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开放性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
2018-03-29黄伟霞
黄伟霞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这一学科的需要,开放性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已成为中职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开放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师生平等民主、真实交往的教学。根据计算机基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开放性课堂教学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设计及尝试教学。本文根据计算機基础课程的特点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对开放性计算机基础的课堂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过程等方面作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开放性 课堂教学
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开放性课堂教学的意义
封闭性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已经出现明显的弊端;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与时代步伐的不协调,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已明确提出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要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使其形成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只有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才可能实现。
开放性课堂教学提倡的是精心计划的教学体系下的自由,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品质的差异。我国的一些教育专家曾提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由教师统治的课堂逐渐向学生开放,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度增加,这必将导致一种新体系的建立,那就是“开放性课堂教学体系”。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信息和媒体等基本要素有机构成的系统,让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必须各要素有机结合、多维互动,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成效。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开放性课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开放性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实施
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我国各中小学全面开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感到很欣慰。计算机基础学科较其他学科在教学各方面有独特的自身特点,即开放性、非线性和交互性。建立开放性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体系已势在必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开放性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看法。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
第一是拓宽教材,教学内容的主体是作为教科书的教材。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超越教材”,这种把教学内容绝对教材化的观念,陷入了“本本主义”的泥潭。因此,教学内容突破教材的限制,向教材以外的方面适度拓宽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计算机基础学科开放性的特点,教学内容向教材以外拓宽尤为必要。一是在重难点上拓宽,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适当补充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以开拓学生视野;二是在学科间拓宽,教师要加强计算机基础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课程整合;三是在信息上拓宽,教师要适时引入充分体现本学科时代性的最新IT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IT动态,教师要成为最新IT信息的获得者和发布者。
其次是灵活内容,开放内容,并不是失去纲要,而是在纲要的基础上留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创造空间。比如学习文字处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字处理技术,能够用它处理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文字。如果学会了WORD而不会用写字板和记事本,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教材、教学或者学习方法太过死板,教死了、学死了。换句话讲,没有掌握文字处理的“能力”。文字处理软件,无论是EDIT、WPS2000、WORD……“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呢?是查找、替换、段落、字体、字号等基本的概念与技术,只有把这些实质性内容理解后才能一通百通。又如,在WORD里学习了文字处理的技术,到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学习就有了很大的借鉴之处。WORD的功能非常强大,但有必要完全学习吗?如果必要,让学生自己看帮助文件自学,适当加以指导就可以了。这样的内容在教材中甚至只保留练习就可以了。也就是不要什么东西都讲给学生,学生有能力去自己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再如,在文字处理中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比较不同软件中图文排版的处理方法,进一步理解技术的实质。还可以研究性、讨论式学习各类多媒体技术,而不是单纯在课本上讲,课本只是引导。如此以来,就可以涉及更多的技术,如多媒体网页、多媒体软件、动画等的使用与创作,结果会开放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与时代同步。
再次是学科整合,网络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让学生学有所用。将计算机基础作为认知工具,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作为载体,从而达到学习计算机基础和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在讲网络时,有的教材用了很大篇幅讲上网浏览和免费邮箱注册、使用等,其实,这些就是人机对话、交互操作的问题,可简略的讲。只要把实质性的东西讲透,节省的时间就可以构架开放的课程体系。针对网络资源进行分析,为学生提供典型的、健康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去掌握一种利用网络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应用网站提供的资源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学有所用、用有所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网络技术的重要性,培养起良好的信息素养,并有效地避免网络中一些不良内容的影响。在制作方面,网页制作工具软件的菜单不要细讲,只是以此软件作为基本平台去讲技术,把任务与目的结合到教学中。因为,不同的工具操作的方法各异,但技术本质是类似的,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才能适应种种软件的不同情况。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体现在以基本计算机基础为本,向各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应用方面的知识开放和拓展,为学生提供有用的、有益的技术。
(二)教学主体的开放
在开放性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1)主体激发——激发兴趣,主动学习。中职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引入新课时经常寓于游戏之中。在高一年级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入门介绍中,采用计算机自带的一些游戏引入新课,展示计算机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亲耳目睹、亲自实践,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进行鼠标练习的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玩,利用“扫雷”游戏进行练习,充分动手实践,结果大多数学生自己找到了其中的一些小诀窍和一些参数的设置,这样教师再进行小结并表扬这些学生,使他们有一种自己成功获得知识的喜悦感和自豪感。
(2)主体尝试——尝试自学,动手实践。在教学中,通过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正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如教学‘控制面板”一课,教师在教完怎样改变桌面图案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去改变屏幕保护程序,改变外观等,熟悉对话框的操作。在三项显示属性修改完后,再让学生用刚才所学的方法,自己去修改“日期/时间”属性,让学生积极把学过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学得轻松,也容易掌握,真正做到了轻负、增效。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自己动手操作了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学习中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掌握了知识点。比如在学习Flash动画的形状变化,大家都在做圆形到方形的变化,但有个学生却在做圆形变成“狗”字,而且旁边还写上了同桌的名字,这一做法引来了周围学生的哄笑。对于这个恶作剧,本人没当场对他进行批评,而是走到了他的身边,表扬他的动画做得很好,并且很有创意,然后轻轻地告诉他旁边的名字写得不合适,希望他换位思考一下。在教师的提醒下,这位学生意识到错误并擦去了旁边的文字,并把他修改后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全班学生一起欣赏、评价。在教师和学生的赞扬中,这个学生体验到了成功,更加激起了他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
(3)主体归纳——实践小结,体验成功。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在操作中,教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如“资源管理器”窗口和“我的电脑”窗口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所有文件夹”框,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己操作实践,找出“所有文件夹”框的作用。学生上机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辅导、答疑,检查每个学生实践操作的程度,最终由学生一起归纳出“所有文件夹框的作用:用它查找文件方便、直观、快捷。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
开放性课堂教学过程非常强调教学交往和互动,师生间和生生间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和共享信息,是实现良好课堂教学的途径之一,教学交往是通过课堂互动来实现的。
(1)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要创造积极主动、健康活泼的课堂气氛,这是师生心理互动的前提条件,是搞好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基础。积极的课堂气氛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容易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極的态度和体验。
(2)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均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尤其要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它是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内部条件。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处于良好心理状态时,会表现出思维活跃,记忆清晰、迅速,情绪开朗、稳定,求知欲强烈、持久,学习效率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意识激发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产生,消除不良心理状态。
(3)重视多向的课堂交往。教育社会学研究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如下师生活动类型:①教师和全班学生的学习交流;②教师和小组学生的学习交流;③教师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交流;④全班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⑤小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⑥个别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
开放性的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各种交流渠道,由单向信息交流结构向立体信息交流结构转化。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尤其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
三、开放性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反思
开放性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虽然笔者对开放性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作了一些探索与研究,但由于笔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比如在开放的程度和速度等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开放性计算机基础课堂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完善和发展,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懈努力,为培养创新人才做更多扎扎实实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