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婴儿学习
2018-03-29
戴志勇
婴儿完全地接纳自己的恐惧、愤怒、欲求、无知,像婴儿这样对自己坦诚,才会找到自我生长的真实起点
“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善做惊人之语,他在《社会契约论》开头的这句话,读起来很带劲,一下就将人带入到对婴儿状态的向往之中。尽管他更看重的,其实是通过《爱弥儿》式的自然主义教育和契约式的政治建构,打破枷锁,保卫人的自由。
但婴儿的确是真实的起点。不仅是物理时间的起点,也是至诚的起点。婴儿怎么经验,就怎么感受,怎么表达。他潜藏着作伪与自欺的可能,却还没有发展出真俗二心的结构。吃喝拉撒,哭笑醒睡,爬咬翻触,他纯然自如地呈现自己,也令与之相遇的正常人,无需防备,自然萌生善意。
单纯如婴儿,会不会被骗被欺负?婴儿有清澈的心灵,面对无故撩拨的行为,也许说不出,却会被气得要命,常常以哇哇大哭来回应。卢梭说,这是人类确有本然正义感的第一个明证。正义感的源头,是从自己是否得到公正对待的体验开始的。
婴儿没有额外的贪执,成人对他花言巧语,很难起作用。甚至,通过与婴儿的相处,成人能重新体验到自己也曾是的那种赤子状态。在这个意义上,婴儿是成人之父。
但是,教养得不对,婴儿很可能变成贪嗔痴皆备的“熊孩子”。人自出生,多从父母提供的生长环境中形成习惯,由习惯形成价值,由价值形成人生态度。其中,不少是由父母的性格、学识与感情状态,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等带来的成见。我们那个生而自由的“真身”,就囚禁在这历史性的成见之中。真正能自我实现的人,需要从这成见中刀劈火烤,将自己那个生而自由的真身,解放出来,让其如其所是地生长。
所以说,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起点。扭曲的家庭环境,可能成为植入婴儿身心的牢笼。豆瓣上“父母皆祸害”小组的一些成员,就可能经历过类似扭曲。好在,这种牢笼并非不可打破。1922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之一,正上大三的罗杰斯到中国参加一个国际学生联谊会,“第一次以成年人的方式把自己从父母的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且意识到,我不再赞同他们的观点”,“我相信只有在这个时刻,我才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他发现了自己与父母、权威的不同,在相互比较中做出了决断。“我是谁”?对个人而言,这是石破天惊的第二次诞生时刻。
罗杰斯后来反省,正因为从父母、上帝、圣贤、朋友的笼罩之下回到自身,“我”得以诞生。过往经历形成的“面具”,松动了。“我”逐渐意识到,有些时候自己在说话表达,但可能只是被外在的习俗、道德教条或场景所控制,觉得“应该”那样去说、去做,但那些表现出来的情感、言语与行为,距离真正的自己,总是隔着一段距离。不懂装懂,明明内心生气却装出喜欢,恐惧却强作镇静,都会导致“不诚无物”的效果。
我们看看身边的婴儿,他们没有面具,没有教条,甚至没有必须完成的外在的理想与目标。他们也完全地接纳自己的恐惧、愤怒、欲求、无知。像婴儿这样对自己坦诚,才会找到自我生长的真实起点。
有了自我接纳的内在经验,不仅自己会变得更真实,也将更能接纳他人。自己有恐惧、愤怒、无知、懦弱、自我中心,他人很可能也有。自己有不被人理解的古怪习惯,他人可能也有。我们不再轻易地去以好坏善恶评价他人,而是去由果溯因,去共情地同理到他人的现在与过去,这能产生更深刻的相互连接,自然地改变,产生一个更好的将来。
一个心地回复单纯如婴儿的成人,多半已看到了人生的种种侧面,比较透彻地理解了人性,也很大程度上理解了物性,从而更能持守自己的己性。那些真正有觉悟的人,应该是看到了层层境界,种种现象,还能走在至诚之道上的人。他们不一定行了万里路,读过万卷书,但一定千万次地回到自己的内心,回到一个个纠结点,理解它们,从不同角度穿透它们,与它们和解,最后将它们变成生命的智性与慧性。
这样的人不容易遇到,遇到就是该请教的老师。幸运的是,尽管我们常常遗忘了自己婴儿期的至诚如神,老天爷又会给我们送来我们的子女。很多时候,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是推动我们活得更是一个人的明灯。在这个意义上,婴儿是我们真实的起点,中途的动力,也是真实的终点。
(作者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