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关于空间的学说

2018-03-29马荣

山东青年 2017年11期
关键词:虚空物理学

马荣

摘 要:亚里士多德是从经验的方法出发来考察空间的本性的,这与康德的先验空间学说形成鲜明对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空间与处所有关,空间的观念是从对处所基本的经验而来。空间是包围事物的限,是静止的,最直接的。空间作为限制和事物不相分离。由此也可以得出,与事物相分离的虚空是不存在的。关于虚空的不存在,亚里士多德给与了种种论证。亚里士多德的空间观对今天的科学主义空间观所存在的局限具有矫正的作用。

关键词:经验的方法;处所;包围事物的限;虚空

在《物理学》中,关于空间,亚里士多德主要谈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关于空间自身的问题,包括它是否存在,如何存在以及它的本性问题。第二,亚里士多德反驳了虚空存在的种种理由。

一、空间的本性

1、经验的方法

《物理学》的中译者张竹明先生在译后记中说,“那个时候哲学和自然科学毕竟还很幼稚……因此,亚里士多德使用了一些不精确的日常生活用语表达复杂的学术概念。”亚里士多德使用日常用语是因为他遵循了经验方法。康德在自己的哲学中一上来就把空间当做是“感性直观形式”,而这实际上就已经假定了空间的抽象性了,它把空间看做是一切事物的前提,而且空间是可以离开一切事物而独立存在的。这实际上是抽象的空间,也就是虚空。而亚里士多德是从我们对空间的基本经验开始的。空间这个概念首先是与处所相关的,一个物体总会有一个处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可以轻易的发现空间的存在,比如物体的位移和物体的换位现象都告诉我们有空间这个东西的存在,这是我们产生空间概念的原初经验。与他的老师柏拉图的观点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更愿意从一个经验的角度来考察观念的产生。

2、空间和事物

亚里士多德考虑的着眼点是:空间和事物的关系。空间是定限一切物体的,它和事物同在,但空间似乎又不能是不同于事物的另一个事物,因为这样的话就会有两个事物在一个地方,这是不可能的。但空间又不能等同于事物。柏拉图在《蒂迈欧篇》把质料和处所等同,因为质料作为接受者和处所是等同的。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空间是包容别的事物的,它不能同于事物的质料。包容者和被包容者定义是不同的。亚里士多德还认为,事物存在某一个地方,就意味着在这个事物之外还有别的东西,这个事物的空间就不仅和这个事物有关还和别的事物相关,所以空间和这个事物的质料不能等同。从空间是包围物体的直接空间来看,空间是物体的限,这与物體的形式是类似的。但形式是不能脱离物体的,而空间却可以和物体脱离,因此空间不能是事物的形式。

关于空间不是质料和形式,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其它一些论证。第一,空间有上下左右等方位,内面可以有运动,而质料和形式则没有。第二,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来说,质料和形式都是事物的部分,但空间包围着事物,不是内容物的部分。第三,形式是事物的限,空间是包围物体的限。

3、空间——包围物体的静止的最直接的限面

亚里士多德把空间分为两种:共有空间和特有空间。前种空间是所有事物存在于其中的,后一空间是每个物体直接占有的。对共有空间的思考可以统一到直接空间的思考上,比如说,宇宙万物所处的空间可以用每个事物所占的空间作对照来理解,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主要思考直接空间,这实际上就是确立了以“处所”这个空间的原初经验为出发点的视角。

前面已经论证了空间不是事物的质料也不是事物的形式。同时空间也不是事物限面间的一个独立的“体积”。因为假如存在这样一个体积的话,这个体积对事物来说就是独立的永恒的,当事物移动时,体积也跟着移动,事物占有一个空间,这个体积也占有一个空间,这样,就会出现空间的空间,以此类推,空间的结构就是一个空间套着一个空间了。当然,体积这个概念是来自于空间这个概念的,只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空间并不就是体积,空间是比体积更原初的东西。

空间是包围物体的限,这是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只有这个理解才符合我们对空间的原初经验。这是因为,第一,空间乃是一事物的直接包围者,而又不是该事物的部分。第二,直接空间既不大于也不小于内容物。第三,空间可以在内容事物离开以后留下来,因而是可分离的。第四,此外,整个空间有上下之分。空间是一种限,是包围物体的限,只有通过物体而得到理解,准确的说,只有通过物体的运动而得到理解。事物是运动的,但空间并不随同事物而运动。“恰如容器是能移动的空间那样,空间是不能移动的容器。”在原初经验意义上的空间是不动的。河水在流动,水虽然在运动,但作为包围着水的限——河,却是不动的。空间和事物的关系正如同河和河水的关系。事物在空间中运动,空间却是不动的。

