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日据时期台湾本土作家的文化心态与民族意识

2018-03-29汪婉婷李秋

山东青年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民族意识

汪婉婷 李秋

摘 要:日据时期,“台湾应该向何处去”成为台湾知识分子心中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吴浊流、赖和的作品为例,从日本殖民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蚀、无所依靠的“孤儿心态”的漂泊和迷茫、唤起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的反抗精神等方面,探寻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文化心态与民族意识。

关键词:日据时期;台湾本土作家;文化心态;民族意识

在台湾被日本殖民的五十年里,国土的被践踏以及传统文化的被入侵,使台湾本土作家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与彷徨,他们苟且在生存的痛苦和民族的悲哀中,也毅然承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他们在彷徨中雄起呐喊,在呐喊中捍卫自己的家园与民族文化。

一、冲突——日本殖民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蚀

日本对台湾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在这场殖民统治中,日本殖民者为了全面地奴役台湾人民,极力推行“皇民化运动”,他们要彻底消灭台湾的中国文化民族意识,并逐步培养他们的“日本国民精神”。在这样一种政策的推动下,台湾人民开始渐渐失去自己的“根”。

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创作于1943年,在写作的过程中他说“每个中国人的血管里都留着阿Q的血,每个台湾人的头上,都贴着胡太明的标签。”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大陆和台湾人民的生存状况和心态意识。胡太明受祖父的影响,从小在云梯学院学习。但人们大都把孩子送去学校里念书。胡太明的爷爷心中所充满的是春秋大义、孔孟遗教、汉唐文章和宋明理学等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他想把这些留给子孙,但这些传统的“根”却挡不住日本传来的新思潮的影响。最终胡太明还是进入了国民学校学习,在这里,全部用日文上课,内容也全是日本文化,因此在他的身上不可避免地体现着两种文化的冲突。在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中,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日本侵略者碾压着当时的台湾社会,普通民众被剥夺了自己的判断力。日本在政治文化上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同化台湾民众,这是导致这一时期台湾人民在两种文化之间痛苦地否定与挣扎的根源,也是导致他们对自我身份认同偏差的根源。

二、彷徨——无所依靠的“孤儿心态”的漂泊和迷茫

《亚细亚的孤儿》第一次出现“孤儿”一词,是出现在幽香姐夫说的“纵使你抱着某种信念,愿意为某方面尽点力量,但是别人却不一定会信任你,甚至还会怀疑你是间谍,这样看来,你真是一个孤儿。”这段话中。所谓的“孤儿心态”看似充满浓厚的悲情色彩,其实是日据时期台湾人民心态的一种客观存在,是由于被日本的长期奴役而导致的。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孤儿心态”,在于那个时期政治上的无法归属以及自我认同上的迷失,这是一种大环境的悲剧主导。中国人自古以来家园意识相当浓厚,当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时,台湾人民从此便生活在水火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漂泊和迷茫的感觉。胡太明正是当时台湾人心态的一个缩影。

在日据时期里,一是台湾人被日本人视为“贱民”,二是台湾人又很难得到大陆人民的信任。胡太明这样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受日本当局的监视,另一方面在周围群众中也找不到一个出口。他在学校教书时强烈地感受到日本教员与本省教员之间的区别,他热切地爱着内藤久子,却因为她的一句“我们始终是不同的”而无法靠近。在日本,友人对胡太明说“你在这儿最好不要承认自己是台湾人”,不能挺起胸膛说我是中国人是多么让人悲哀。而中国大陆的人,对台湾人也很是排斥。后来胡太明在好友曾的推荐下去了大陆,娶妻生女,但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身份。后来暴露了身份,被怀疑是间谍而进了监狱,最后在自己学生的帮助下才得以逃出回到台湾。胡太明辗转日本和大陆,不停地找寻自己的归属却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台湾人”成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政治身份。在政治大環境之下的身份无处归属,最终导致胡太明对自我身份的无法认同。这样的矛盾心理和身份认同的徘徊就是当时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是一种无法找到出路的无助感和孤寂感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当然,在彷徨的飘零与孤独的背后,是台湾人民永不逝去的“民族汉魂”。正是怀揣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才会在产生“孤儿心态”的小情绪中不断地自我修正。因此吴浊流所表达的大潮流恰是台湾人民对“孤儿心态”的克服。胡太明做的所有努力,产生的所有想法,都是其最后疯了之后所写的诗句“汉魂终不灭”的映射。我们知道,人在压抑之后的释放,是内心真情的流露。之所以成为“孤儿”,之所以彷徨与迷惘,之所以眼角噙满泪水,是对这片名叫中国的土地爱得深沉。

