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阅读之惑

2018-03-29赵俊英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化

赵俊英

(长治医学院 图书馆,山西 长治 046000)

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网络信息化时代,移动终端、手机、电视、电脑等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大家都习惯以图代书,在线阅读。特别是微信、微博、Facebook等等更是我们离不开的在线阅读工具。这种用移动工具的浅阅读揭露了整个社会群体浮躁,焦虑的心态。几年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网上就搞过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调查活动,通过对3000多名读者的调查统计,竟然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曾被无数文人骚客、文学爱好者视为文坛“圣经”的《红楼梦》居然高居榜首,成了受访读者们吐槽最多的“死活读不下去”的书。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其它三大中国古典名著也位列其中。诚然,这个所谓的“排行榜”结果并不具有公众认可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也不必过于忧心忡忡,但经典作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代社会的经典阅读到底怎么了?在惊讶和叹息之余,也迫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希望能够剥茧抽丝,为自己“经典阅读之惑”找到一个答案。

一、经典阅读“迷失”之根源

阅读,离不开读者。经典阅读,因其内容较为丰富,思想较为深刻,所以需要阅读者有一定的文化积淀、理性的阅读目标、良好的阅读心态和有效的阅读方法。换而言之,要想在阅读经典中真正有所收获,首先要解决好“谁来读”、“为什么读”、“怎么读”的问题。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经典阅读”在解决好上述三个问题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一)读书无用、娱乐至上的社会思潮对阅读经典形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变迁和新信息技术的普及,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娱乐一体化后,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生活中,出现了新的趋向,不少人把追求物质享乐、个人自我的“小时代”精神作为理想。人们习惯于看电视、看手机,在网上看视频、玩游戏。以前的人把看书、看小说当作精神享受,现在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更不用说去啃经典了。肖鹰教授在“当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与价值观”的主题讲座中指出,中国以道德为本位,强调教化和学习的文化传统在中国青年一代的身上正在消失和断裂。娱乐压倒学习,自我表现压倒社会教育,进而缺乏“大时代”的国家整体、精神向上的理想。可以看出,阅读和经典阅读的缺失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症,这不仅折射出我们精神的匮乏和意志的瓦解,更体现出了我们的审美能力和精神生活越来越趋于的侏儒化。这不能不令我们为传统文明和传承经典而担忧。

(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使阅读目的变得庸俗和短视

在当今这样一个商业氛围喧嚣的社会,人们都注重金钱报酬和效率高低,各个领域都非常盛行功利主义,讲求获得即时效益。即便是读书,也要首选“有用”和“实用”的。厚黑学、官场哲学、励志成功学和各种“有用”的书籍,更能激发人们的阅读欲望,这一点可以从书店里畅销的各种成功学、各类应试教材、辅导资料中得到印证。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谋生不易,能够安静读书的时间和心态确实受到了挤压。过去我们数千年文明沉淀形成的“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早已被人弃之脑后,那些能提高个人涵养和塑造时代精神的经典,由于缺少实用价值和即时效益,缺少所谓适应“职场成长”和“谋取实际利益”的价值,而被人们“视而不见”,或“束之高阁”。

(三)在信息爆炸的“读屏”时代经典阅读显得“不合时宜”

当今社会电子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电脑、手机、微信、QQ、电子化随处可见,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读屏”时代里,电子读物所特有的信息高度易得性为人们获得和处理信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信息过量。这就需要读者对阅读对象、阅读内容和阅读模式做出新的选择,客观上压缩了读者阅读过程中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出现了快速浏览的“浅阅读”的新型阅读模式。在这种新型阅读状态下,读者可能难以感受到传统的纸质阅读因其静态性所开辟的独立的阅读空间,以及从中所引发的各种思考、想象和沉浸在其中的高峰体验。由于电子阅读过程的快捷便利,更容易使人放弃深层的独立思考,而转向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因此,电子书的开放和媒体化,使语言变成了碎片,出现了断裂,从而让知识没有了系统性和连贯性。王蒙也感叹到“电子化的普及,用浏览代替阅读,用传播代替服务,用碎片代替经典的现象,造成我们的文化有断裂的危险。”文化的断裂使文化的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以说,电子化给我们带来信息便捷的同时,也是阅读“去经典化”,名著“读不下去”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

