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关系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8-03-29陈雪敏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印关系倡议西藏

陈雪敏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四川 610207)

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文明古国,两国间有文字记载的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印间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都将两国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但自20世纪50年代起,在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因素和现实状况双重影响之下,中印关系就一直在曲折中发展,中间虽有所回暖,但是一直没有恢复到历史最佳水平。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1],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尤其是中印关系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如何消除中印关系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切实改善中印关系,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而与之同时期,一条以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随之被开辟,这两条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与欧亚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发展的大通道,也成为了东西方文明间交流的重要桥梁。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张;同年10月份,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图共赢的时代潮流”[2],希望双方间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而这二者又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和构想。

“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的宝贵启示,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3],而为实现整个世界的繁荣发展贡献出的一份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提出、实施四年来,中国始终遵循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不断深化与沿线各国间的政策沟通,不断加强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努力改善金融合作网络,强化丝路各国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广泛合作,自2014年至2016年间,中国同丝路国家贸易总额累计超过3万亿美元,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4]

“一带一路”与亚太经济圈、欧洲经济圈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互联互通的开放系统。“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唱,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5],印度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印孟缅经济走廊中的重要一员,其与中国双边关系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的发展前景。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印度是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唯一缺席这次峰会的国家”。[6]印度的缺席只是当前中印关系的剪影,其背后更折射出中印双方关系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一带一路”谋求的是各国的共同发展,而不是谋求政治势力范围。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协议下,认清并消除中印关系中的困境,实现双方间互惠合作,是推动双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印关系面临的困境

“一带一路”的倡议,“追求的是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7]以此来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从当前中印关系的发展来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历史因素;二是现实问题,具体言之:

(一)历史因素

第一,藏南的归属问题。藏南原本是中国的领土,但历史上由于英国在对印度实施殖民统治期间,长期对藏南和西藏进行骚扰侵袭,因而在英国撤军后,藏南就成为了印中双方间的争议区域。藏南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而且作为通往西藏的南大门,战略意义十分重要。藏南这种得天独厚优势也成为了印度同中国争夺藏南地区的重要原因,并于1962年爆发了中印边境战争,印度在这场战争中遭到了惨败。“印度的羞耻惨败,教训了整整一代印度人”。[8]战后,两国结下了恩怨,并且双方都视对方为军事、政治上的劲敌。到了70年代后期,虽然双方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缓和趋势,但冲突与矛盾不断,直至今天,有关印度军人在中印边界挑衅中国驻边部队、印度军队越过中印边境线的新闻也屡见报端,两国在政治上的互信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消逝而随之建立起来。

第二,西藏问题。从西藏开始纳入中国地理版图直到18世纪后期,并未出现过“西藏问题”。而所谓“西藏问题”的出现,则要追溯到19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在历史上,英帝国为了巩固其在南亚地区的势力范围,一手策划了使西藏独立的“西姆拉会议”,企图使西藏成为其战略缓冲带。西藏和平解放后,印方虽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不愿意西藏成为社会主义的西藏,最好成为一个缓冲带”。[9]到了90年代,这种思想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得到强化。但基于现实利益,印度开始对华推行双面政策:一方面,鉴于中印关系的重要性,表面上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另一方面,基于自身亚洲战略利益的考虑,又暗中扶持“藏独”势力,收留相关“藏独”人员,从事西藏独立图谋的活动,妄想将“西藏问题”变成向中国施压的筹码。总之,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双面政策,使得其成为了中印关系正常化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现实问题