三、呐喊——唤起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的反抗精神

面对日本统治者的暴力与专横,台湾人民煎受着痛苦的挣扎,处于被殖民者压迫和凌辱之下的台湾知识分子,他们毅然承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被誉为“台湾的鲁迅”的赖和,站在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立场上,用笔控诉着日本令人发指的罪行。赖和的作品大多揭示台湾人民在黑暗殖民统治下的苦难,表达了强烈的反抗精神。

以赖和为代表的这些台湾本土作家,他们对日本殖民统治者进行强烈的谴责和抗议,对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表达出对劳苦大众的莫大关心和同情。赖和在作品《一杆“称仔”》中,主人公秦得参为生计做起了贩菜生意,却被抓到警署监禁了三日并罚款,出来后生活上没了着落。这是一种何等的悲哀!赖和的小说总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深刻地描绘底层人民受压迫的遭遇,他们生不如死,这就是日据时期台湾底层社会的真实写照。赖和将他们描绘出来,是对日本殖民统治者以及他们的走狗的批判和讽刺,旨在呼吁人民起来抗争。《善讼人的故事》是赖和的另一代表作。故事是围绕着林先生和劣绅志舍之间的讼事展开的。“生人无路,死人无土,牧羊无埔,耕牛无草”恰是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百姓的生活现状。小说最后以林先生孤身只船到福州总督府打赢了官司为结局。作品具有深层次的时代意义,启迪台湾人民应该依靠祖国大陆,起来斗争,最终战胜日本殖民者。

吴浊流作品《陈大人》中的陈大人是在台湾沦陷下投靠日本仗势欺人的典型代表,他狐假虎威,让人厌恶。吴浊流强烈地鞭挞了以陈大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也希望借此能够唤醒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只有增强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立场才能达到救国救民的可能。以吴浊流、赖和为代表的日据时期中台湾乡土作家的文化心态,就是深刻地反映底层人民劳苦大众的生存惨状,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抗精神,并且启蒙民众,让民众认清自己的民族意识,站好自己的民族立场。

在日据时期,以吴浊流、赖和为代表的乡土作家所创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都是一批在日本殖民统治下民族身份被损害和模糊的悲剧形象。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日本殖民文化的冲突中成长起来,内心经历着两种文化思潮的撕扯,然后在看遍了整个社会的沦陷之后站起来为民族求得生存的出路。在更深的层面上,日据时期的台湾乡土作家的创作目的,是要唤醒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立场,他们所表达的历史使命感和承担精神,也是我们民族永远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141;171-185.

[2]赖和《一杆“称仔”》、《善讼人的故事》.

[3]刘鹤.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叙事的遗民意识论[J].台湾研究,2012年05期:55-59.

[4]岳春梅、李蓉、李丹.在飘零中坚守:“孤儿”的寻根与救赎之旅——日据时期叹惋知识分子“孤儿意识”新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107-111.

[5]张晓平.语言转换中的选择——论日据时期台湾本土作家的文化心态[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8期:125-130.

[6]刘红林.《台湾作家研究丛书 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猜你喜欢

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与乡土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意识”问题研究综述
论当前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日益强烈对我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影响
中华民族追逐“复兴之路”的历史足迹
伪满时期东北文学的节俗书写
美国早期白人弱势群体的民族意识分析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