二、经典阅读“魅力”之所在

纵观中华文明史,一次次不同文明的碰撞,一部部经典著作的问世,在传播和延续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丰富人类思想境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地位和作用已被历史证明,不容置疑。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尽管经典阅读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境,但经典中散发着的理性光芒,仍将继续引领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一)经典阅读有利于传承人类文明和树立正确“三观”

经典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历程。经典名著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文明及先进思想的结晶,里面涵盖着政治的、经济的、文学艺术的精髓和骨肉。针对当今青年一代的迷惘和社会的浮燥,我们更应该去亲近经典。伟大的书籍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只要你能够怀着敬畏之心去亲近它们,便一定能使你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获得提升。这些不朽的作品所展现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也足以引导和帮助我们青年一代抵抗丑恶,远离虚无和轻浮,改造贫乏和平庸。在经典的阅读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经典伴随自己健康成长,从而更好地去创造自我,创造世界。

(二)经典阅读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和完善人格精神

读书除有增长知识的功能外,还可以提高人的鉴赏能力、内在气质、生活品位、精神境界等综合素质。阅读经典,可以使读者与作者进行灵魂的对话,在对话中点燃人生理想,激发内心深处的感知力,思考力和创造力。从阅读经典中感知真、善、美,提升人格价值,获得人生经验,提升精神境界,从而达到生命与人性的全面觉醒。阅读经典本身是一件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如果你深入其中,会觉的美妙无比,就会爱上她、离不开她,她也会伴随你生命的始终。才能体会到那种“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气势磅搏;体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智慧……当今社会充斥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娱乐化思想,尤其是年青一代,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精神的迷失,使他们对一些传统美德不屑一顾,有的消沉颓废,有的是崇尚消费“我消费,我存在”,出现了“买衫动物”,“拜衣教狂徒”。这都是因为没有精神追求的具体表现,阅读经典可以使人的精神找到依附,提升品位,摆脱庸俗,进而愉悦身心。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就是说要想摆脱平庸,必须“用古今浇灌”。余秋雨则认为“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大丰富。”所以说,人唯有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才能汲取其中的精髓,才能领悟其中的思想,才能使自己得到由内至外的提升。

(三)经典阅读有利于形成逻辑思维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人类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来自阅读,中外名著和经典堪称“语言艺术的典范”,其中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语言艺术的精华。比如《红楼梦》,有人读不下去的原因是因为书中插有大量晦涩难懂的诗词,从而妨碍了阅读。恰恰相反,如果《红楼梦》里没有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怎能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曹雪芹笔下的第一诗人林黛玉,因有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等清新、冷艳的诗句,才呈现出了她超凡脱俗、与众不同的美。如果原著像《后红楼梦》或是《红楼幻梦》那样凡俗,还有谁会去读第二遍呢?当今社会,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移动终端便捷,看电视、上网、移动上网成为常态,经典的纸质书本阅读量下降,加上阅读方式的改变,思考时间的减少,导致思维没有系统,语言表达出现了困难。针对“书籍在荧屏时代的命运”的问题,俄罗斯鲁巴金阅读基金会主席普洛特尼科夫教授认为:人们电视看多了,会使注意力分散,思维没有系统,对世界的理解支离破碎,想象力大大降低。人们变的匆匆忙忙;感到语言表达困难;在谈话中突然从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缺少积极的词汇、机智等等。王余光教授在谈当代经典阅读的意义时也指出:读书或者阅读经典著作对人们思维的系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好处很多,而看电视或上网看画面没有这些方面的帮助;反而起到反作用,从而导致表达困难,词汇量贫乏,或词不达意。

