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联合教学应用效果
2018-03-30陈丽君顾兰鹰
陈丽君, 顾兰鹰
(上海市同仁医院儿科病房,上海 200336)
护理学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临床护理带教作为护理专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临床护理带教大多由高年资护士承担,其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其带教方式方法缺乏正规系统的培训及学习,缺乏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带教目标,导致学习内容零散片面,一定程度上限制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在小儿护理专科上显得尤为突出。小儿因其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儿科素有“哑科”之称,儿科疾病在病理、诊治、预后和预防等方面具有相当的特殊性[1],且国内患儿家属对护士临床技能的操作要求极高,一旦患儿出现哭闹,家属极易将矛盾转嫁于护理人员,易引起医患纠纷,故护生极少有机会进行专业实践技能锻炼。在现有的医疗大环境下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尽快让护生从学生身份转变为能够适应临床快节奏及高要求的合格护理人员,提高护生在小儿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增强护生敢于动手的自信心,是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亟需解决的问题。
临床上现行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临床路径法及探究式教学法。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单病种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作为新兴的规范化管理模式,CP法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应用广泛[2]。在我国护理实践教学研究中,CP式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内外科护理教学、教学管理及新职工培养方面[3-6]。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问题为中心,围绕教学问题收集资料,自主思考、推测、观察和分析,并在讨论中寻求最终答案,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学习,从而能主动地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系[7]。因为一些90后甚至00后护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较差,故本研究设想能否将临床路径法及探究式教学法两种教学法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护生满意度。
本研究旨在探讨CP教学法联合探究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建立临床路径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促进临床教学的规范化建立和标准化实施,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儿科实习护生90名,年龄均在18~22岁,轮转科室时间2周。随机将其分为CP教学组、探索式教学组和联合教学组各30名,均由同一名护师专人带教,负责指导、考核实习护生的工作。对三组护生的家庭来源、是否独生子女、学历、对儿科护理专业喜爱程度、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等五项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入选标准:①大专及以上学历;②护理专业;③在上海市同仁医院儿科病房实习。排除标准:①在儿科实习实践不满1周;②中专学历;③中途退出或者辞职者。
1.2研究方法本研究共使用CP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联合教学法研究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2.1 单纯CP教学法 单纯CP组采用CP式教学法进行带教,教学小组参照护理部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儿科自身的特点,由护士长、总带教教师及全科护士共同讨论儿科护理教学中患儿的护理项目,并广泛征求医师意见,按照实习大纲内容要求共同制定实习护生儿科临床路径教学表,有计划地实施带教工作。其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带教第一周。入科介绍:包括儿科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临床路径教学内容及要求,熟悉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内容;了解儿科疾病特点、疾病收治范围、入科安全教育;熟悉科室环境和设施,临床带教的时间安排、各班工作特点、加强儿科理论知识培训等内容。讲解儿童的基本用药原则,使护生对儿科有大体的认识和了解。由带教老师培训护士的基本临床操作,做好晨间及晚间护理和儿科常见药物配置,接待新入院患者,掌握相关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各班工作流程。③护理带教第二周。要求护生掌握儿科常见各项操作(如皮试、肌肉注射、婴幼儿口服给药、头皮静脉穿刺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进行责任制护理,同时学习与患儿家属的简单沟通;针对患儿的管理,利用医疗临床路径表格,学习疾病临床表现及评估,制定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要求护生独立运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处理儿科常见病的简单病例,参与危重患儿的管理,学习了解特殊的化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同时熟悉儿科常用的药物,并知晓药物的常见适应证与禁忌证;要求护生熟悉儿科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完成出科操作和理论考核,完成自我小结,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护生对带教老师及教学满意度。
1.2.2 单纯探究式教学法 儿科护理教学采用基于“评估—识别—干预—反思”循环模式的探究式教学法,按“初次评估—系统评估—再次评估”分三步设计教学方案。[8]
初次评估:教师设置情境,引导护生通过观察、询问、有针对性的体检进行初次评估,迅速获取患者生命体征、呼吸状况、循环状况和神经功能等资料,快速识别出危及生命的问题,立即给予急救干预措施,该阶段重在反思能否及时地识别急危重症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
系统评估:经过观察、详细询问和全面的护理体检进行系统评估,让护生自主探究患者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实施。该阶段反思评估是否全面、是否正确识别出所有护理问题,给予的护理措施是否恰当。此部分教学旨在突出某疾病的临床表现要点和专科护理要点,强调全面评估、识别和整体护理的重要性。
再次评估:护生通过观察、询问、有针对性的体检进行再次评估,该阶段重在反思能否正确判断疗效、发现并发症,能否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调整护理措施。此部分教学旨在突出某疾病治疗和护理效果的评价,以及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强调动态评估、及时识别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措施的重要性。
1.2.3 CP教学法联合探究教学法 首先,教师准备几个疾病(如小儿肺炎、小儿肠炎、新生儿黄疸、高热惊厥),通过查阅病例、护理体检、与患者及床位护士沟通,了解该患儿的病情及护理级别,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把实习护生儿科临床路径教学表穿插到这几个疾病的教学查房,以及该疾病的重点观察及护理措施中,在第一周的中期把这些内容发给护生并让其准备。第二周第一天,教学老师及护生一起到患儿床旁,观察患儿,询问病史,指导护生做护理评估。其次,返回教学地点,由1~2名护生汇报病史及所做护理评估,护生们展开讨论,鼓励说出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把临床护理中关键及易忽视的问题穿插其中,并把临床路径教学表穿插到讲解中。护生讨论解答,教师引导,让护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最后,教学双方总结并评价。
1.3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成绩考核对3组护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成绩考核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统一命题,考核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优,60~8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差。在教学干预实施前,向护生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征得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自行编制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其内容包括:学习兴趣是否提高,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是否加强,学习主动性是否提高,知识面是否扩充,综合应用能力是否提高。
