要手段[2],化被动检查为主动检查,在提供疾病筛查的基础上,拓展疾病预防的服务范畴,符合国家“关卡前移、重心下移”的政策。据调查,80%以上的民众希望了解可能会影响自身健康的知识,但缺乏相应的专业信息的渠道,做到家庭成员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健康隐患的民众不足12%[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民众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对健康体检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除了重视专业服务水平,还包括体检辅助服务和其他综合因素的整体健康体检管理方案。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不仅提供疾病筛查和健康风险的评估,检后还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和绿色就医通道,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院体检中心作为传统体检机构仍然是大部分体检者的首选,在调查中有587人选择在医院开办的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占总人数82.1%),有65人选择在专业体检机构进行体检(占总人数9.1%),有63人对健康体检机构类型的选择表示无所谓(占总人数8.8%);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加关注健康体检机构的类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体检报告质量是评估健康体检中心优劣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检查报告的质量都对体检者选择体检机构类型有影响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也是调查对象选择体检机构考虑最多的因素,有76.08%的调查对象认为体检机构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是衡量体检机构最重要的标准。医院体检中心依托于丰富的医疗资源,工作人员归属医院管理,院内定期对体检医师进行培训、考核,保证其知识储备和操作水平都有能力应付健康体检岗位的要求。并且,在医院体检中心可以根据患者的患病史、家族疾病史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全面健康体检[4]。居民体检首要关注的问题是体检质量,通过实现健康体检的质量控制,构建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建设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从而提高健康体检的服务水平[5]。另外,体检报告是健康体检信息的汇总,也是与体检者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体检报告质量是体检者选择体检机构的影响因素。健康体检报告应符合多方面对信息的需求,一方面提供给医者使用,需要保持其专业性和临床价值;另一方面提供给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体检者阅读,能够明确了解自身状况、危险因素。保持和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体检报告质量,是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在专业水平层面上优势的重要保障。
体检中心服务态度及人性化服务、医保支付、绿色就医通道和检后后续服务是体检辅助服务。从数据可以看出,服务态度及人性化服务、绿色就医通道和体检后续服务对体检者选择体检机构类型有影响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医院背景的体检机构商业化成熟,将用户体检作为重要考量,所以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行为规范有具体要求,如使用规范语言、态度亲切和蔼,并且提供一系列人性化举措,比如设立休息区、提供茶歇、设立问询处等。通过提高体检者的主观感受,体检者对健康体检有良性的认知,有利于体检者对体检机构产生信任感,从自主意识层面增强自我健康意识;绿色就医通道通常认为是医院体检的优势,作为医院自身体系一部分,经体检中心检出的疾病,该信息将及时送至临床,开辟就诊的快速通道,为患者做进一步的检查、诊治和控制病情争取时间。根据调查,专业体检中心的绿色就医通道更被民众认可;通过协议医院合作,专业体检中心也可以实现检后就医指导、医院就医绿色通道服务。通过商业化宣传,这类体检辅助性服务更能被体检者熟知。反观医院体检中心,其自身的优势资源未被全面展示,医疗服务没有被有效利用,今后的宣传工作中值得对此引起重视。体检的后续服务包括健康教育、就医指导等,无论医院体检中心还是专业体检机构都有发展的空间。从体检中心的长远发展看,检后服务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医院体检中心需要加强的工作环节。
体检中心环境、网点和交通、亲友和网上的评价及其他因素属于体检的其他综合原因,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对民众选择体检机构类型影响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没有单位体检或集体体检的民众,这部分具有自主选择体检中心权利的体检者会通过包括媒体宣传、网上评价、亲友的推荐等决定健康体检机构的类型,而这些与宣传效果、体检者的评价和反馈有关;其中,影响体检者评价的因素包括专业水平、服务态度、环境及主观感受等。商业体检机构非常关注用户的体验,在人性化服务、差异化服务上具有一定优势。医院体检中心重点关注专业水平,但并不影响其从体检者需要出发,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比如,可以通过包括设立检后评分系统、及时回收反馈信息等手段,制定适应体检者实际需求的服务方式。
综上所述,医院健康体检的发展方向应立足于自身专业水平,大力提高服务水平,将自身拥有的医疗资源提供给体检者,设立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收集有利于体检中心服务开展的意见和建议,在体检中心和体检者之间建立起信任桥梁。学习商业体检机构的市场开发经验,通过给体检者带来优质体验,唤醒民众健康意识,干预危险因素,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起到促进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的作用。
[1] 曾强.医院体检中心的发展趋势与展望[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7,1(1):22-23.
[2] 史惠云.健康体检人群的疾病分析及常见疾病健康思路[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2):109.
[3] 史惠云.健康体检中亚健康人群管理的实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64.
[4] 罗绮.医院完善健康体检项目对于患者预防疾病的研究意义[J].今日体检,2014,13(4):366-367.
[5] 张花影,杨骅,王铁军,等.中国健康体检质量控制现状与展望[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7):62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