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语汇的理论与技术比较研究
2018-03-29杨蕗宁
摘要:“敦煌舞”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人民对艺术文化追求的发展中而逐步产生的,是在众多舞蹈艺术工作者们对敦煌彩塑、敦煌壁画、以及历史文献进行深入研究之后,结合唐代乐舞元素还原的古典舞蹈艺术。本研究针对其理论与技术进行比较,以便补充现有的敦煌舞理论研究要素,支持敦煌舞的创编、解析、以及理论研究。
关键词:敦煌舞语汇;技术比较;理论研究
一、关于敦煌舞艺术语汇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敦煌舞源自于敦煌壁画对于古典舞蹈的描绘,更加是古代丝绸之路中,将西域文化与汉代文化深度融合的艺术结晶。虽然对于敦煌舞的早期研究相对落寞,但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无数舞蹈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再次还原了部分敦煌舞的艺术作品,诸如《丝路花雨》、《敦煌伎乐》、《大梦敦煌》等舞蹈艺术作品均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为我国敦煌舞的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而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关于敦煌舞艺术语汇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颇丰,泉州师范学院叶晓丽教授针对汉唐古典舞与敦煌舞蹈教学体系进行了深度研究,提出完善其训练模式的优化建议,包括将“一元独立”转为“三足鼎立”的文化解读,以及新兴古典舞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与编排方法。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克芬教授针对敦煌舞蹈壁画进行了深度研究,分析了敦煌舞在三个发展时期的艺术形象,并同时提出每一时期的世俗化与民族化特征,对于敦煌舞的艺术语汇解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舞蹈、服饰、文化等参考点,能够客观阐释敦煌舞的形象艺术特征,进而设计并还原敦煌壁画中的舞蹈艺术形象。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易辛教授对于敦煌舞蹈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探索,从考古学与舞蹈形态的角度分析了古典舞起源中敦煌舞文化的素材、背景、以及形成机理与重要元素,对于敦煌舞的基础原型描绘具有现实意义。
二、敦煌舞技术要素的语汇特征比较
(一)三道弯的S型动作技术
为了加速敦煌舞的发展,众多“敦煌舞”艺术工作者反复研究,优化设计了敦煌舞的系统教材《敦煌舞教程》,以及相关配套教材,其中对于敦煌舞的胯、肋、膝、脚、头、手、眼等动作技术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而言,目前对于煌舞技术要素的语汇特征可以归纳为“三道弯”的审美标准。而这种技术要领主要表现在舞曲进程中的肢体形象,主要为舞者在头、肩、胸、胯、膝、踝等肢体部位的异向扭动。这样的表现形式凸显出扭腰、出胯、出肋的舞姿元素,而敦煌壁画中的舞蹈艺术呈现也近似于希腊舞或印度舞。但是希腊舞或印度舞的S型动作姿态相对呈现出直线感,可以有效甄别到其中的棱角形态。而敦煌壁画中所描绘的舞蹈姿态传承了唐代宫廷乐舞的风格,并吸收了西凉乐的精髓,在融合西域民族舞姿之后形成了曲中带圆的三道彎动作技术特征。
(二)曲中带圆姿态形象特征
我国自古以来对于孔孟思想的认知颇深,其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同样也渗透在敦煌舞的姿态延伸之中。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中庸平和的舞蹈气息,是引导敦煌舞展现曲中带圆姿态形象的主要因素。在敦煌舞的舞姿形态中,曲中带圆的表现形式突出了圆则通、圆则兴、圆则达的文化理念。因此敦煌舞以人的身体动作为最关键的表现手法,深刻阐释了圆之美,并在舞蹈动作结构的艺术语汇中深刻流露,形成了舞蹈的情绪化形象,并延伸出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既突出了敦煌舞的线条韵律,也激发了舞者的活跃感,是敦煌舞在圆和弧线动作设计中的最高艺术价值。