2 结 果
2.1教学干预实施前两组学生一般情况的比较对两组学生的一般情况:家庭来源、是否独生子女、学历、对护理专业喜爱程度、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等五项基本资料进行比较(表1)。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三组护生一般情况比较
2.2三组护生接受不同教学方法干预前后考试成绩比较CP教学组、探究式教学组以及联合组成绩考核得分均存在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各组间比较成绩得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表明干预前各组护生儿科护理水平相当。干预后各组间两两比较成绩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得分>探究组>CP教学组,表明联合组教学明显优于单纯探究组及单纯CP教学组(表2)。
2.3护生对三种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联合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明显高于单纯CP组和探究组。且三组护生满意度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
表2 三组护生接受不同教学方法干预前后考试成绩比较
注:*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 护生对三种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
注:*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科系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科,提高儿科护理教学水平和效果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显得极为关键[9]。在实习教学中应用临床教学路径以时间作为纵轴,带教内容作为横轴,规定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执行方式,使教学计划各个环节均可得到规范,可提高带教工作的流程化和标准化[10]。将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可提高教学流程的规范性,增强带教的系统性[11]。
探究教学能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詹文娴[12]通过将118名高职护理大专班学生分为试验组-自主探究教学法(60人)和对照组-常规教学法(58人)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的技能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试验组出勤人次高于对照组。该作者还认为该教育法能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职业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儿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尽管CP教学法和探究式试验教学有很多优点,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不足[13]。比如,探究式教学适合于对基础知识有所掌握且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但存在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过长、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课堂讨论氛围和进程难以控制、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全面等缺点[14]。1995年,美国内科医学年刊首次报道哈佛医学院等将CP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可显著提高实习医师临床动手能力,强化其在实施临床诊疗活动的同时注重成本效益的意识[15]。故本文通过对三种不同教学方法进行对照,认为联合教学法在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提高护生成绩方面明显优于单纯CP组及单纯探究组。护理实习带教中引入临床路径结合探究式教学法,使教学内容具体,目标明确,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并且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求护生和带教教师共同按照临床教学路径完成各项实习计划。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情景,带教教师提出问题、护生查阅文献及资料等解决问题,能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有利于护生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可以使护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儿科理论学习[16]。
综上所述,应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明确每一种教学方法有利与不利的一面,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创造各种教学经验,促进临床教学路径联合探究教学法的规范化建立和标准化实施,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1] 陈莉,顾琴龙,马进军,等.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源情况分析与思考[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8):1150-1153.
[2] 宋彩萍,曾冬梅,王晰姣,等.如何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2):122-123.
[3] 郑文娴.樊新,胡静,等.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6):862-863.
[4] 张书华,姜小鹰,邱小雪.临床路径在肾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7):1583-1584.
[5] 张园园,段培蓓.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4):33-34.
[6] 张虹.临床教学路径在招聘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2):1607-1608.
[7] 张胤,胡菲菲.回归实践、回归问题、回归主体:论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及实施模式[J].江苏高教,2013(4):67-70.
[8] 马腹婵,吴珊珊,柳春波,等. 评估识别干预反思循环探究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15,13(22):10-12.
[9] Kubin L, Fogg N, Wilson C E, et al. Comparison of student learning among three teaching methodologies in the pediatric clinical setting[J]. J Nurs Educ, 2013, 52(9):501-508.
[10] 钱小芳.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6):116, 120.
[11] 陈红宇,张凤琴,汪国珍,等. 护理专科教学改革对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7, 32(1):60-63.
[12] 詹文娴.自主探究法在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55-57.
[13] 王晓菊,孙亚男. 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体会[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 7(6):641-643.
[14] 林晓云. 探究式方法在《护理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上海护理, 2009, 9(4):19-22.
[15] steven D,Pearson M D,Thoms H,et al.Clinic8l pathways as a strategy for improving care problems and potential[J].Ann Int Med,1995,123(12):941-948.
[16] 张慧. 临床路径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院儿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 天津护理. 2016, 24(3):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