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培养视角下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3-29谭凤芝

山东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技能型职业技能大赛

钱 强,张 正,李 沅,谭凤芝

(1.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经贸管理系,辽宁 大连 116100;2. 大连市少年宫,辽宁大连 116013;3.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 116034)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德国制造”长久以来是质量保证的代名词,这主要是由于一百多年德国始终坚持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搜词,“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也成为当代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精神追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因此高职教育中对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由教育部发起的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创新,是促进职业教育向技能培养发展的重要阶段[1]。自2008年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始,迄今为止职业技能大赛已成功举办了十届,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培养选拔了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教育部提出:职业技能大赛要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与行业企业相结合、注重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三结合"要求,从而使职业技能大赛成为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引领方向。因此,构建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技能的培育是决定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环节,而职业技能大赛是培育人才“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2]。

1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高职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也对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中提出要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要求、产教深度整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3]。2015年7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要求职业教育应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合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而职业技能大赛正是适合人才培育,同时又是检验人才培育质量的实践与考核手段。

2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推手,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人才培养要适应当前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体系不能一成不变,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要对接企业需求来应的特色课程。

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标准和项目更加强调行业企业对本专业和学科的职业操作规范、技术标准,各竞赛项目的竞赛内容及其规则都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与要求一致,是在仿真的环境中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因此,以职业技术大赛的标准与要求作为标杆,把竞赛项目的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中去,同时由于职业技能大赛是对实践动手能力的检验,因此要求高职院校更要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课程环节的改革与新式教学资源的开发(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让学生在课堂中就可以进入工作的真实情境,课堂的学习任务就是企业的工作实际需求,以此来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除此之外,还应在课程体系中灵活设置一些课程,这些课程的学分要和职业资格证挂钩,鼓励学生在毕业前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从而保证高职学生在就业上的竞争优势。

3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加强高职学院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自身发展,为行业和社会有针对性地培养一线实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措施,其核心目标是能够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充分融合,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工作实践实现彼此互补[2-4]。每年一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能大赛汇聚了全国的职业教育骨干、行业和地方企业专家开发的项目,比赛项目能够全面的反应当前经济形势下相关产业、企业的需求及技术研发热点,参与赛事的过程也是熟悉这些热点与难点的过程。企业可以通过观察赛事项目的进行来选拔适合企业的人才,学校可以通过赛事项目了解企业的需求,通过竞赛内容来熟悉行业核心技能,通过竞赛评价来了解生产工艺,尤其是可以通过竞赛来锻炼学生团队与教师队伍,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是学校与企业之间最佳的联系桥梁,是校企合作、产教整合的重要平台,为职业院校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培育方向提供指导,为建立职教与行业、学校与企业长效合作机制提供保障[5-6]。

4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平台,促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

各高职院校学生团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可以从侧面反应出该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可以对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促进构建适宜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7]。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该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团队。许多职业院校都开展了相应的工作,如沈阳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教学督导团队,组织教学巡视员来巡视检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校领导、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也积极参与到教学检查中来,他们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按照统一的评价指标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教学质量管理决策机构,在学院院长的领导下全面领导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在机构中除了本院的工作人员还有石化行业的技术专家与企业现职人员,他们共同对各系部培育的技能型人才质量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校际之间的对照评比也非常重要,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避免采取僵硬的尺度来评价质量。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非常注重“高教性、职教性、地方性”,其人才培育体系具有非常深厚的地方特色与背景。有别于学位教育培养的学术型与研究型人才,职业教育对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个人素质的培育要全面协调发展,且对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偏重,而且培养目标和规格将日趋多样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之间人才质量的对照评比既要参照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与要求,也要考虑到地方经济服务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也对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与人才贮备支持,因此,构建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与提升作用,也为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改革提供了方向,并为校企紧密结合架设了桥梁。

[1] 贾相武.浅议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13):93-94.

[2] 李相宇,刘柏霞.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4(8):33-35.

[3] 方向阳,魏 力,王 竝.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促进高职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9(5):104-105.

[4] 顾 卉.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89-92.

[5] 金 璐,任占营.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0):59-62.

[6] 唐燕妮,戴卫军,袁光华.依托技能竞赛平台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6(1):81-84.

[7] 陈 霞.论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8.

猜你喜欢

技能型职业技能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说谎大赛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