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及其现实意义
2018-03-29辛雷乾杨周相
辛雷乾,杨周相
(西藏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性。长期以来,中国社会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促成了全国各族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指导作用的认同。但是,仍有一部分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外来的,中国人应该立足自己传统的治国方略和发展思想;甚至一些人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些无用观点和过时教条。即使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也常有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不透,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上功力不足。基于以上主观偏见和诸多问题,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1]为了更加有效地引导更多的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当前社会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实践性
东西方思想家们对于实践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源远流长,“但把它作为哲学上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并给以科学界定的,则是马克思。”[2]
作为一个重要哲学概念,对实践及其相关形式的思考和探讨,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已开始。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形式的划分,实践包括改造自然、社会和思想的三大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劳动都是重要的实践形式。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主张“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3]中学毕业选择职业时考量“为谁工作”,是一个青年实践价值取向的问题,马克思对于实践问题的思考正是从此开始。如果从实践的改造含义上讲,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序言中提出“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3]继而主张“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3]认为思想观念中对现实各种神性的批判改造和物化过程就是实践,它是一种反对任何社会寄生阶级、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此时的马克思立足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更多偏重于主观意识作用和理论上的批判表达。
置身现实社会,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马克思,围绕着共产主义的实现进行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问题的系统研究。历经了家庭变故、求职失败,目睹了普鲁士当局腐败、反动和专制等系列作为,马克思终于在《共产主义与“奥格斯堡总汇报”》中主张共产主义“应该代表最贫穷居民阶层的真正利益为基础”[4],开始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立场。在《德法年鉴》合刊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章中,马克思主张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继续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最终实现人的真正解放的共产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劳动这一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展开阐述。“自由自觉的人的劳动”“异化劳动”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对于“异化劳动”的克服,无不体现了马克思对劳动实践的高度关注。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提出了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决定力量,指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决定作用,明确展现了实践及其主体的历史前提作用。
经过长期思考和探索,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提出了以实践为中心思想的新唯物主义哲学。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下文简称《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首次明确了实践“对象性活动”的含义。《提纲》紧密围绕实践讨论各种哲学问题。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改变世界”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从此,马克思开始告别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将自己的新唯物主义紧紧地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之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揭示了实践主体——“现实的人”的历史前提地位,提出了物质生产、再生产、人口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等实践形式,将共产主义论述为改造现存世界的实践活动。
从中学毕业到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马克思经过系列思想转变和实践探索,最终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新世界观。如上所述,马克思认为,作为一种“对象性活动”,实践人对自身精神改造的“物化”过程,是人对现实进行能动改造的物质性活动。人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想精神领域的所有改造活动,是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医疗、交往和旅游等属于实践的重要形式。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定义、形式划分和基本特征,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主张对现实世界的不合理性进行能动改造的本质属性,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实践的系列认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则具体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对现实进行批判改造的立场和态度。前者具有世界观意义,后者则具有该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二者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不可分割的两大重要方面,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不可相互代替。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具体表现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5]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人们经常将马克思主义解释为一种“观点和学说体系”“科学理论”或“学说”等。但在实际运用中,马克思主义经常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统一体。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公开问世,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中,马克思主义更多地体现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世界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以及革命胜利后建设社会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公开问世标志着已有300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实现了从空想向科学的迈进,那么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则标志着社会主义探索实现了从理论向现实的飞跃。虽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努力更多地集中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美好愿景的描述上,但是他们也一直在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努力实验着自己的社会主义主张,甚至有人还因为追求空想陷入破产和生存无望的境地。1848年马克思主义创立后,除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外,马克思更多地投入到世界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中。在欧洲1848年革命及其前后,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入到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的组建、法德工人运动的组织指导、革命理论宣传。即使1848年革命失败后到了伦敦,马克思也重新组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参加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他还密切注视科伦共产党人一案的审讯进程,通过各种方法揭露普鲁士当局的阴谋,千方百计营救战友。为了继续有效指导世界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60年代成立和长期领导了第一国际。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从一开始就高度关注、积极建议和声援巴黎公社革命。革命失败后,他又尽快总结革命经验教训。20世纪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将马克思主义演绎为系列经典理论、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文化四大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从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开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果之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被解释成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是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的统一体,其实践观具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发展、检验和归宿上,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于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制度的坚持和文化价值观的培育上。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如上所述,本文中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个学说体系,也包含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等几个方面。首先,从学说体系上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指导世界工人运动创立的。