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研究
2018-03-29崔旭
崔旭
摘 要 “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媒体传播中一直盛行,但在新媒体网络的进程中,该理论不再完全适用,“反沉默螺旋”逐渐引起了学者关注。文章重新梳理相关理论,分析“反沉默螺旋”现象及其出现的条件,并经过分析可知“沉默的螺旋”与“反沉默螺旋”同时存在的现象,指出可利用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推动“反沉默螺旋”的作用引导舆论走向正确,使新媒体网络环境更为和谐。
关键词 新媒体;沉默的螺旋;反沉默螺旋;舆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3-0017-02
随着通讯工具和技术的变化,传统的媒介也演化了更多形式,新媒体成为主流网络传播方式之一,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存在传播渠道的差异,而其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发生了变化。基于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理论“沉默的螺旋”对于网络突发事件的剧情反转现象不再适用,这类现象呈现的是另一种“反沉默螺旋”结构。
1 相关理论概述
1)“沉默的螺旋”理论。1973年,德国大选需进行舆情调查,也就是在此时,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提出了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1],她指出人们对于同一事件表达看法时,通常会参考公众的态度和意见,若发现自己与公众表达相近则会积极表达,若发现自己表达与公众相左,则可能沉默或转化为相近的态度,这就形成了声势愈发壮大的群体性意见,反对方则愈加弱小,表现为循环上升的“沉默的螺旋”。在此基础上,针对“沉默的螺旋”存在的假定条件有如下4点:(1)与社会公众意见相悖使人产生孤独感;(2)个人对孤独感心存恐惧;(3)具有孤独恐惧感的人则不断衡量社会公众可接受的意见;(4)个人权衡过后在公开场合的言行也受到影响,根据自己衡量的判断自己的观点是隐藏还是公开[2]。不过在学术界,对于上述四点假定条件,部分学者存在争议,认为害怕孤独并不是表达意见的动机,“沉默的螺旋”理论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媒体形式[3]。
2)“反沉默螺旋”现象。“反沉默螺旋”顾名思义与“沉默的螺旋”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沉默的螺旋”的反面结构[4]。“反沉默螺旋”表现为个人已经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自己的思维分析事件,不再通过从众来表达自己,而是能够打破常规,发表自己独到的意见,而这些“少数”意见反而还能得到更多的人群接受,从而扭转“多数”意见派“你强我弱”的趋势,变成“势均力敌”的双方、三方等,这就是在自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现象。
2 舆论反转的“反沉默螺旋”现象为何会出现
根据上文所述“沉默的螺旋”三项假定条件,“反沉默螺旋”现象的出现与假定条件以及新媒体环境舆论传播的特殊性都有关系。
1)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传播的便利条件,使个体的孤独恐惧感减弱。“沉默的螺旋”假定人生来对孤独具有恐惧感,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传播的信息量非常多,空间分散,人们受约束的条件下,较为自由,因此无论个人发表什么特立独行的意见,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想法的人[5],那么个人背离社会公众意见的孤独恐惧感就减弱了。这给不同意见的发表和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有自己的阵营,甚至出现“少数”意见占领上风,反超“多数”的“优势”意见地位。
2)新媒体构建的空间不属于理性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公众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政治活动空间,但是这个空间与政治权利无关,公众的言论不受国家管制,这一概念出自哈贝马斯[6],他强调了公众、共同利益上的公众舆论,以及讨论的批判性、和平性与理性这些条件。“沉默的螺旋”所表现出来的意见表达正是基于公共意见环境的态度,而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形式的网络空间如微博、微信等展现的公共意见环境并不等同于传统媒体的公共领域环境[7]。以微博为例,微博具有大V和普通用户的区别,他们共同参与讨论的地位并不平等,加上很多时候的讨论没有理性,因此就不会形成意见统一的“沉默的螺旋”,反而可能出现两种不同、互不妥协的意见群体。另外,微博并不是完全自由无序的平台,一旦出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也有相应的后台审核、删除不当言论。
3)意见领袖带领下的中坚分子助推“反沉默螺旋”现象。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时,其中也指出了“中坚分子”的假说,即不害怕孤独的群体,他们通常与主流意见相悖,敢说敢当,于是可能影响和带动其他人出现意见反转,产生“沉默的螺旋”倒转。这项假说恰恰在新媒体环境中得到验证。中坚分子中具有意见领袖,当进行讨论时,中坚分子坚持自己的主张,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本来处于劣势的意见群体集合了更多中坚分子,那么“沉默的螺旋”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个体的发言动机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再受到孤独恐惧影响。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和新媒体环境自由性的便利,人们不再害怕表达不同的意见产生孤独恐惧,而是在发表观点时从自身利益考虑或兴趣的角度出发,就不存在“沉默的螺旋”的假设条件,产生“反沉默螺旋”现象就成为可能。
