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陕西省新升格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8-03-29董爱国李亚云

东方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双师型陕西省队伍建设

董爱国 李亚云

摘要:“双师型”教师成为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代名词,新升格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整个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的环节,本文提出陕西省新升格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陕西省;新升格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代名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改革的内容之一[1]。陕西省新升格高职院校是指陕西省在2005年被教育部批准备案的10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院校起步晚、起点低、条件差、办学经费紧张,教师队伍建设与高职办学要求存在较大距离。新升格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整个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的环节,对陕西省新升格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的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师资建设目标任务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进展显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王继平巡视员认为,“双师型”教师在政策表述中主要包括两种指向,第一种是用来界定职业教育队伍中的一部分教师,一般表述为“‘双师型教师”, 这里的“双师型”主要是对这一类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 第二种是用来界定整个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一般表述为“‘双师型教师队伍”,这里的“双师型”主要是指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2]。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应该针对的是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包括教师个体层面和师资队伍整体层面。作为从事职教的教师个体,要求具备“双师素质”,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又具有规范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动手能力,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又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的复合型人才[3]。就教师队伍整体而言,“双师型”教师队伍应该指其师资结构,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

二、新升格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缺失。“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提出至今已逾二十多年,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统一的政策定义,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标准更是空白[4]。陕西省也没有全省統一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各职业院校在“双师型 ”教师的认定条件、程序和审查方面都是各自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双师型 ”教师的发展。由于至今还没有统一、规范的程序和标准,“双师型 ”一般都由学校自行认定,对“双师”的盲目认定,认定了的“双师”和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同,出现了学校的“双师”在数据平台显示的数量在逐年增加, 在数量上能满足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任何意义。

(二)领导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各种政策、制度及资金的支持,而且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显性的成效。陕西省新升格的高职院校都面临资金紧缺、转型后的衔接适应和学校生存等严峻问题,资金困难一直是困绕新升格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下,这些院校的管理者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思想上都没有足够重视,有的领导认为把有限的钱花在无形的“双师型”教师建设上,不如花在环境美化、设备购置上,因此这些领导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扩招、校区的建设等方面,在教师的引进、培训上不能做出科学的计划和决策,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只是停留在表面,将“双师”的重任推给了教师个人。

(三)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数量匮乏,质量不高。陕西省新升格高职院校的师资培养整体起步较晚,由于学校缺少用人自主权,从企业引进人才在政策上受限过多,制约了“双师型”师资的引进。另外学校政策对兼职教师的吸引力度也不够,兼职教师中能工巧匠型较少。目前陕西省新升格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升格前的中专层次学校的教师,另一部分是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直接补充的教师。来自升格前中专层次学校的教师,大都知识结构老化、普教化教学色彩较浓,在教学上突出表现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忽略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新进教师主要是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直接补充的,他们的确缓解了教师数量的不足,但是他们是在扩招体系下由普通高校培养的,极为封闭的院校培养模式,自然是无法培养出来高职院校教学所需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关键教学能力。

三、对新升格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建议

(一)政府要尽快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证制度标准。和其他高职院校相比,“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证制度标准对于新升格高职院校尤为重要,是它们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南。政府对“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缺失,使得陕西省各新升格高职院校管理层也难以把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些不关心国家政策的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双师型”教师,学院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失去参照标准,在操作层面也无法将“双师型”教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从而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开展。因此,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证制度标准、培养和评聘制度,以便于指导新升格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二)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加快“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虽然时至今日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依然缺乏一个统一的观点,但诸多研究达成共识的是“双师型”教师区别于传统教师的显著特点是强调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对于师资基础原本薄弱的陕西省新升格高职院校管理者要在国家政策观点的指引下,转变观念,明晰自己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跳出原先将“双师型”教师强调教师个体的思维定式,而代之以组合方式,即一方面,努力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个体;另一方面,努力建设由理论课教师和相应的实践课教师两支队伍组成的互补型“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把构建“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新升格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以‘专兼结合的方式来推进新升格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可行性。

(三)立足于本校,增强“双师”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继续教育是继高等教育、专业培训之后的改善教育质量最迅速、最有力、最经济的方法”。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式进行职后继续教育,一是到高等院校进行学历提升学习,二是分批选派教师到国家高职师资培训基地进行进修,三是到工厂、企业进行学习锻炼,四是进行校本培训。对于陕西省新升格高职院校而言,校本培训应该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总之,就是立足于本校实际,要利用学校本身的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对教师进行再培训,增强“双师”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利用最少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佛朝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建议[J].职教论坛,2014,34:12.

[2]佛朝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建议[J].职教论坛,2014,34:17.

[3]王小平.陕西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障碍与完善建议[D].西安:西北大学,2015.

[4]王 鑫.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研究——以辽宁省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6.5:7-8.

猜你喜欢

双师型陕西省队伍建设
太阳第一家
123的几种说法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总工杨建军被调查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