第一,竞争格局与思维的影响。从中印关系发展的起伏状况来看,竞争格局与思维对中印关系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中国在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而作为中国邻国的印度,自上世纪90年代来其国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2015年经济增速首超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增速最快的经济体。对于印度而言,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其他相关诉求,印度也迫切希望提升并扩大其在地区和国际上的话语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无疑成为了重要的竞争对手,这正如亨廷顿所说,“两个亚洲巨人潜在力量的竞争……印度将努力崛起,不仅作为—多极世界中的一个独立权力中心,而且是作为中国权力和影响抗衡的国家”。[10]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中国威胁论”被大肆炒作,美国为了巩固其在亚洲的战略利益,于2011年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并开始拉龙印度,强化在军事等各领域的合作,旨在联合印度共同遏制中国,而这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印的未来合作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度“东向行动政策”上的重叠和竞争关系。印度的“东向政策”最早由辛格在印度—东盟峰会上提出,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东向政策”在与东南亚、东亚地区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后,在巩固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发展与东北亚等国家的关系,以凸显其在亚太地区的大国地位,同时,也将“东向政策”强化为“东向行动政策”。“东向行动政策”相对于“东向政策”而言,不同之处在于“东向行动政策”的战略目标开始转向亚太,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东扩展到与包括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政治军事合作;另外,在处理与东盟的关系上,“东向行动政策”将进一步深化与东盟的防务合作力度,发挥其在南中国海的大国平衡作用。对于中国来说,则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倡议,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来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向前发展,而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中,东南亚、南中国海是必经之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版图中,东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而东南亚市场、南中国海对于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自印度实行“东向行动政策”以来,印度曾多次插足南中国海,并在相关争议海域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开展军事演习,搅动南海局势;此外,印度还充分利用东南亚各国对中国崛起的戒备心理来挑拨其与中国间的关系,乘机拉拢各国以扩大其在东南亚的影响力等。因而,印度“东向行动政策”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上的重叠和竞争关系,使得中印间关系更加复杂化。

第三,中印关系中的巴基斯坦因素。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本是一个国家,二战后由于英帝国实力衰退,无法再继续维持其在英属印度的殖民统治,再加上当时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在政治、民族、宗教等问题上的不可调和,因而最终导致了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建国后,在一系列矛盾的催生下,爆发了三次印巴战争,并且双方间关系一直呈现出敌对态势。而中国和巴基斯坦自1951年建交以来,在两国领导人和人民的精心培育下,“中巴友谊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根深叶茂”,[11]并发展成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鉴于中巴友谊、中印政治互信缺失以及印巴对峙三重关系,印度显然不愿意看到一个牢不可破的中巴关系,而这也成为了印度对中国产生戒备心理的重要原因。另外,对于中国倡导推动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在印度看来,中巴经济走廊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战略布局,也是中国涉足印巴争端的政治工具,[12]对印度构成了重大的战略压力和安全威胁。因而,印度也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这无疑使两国间信任度进一步降低。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强化中印关系的策略

针对中印关系发展所面临的历史困境和现实困境,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两国间的交流互通,积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方式,消除双方间的猜疑,将“一带一路”倡议打造成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桥梁。

首先,在政治上要加强政策沟通,增强政治互信。“中印是两个发展中国家,一起走和平发展、合作发展道路,是两国共同利益所在,对亚洲和世界也是一件好事”。[13]中印两国应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建立定期的高层会晤和对话磋商机制,加强政策沟通,找准双方间的利益契合点,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此外,在对待双方矛盾分歧上,“不能只把眼睛盯在分歧上而忽视了友谊和合作,更不能让两国关系发展进程和两国关系大局受到干扰”,[14]要正视和正确处理,避免出现“龙象之争”,努力实现“龙象共舞”。

其次,在经济上要加强贸易往来,坚持合作共赢。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发展成为拉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于中印经济发展而言,合则两赢,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印双方要充分发挥各自“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的优势,加强贸易合作,实现“一带一路”与“东向政策”的有效对接,实现共同发展。另外,双方要拓宽投资合作渠道,积极推动亚投行、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提升两国合作发展的空间。

最后,在文化上要加强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2]民间的支持和民间的友好往来,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人民间的心心相印,强调文明间的开放包容,中印双方应秉承这一精神,全方位推进人文交流合作,积极开展旅游、地方等友好交往,增进人文交流。与此同时,双方也可以通过开展互办文化年、互派文化艺术交流团和青年留学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文化间的交流互鉴成为增进中印人民间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四、结束语

“‘一带一路’倡议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7]中印双方要遵循发展、合作、开放的理念,妥善应对和处理困扰两国关系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强化政治互信、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推动中印关系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猜你喜欢

中印关系倡议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资讯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王毅回应中印分歧望双方打开心结相向而行
神奇瑰丽的西藏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中印两国关系的制约因素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