(三)动作原理的艺术语汇解读
敦煌舞以圆为起始点与结束点,舞曲进程以圆形移动为路径,身体旋转以圆形为平台,肢体展现以圆形为特色,每一项动作中表现出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动作原理。这一原理是对太极理论的完整诠释,在太极图形中圆形作为最基本的变化元素,呈现出中间曲线,而两侧为阴阳两极的圆形分布。而敦煌舞在表演时,举手投足间都并未脱离这一曲线规律,并在腰、腿、手、臂等圆形动作中阐明了阴阳两级在相互融合之后的归于一元,更加形成了步伐频次上的动静结合与虚实相接。其动作本身含蓄内向,双手如或双臂动作在翻臂或腕花中也多以由外向内的圆形分布规律表现出温柔婀娜的舞蹈形象与艺术语汇。
三、激发敦煌舞艺术语汇技术特征的优化路径
(一)充分领会敦煌舞的形象意境
任何艺术表现都是建立在形象意境的前提之下,并以外表形态影响观赏者的心灵体验。敦煌舞是否能够直接深入观赏者的心灵深处,取决于艺术语汇的表现手法与形象气质。在敦煌舞表演中,需要深度发掘这种形象意境,以便突出敦煌舞的语汇魅力。以甘肃省歌舞团表演的《丝路花雨》为例,在第二场舞曲进程中,英娘为安慰父亲张为表演了“琵琶舞”在这一段独舞中,主要以英娘的情感流露为主线,需要舞者充分表现敦煌舞的形象信息,而这一形象信息体现在跳跃、横弹、蹲弹、反弹、背弹、侧弹等技术动作之中。在协调度与舞曲配合上需要体现舞者角色的活泼俏皮,进而突出英娘在情感上的幸福甜美,并表现出机灵、淳朴、善良等性格形象信息。那么也就能够激发出敦煌舞的形象意境。
(二)深刻感悟敦煌舞的情感流露
如果将形象意境作为表现敦煌舞的第一要素,那么情感流露则是补充这一要素的必要条件。仍以“琵琶舞”中的英娘形象为例,其舞蹈形象意境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深刻表达,但是一些极为细致的情感流露则需要在细微动作中补充。诸如转身、凝眉、乃至一颦一笑,都是在舞蹈动作技术之外的情感表现,如果缺乏这种情感流露,其舞姿即便充满张力,也很难达到激发角色形象的灵动性,因此,在反、侧、横、背、蹲、卧等舞姿造形之外,必须注入情感升华的特定细节,以便不露斧痕的自然输出情感元素,为敦煌舞的自然顺畅创建情感维度的视觉冲击,影响观赏者对于敦煌舞文化的深刻感知。
(三)敦煌舞技术要领的训练路径
敦煌舞的文化气息受到我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同时在西域文化与汉代文化的交融中产生了全新的舞蹈形式,其审美标准与艺术语汇同其他古典舞蹈存在异曲同工之处,但也略有差异。相同之处在于需要舞者具备较强的舞蹈功底,不同的是需要舞者具备更强的屈和曲的形态表现力。由于三道弯的S型动作技术需要在反复练习之后形成舞蹈动作习惯,任何一次动作线条出现僵硬感,都会造成敦煌舞艺术语汇弱化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舞曲创编和练习的过程中,舞者必须深刻感悟其线条、结构、走向、韵律的特殊表现形式,并将自身的姿态菱角转化为曲线优美的弧度,才能最终表现出龙趋风回的舞韵魅力。尤其在韵势之中更要具备平和舒缓的内在气质,方能体现出敦煌舞的艺术语汇与技术要领。
参考文献:
[1]马玉娇.论敦煌舞剧目——《欢腾伎乐》的动作特点及道具作用[J].戏剧之家,2016(05):183-184.
[2]解雨姣.试论敦煌舞的风格特色和本质特征以及观者对敦煌舞的审美认识[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02):72-73+76.
[3]吕玥.论敦煌舞与民族舞的审美差异——在舞蹈审美视觉下[J].大众文艺,2013(06):52-53.
[4]李婷婷,孙汉明.从琵琶舞看壁画乐器在敦煌舞中的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3):61-65.
作者简介:杨蕗宁,女,1983.4,土族,讲师,研究生在读,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从事舞蹈学。
题目《敦煌舞语汇的理论与技术比较研究》
项目号Yxm201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