二、 虚空问题

1、前人关于虚空存在的种种理由

虚空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什么都没有的空间,它是与事物分离的抽象的空间。德谟克利特学派认为虚空是存在的,因为虚空的存在是事物运动的前提,而事物是显然运动的。爱利亚利用同样的论证,但论证次序是相反的。在他们看来,虚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是不存在,虚空不存在,所以运动也不存在。但在他们的论证中都假定了虚空和运动之间的联系。这是得出虚空的理由之一。第二,事物的收缩说明了虚空的存在,因为被压缩的物体只有假定它收缩进虚空中了才能得到理解。第三,增长现象也说明了虚空的存在。如果没有虚空,所有物体都挤在一起,那么就不会有增长现象。人吃了食物会长大,人的身体和食物不可能同处于一个空间,所以假定食物进入了虚空才能得到理解。第四,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虚空是把自然物区分开来的东西,是区分者,是分离者,正因为有这样的东西,才能有数的存在。

2、虚空与运动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有运动绝不必然有虚空。麦里梭就曾发现这一点,例如,事物可以发生性质变化,这不需要以虚空为前提。即使是位移运动,也不必以虚空为前提,因为可以设想位移的物体互相提供空间,正如前面所说,空间是包围物体的静止的限,没有脱离物体的空间。恰恰相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如果有虚空就没有运动。因为虚空是没有差异的。这种无差异性使我们很多关于运动的基本经验无法得到解释。例如,因为这种无差异性,虚空中不能分上下左右,那么就不会有自然的位移(如火土的自然位移)。再比如,如果有虚空存在,我们就不能解释被抛扔的物体在脱离抛扔它的物体之后还能继续运动,也不能解释事物为什么会在某一个地方停下来。因为在虚空中,此处与彼处是没有区别的。

从运动快慢的角度来看,有虚空也是不行的。这个论证分两个方面,运动快慢或是受介质影响,或是因为物体自身轻重程度不同。如果是受介质影响,那么在密度小的介质中运动速度肯定比在密度大的介质中的运动速度大,因此,在虚空中物体的运动速度将是无比大的,这是荒谬的。物体运动快慢也可能是因为物体的轻重不同,轻的要比重的物体下落速度慢,因为轻的物体分开介质的动势比较小,但在虚空中,轻重物体下落的速度就会相同了。但这是不可能的。

3、反驳虚空的其它论证

有人提出稀密现象的存在可以证明虚空的存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稀的事物如果和虚空相关,这种虚空或是与事物相分离的虚空。但是正如前面所证,空间不是与事物相分离的,分离的虚空不存在。或者,如果这种虚空与事物不分离。那么,可以知道,稀的物体轻,向上升,所以这种虚空只是上升运动的原因,并不能解释下降运动。另外,如果,越轻的物体上升越快,那么虚空上升的速度就无限快了。

亚里士多德区分质料的潜能存在和现实存在。从质料的现实存在来说,质料的各种属性是对立的,如热和冷,大和小。但是在潜能的意义上,它们可以是同一个质料,是同一个质料的不同表现。這就好像是水变成气,并没有额外增加些什么,只是潜能的气(水潜在的就是气)变成了现实的气。把这种观点运用到对稀密现象的理解,道理是同样的,稀密是同一质料的不同表现,质料潜能的是两者。因此不需要额外假设什么虚空的存在。

物体的的增长现象是不是在原有的物体上增加了什么?如果是在原有的物体上增加了什么,那么必然假设原有物体里有虚空存在,新增加的东西填补了虚空,所以原有物体增长了。亚里士多德意识到这里存在很多问题。或许,我们可以设想,增长并不意味着加进了什么东西,而是增长的东西本来就在原有物体里。但是这样又会导致两个物体在同一个空间的难题。这种困难并不意味着虚空的存在。如果我们假设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在增大,并且由于虚空而增大,那么就会推出,整个增大的事物都是虚空了,这是很荒谬的。

三、小结

总之,在亚里士多德的空间观念中,虚空是不能存在的。尽管空间是可以和事物相分离的,但这种分离只能在我们的观念中。在现实中,我们对空间的理解都必须结合着事物,没有抽象的独立的空间。因为空间是包围事物的静止的最直接的限。

这样形成的空间观与近代以来由物理学而产生的空间观有很大的不同。近代物理学的空间观是康德的先验空间观的来源,它认为,事物都在一个绝对空间中,虚空是存在的。而亚里士多德的空间中则没有虚空的位置。空间是作为一个事物的限制性因素而被理解的。由这种空间观而产生的对整个宇宙的设想也很不同于近代的宇宙观。尽管这种空间观与现代空间观格格不入,但深入思考这种空间观将会给我们的哲学和艺术、政治观带来启发。这个话题就不是本文能够讨论的了。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猜你喜欢

虚空物理学
美食物理学
精神生态学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虚空之上
关于它,或水
物理学的困顿:下一步是什么?
虚空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