三、经典阅读“重生”之出路

经典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牢固基石,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要想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每个炎黄子孙实现心中的“中国梦”,延续和弘扬传统文明,成为当今和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慧源泉和精神动力。那么,作为传统文明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应作为首选,培育全社会、每个公民“经典阅读”的氛围正当其时。

(一)加强顶层设计,把经典阅读纳入公民教育、社会管理的国家层面

要使经典阅读下去,不仅要通过读书会和读书节来宣传推广,更要从基础教育和大众认知入手来解决。“全民阅读”从2014年到2017年连续四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促进阅读的相关立法工作也在不断推进之中。一是政府通过投入促进基础阅读和通过立法促进阅读,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2018年1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发布施行,推广全民阅读的内容列入第三十六条中。增加图书馆建设和应用,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让主流媒体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占据主流宣传市场,进而为全民阅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上也要广开思路,多管齐下,比如说通过行政手段、文化市场管理职能发布类似“限娱令”,在电视、网络等文化传播媒体上加大传统文化的宣扬,多多开展诸如“朗读者”、“中华好诗词”、“中国汉语大赛”、“中国成语大赛”、“中华经典颂读”、“诗词大会”、“戏曲大会”等节目。三是在行政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宣传阵地,加大“弘扬传统、阅读经典”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进而形成“社会公众普遍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重视认知引导,让经典阅读逐步成为公民追求生活品质的自觉行为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从小立志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兴趣,就会以书为乐,主动去读书。因此,经典阅读应当坚持从“娃娃”抓起,从蒙童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建立完善的、有效的引导机制,比如说加大经典著作在各级学校教学安排中的比重,加大在现阶段应试教育中考试的“分值”,通过初期的强制灌输,逐渐培养兴趣,激发每个学生的内生阅读动力。着手研究探索“从学校到家庭”的传播模式,通过“引导一个孩子”到“影响一个家庭”,进而“辐射全社会”。挽救经典阅读,所有参与者都应当有一种“时不我待”的危机感,从今天开始,从现在抓起,抓紧一切时间、一切机会去推动,也许经过数十年,当一代、两代具备“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观念的孩子成为社会中坚时,经典阅读也许会再次回归其应有的“荣耀”和“地位”。到那时,读书这种最纯粹的文化行为,将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高贵的精神追求。

(三)坚持与时俱进,将经典阅读与科技进步观念转变和谐共振

经典阅读是传统文明和智慧的积淀,但决不应该成为“曲高和寡”的理由,打上“小众”的标签。当今是一个工作、生活节奏高速运转的时代,作为经典阅读的传播者们,应当抱着一种宽容、开放的心态,努力寻找经典阅读与科技进步的结合点。比如,通过载体的多样化,使纸质经典书籍与电子经典书籍共生共存,清茶陋室读经典是一种生活格调,在手机、IPAD上读经典同样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通过传播方式的创新,把崇尚静态阅读的大部头经典,改编、缩编成短文,适合大众接受,尽管这样可能影响经典的形象,但如果能够通过暂时的“断章取义”,达到最终的“通篇精读”,何尝不是一种人类“智慧”的体现呢?在当前个性飞扬的时代,同样也应当允许经典阅读打上个人的“印迹”,或读、或看、或浏览、或研究,无论如何,只要取其精华,得其要义,也是我们的一点进步。

冬日的午后,或者夏日的黄昏,独自坐在阳台上,身边一盏香茶,手里一本名著,一切都是风烟俱净的美好,轻轻地翻动书页,那些灵动、智慧、优美的文字,便在袅袅茶香里如约而至……穿越时空、咀嚼经典,那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享受啊!总之,经典阅读不应被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所淘汰,而应该成为一种时尚。“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如诗味长。”一个“书香的未来”,必然是一个文学好书,文学名著和文学经典飘香的社会。建设这样一个书香社会,不正是我们美丽中国梦所追求的吗?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