3 “沉默的螺旋”在新媒体环境下并不会完全消失
新媒体虽然是新时代传播的重要途径,促使“沉默的螺旋”产生反转现象,但并不代表“沉默的螺旋”会完全消失,在某些情境下,网络舆论会呈现出“双螺旋”交替出现或同时出现的现象,这种“双螺旋”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为:
1)从众心理仍然是公众的弱点。从众心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虽然人们的自主意识恢复,但从众心理弱点一时之间不会消失。针对从众现象,一位来自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阿西做了一项实验,总结了从众现象产生的条件:(1)从众心理产生不需要许多人數哄抬,只要有3个人是占多数就会出现从众性;(2)个人做出判断时,如果感受到与群体意见不一致则会判断失误,若这种群体压力消失了,那么个人的从众心理也会减弱;(3)在群体意见较为庞大时,人们的判断即使正确而群体意见荒谬也不太相信自己的判断。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中,一般具有多个群体意见代表,个体在众多意见中也是站队和自己相近的群体,但每个群体中仍会存在因为群体压力而加入的个人,其受到多种意见的干扰而没有坚定的主见、意志,就会出现倒戈,也就是说每个群体内也会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
2)网络暴力导致公众发出意见时谨小慎微。网络暴力是新媒体网络环境的消极面,这主要是由于开放的自由环境约束力小导致的。网络环境中海量信息充斥,网民遍布各个角落,社会上的热点事件一旦引起網民一边倒似的偏向,失去理性的言行,甚至对事件主角进行人肉搜索,将会给事件主角带来生活上的极大麻烦,使其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基于这样无法控制的舆论压力,人们在发出个性意见之前必须慎重考虑,有的可能害怕群起围攻直接顺从“民意”,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3)当媒体自身的观点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时,“沉默的螺旋”必然生效。前文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发言的动机开始考虑自身利益,因此,如果媒体发出的意见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致,那么就不会产生“反沉默的螺旋”。在媒体代表大众意见时,即使还有少数不同看法,在“沉默的螺旋”逐渐发展时,少数派意见可能沉默,也有可能顺从,因此很快会湮没在群体意见下,“沉默的螺旋”结构形成。
4 调动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的力量发起“反沉默的螺旋”作用
1)意见领袖的作用。在传播信息领域,一般都会存在一部分对事件关注的人,他们积极、活跃,作为代表向广大群众提供信息事态发展,甚至做出解释,他们就是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新媒体传播活动中可以对舆论走向进行较好地引导。
2)中坚分子的作用。中坚分子作为小群体支撑着意见领袖,共同推动“反沉默螺旋”发酵。首先,中坚分子需要坚持己见;其次,一类事件、议题具有多个意见阵营,就会引发讨论。多种意见碰撞,不断讨论,那么讨论将变得更为理性,正确的、理性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之后得到更多人推崇,就能引导舆论成为“反沉默螺旋”的优势方。
无论是意见领袖还是中坚分子,让他们引导舆论走向需要具备更加良好的媒介素养,理性不可或缺。只有这样,即使一开始处于弱势的正确意见,在意见领袖和坚定的中坚分子支持下,引发大众思考、讨论,正确的观点将引导舆论走向和谐正常。
参考文献
[1]毛真真,艾则孜.新媒体环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现象探析——以“僵尸肉事件”为例[J].视听,2017(4):91-92.
[2]宋英梅.新媒体语境下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几点思考[J].今传媒:学术版,2017(12):52-53.
[3]赵鹏飞,刘彦超.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沉默螺旋”与“反沉默螺旋”研究——以“罗尔事件”为例[J].武警学院学报,2017,33(3):10-13.
[4]王威娜.试析新媒体语境下“反沉默的螺旋”现象[J].传播与版权,2015(12):92-94.
[5]王焕超.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效果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6,2(12):21-22.
[6]刘欣,罗彬.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效应再研究——以新浪微博热点事件为例[J].新闻世界,2016(2):52-54.
[7]李杉.传统传播效果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适应性思考——以“沉默的螺旋”为例基于文献的实证研究[J].新闻传播,201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