在19世纪30-40年代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中,英、法、德等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工人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给世界工人运动提供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经过不懈探索和实践经验总结,最终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其次,作为一种道路,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为了实现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远大理想,大学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曾寄希望于青年黑格尔派主张的资产阶级革命。初涉社会和经历了普鲁士当局的反动、保守和专制,看穿了私有制社会的罪恶根源,马克思开始向共产主义转变。《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通过对布鲁诺·鲍威尔犹太人问题的批判,毅然提出了最终消灭私有制的革命理论,完成向共产主义道路和立场的转变。《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就在于他向人们提供了实现真正解放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提供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再次,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经过实践总结产生的。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目睹和批判了普鲁士邦国封建的宗教的私有制的腐朽、保守和反动。在1843-1844年的法国巴黎,马克思又目睹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者的异化劳动现实,提出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才能真正解放劳动者和发展生产力。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预言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到来的历史必然性。最后,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观,实现人的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虽然文艺复兴已经提出了弘扬人性、批判神性的主张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口号,但是资产阶级文化价值观只是口头上的。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彻底实现人的完全解放和全面发展。从提出“共产主义应该代表最贫穷的居民阶层的利益”开始,马克思一直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现自身现实解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世界的巨大贡献,更足以说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优越性。历史已经充分证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和倡导的社会主义(包括共产主义)文化价值观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和潮流的。
第二,世界工人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历史继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不断丰富和发展更是社会实践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1848年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为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因为无产阶级斗争经验的缺失和寄生阶级力量的狡诈和强大,1848年革命最终失败。为了继续推进世界工人运动的发展,19世纪50年代定居伦敦的马克思,先后重新组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参加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密切注视科伦共产党人一案。在积极参加当时工人运动的同时,马克思还总结经验教训,组织出版和编辑了《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著有《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等。《德法年鉴》时期已经提出的不断革命理论,在此得以丰富和发展。在19世纪60-70年代,马克思先后组织成立第一国际、大力支持和指导了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并著有《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经济学著作、《反对林论》哲学著作和《哥达纲领批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先后创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2012年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从1848年以后的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到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和其他世界共产党人,先后紧密结合世界各国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上的巨大优越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不断检验以现实实践为基础。在总体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世界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但也包括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调整。欧洲1848年革命的失败,使马克思及时纠正了对世界革命形势的判断。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出发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理论①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理论,是马克思根据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但是至今都没得以实现。从俄国社会和革命实际出发,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一国先胜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一国先胜”理论,是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在其激励下的世界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胜利,充分说明了列宁革命理论的科学性。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自我。
最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服务世界工人运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目的。从创立开始,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为世界各国工人运动服务。为了给刚刚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经过长期探索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了继续推进世界各国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丰富和践行了马克思主义。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创建苏联模式,极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为了取得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国家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毛泽东、铁托、金日成、卡斯特罗等共产党人科学理性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为了继续推动社会主义的前进和发展,赫鲁晓夫及其后继者、邓小平及其后继者、金日成及其后继者等共产党人,积极探索具有各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20世纪以来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实践,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指导功能。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引导学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6]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就,已经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必须坚持实践基础和为实践服务。步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发展,更要强调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就是要澄清和完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就是要更加端正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凝聚力量。
第一,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研究,有利于澄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问题上,实践性具有不同形式的表达。“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实践观”等不同说法,皆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以及二者的统一。虽然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但是对其表达常常较为简单,并将其放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8]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是接受实践检验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解读,如果仅限于“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显然是抽象和远远不够的。凸显和澄清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将较大补充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材的相关内容。即使在新修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全国统编教材(2018年版)中,也只是点了一下实践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首要的”“基本的”地位,提了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全国统编新修订教材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系统表达,还是明显不够。
第二,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研究,有利于端正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虽然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解决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危机提出的,但具有普遍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有着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鲜明政治立场、有着与时俱进品质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20世纪以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系列新变化、社会主义中国在1997-1998亚太金融危机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中的杰出表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史性变革,无不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科学性和巨大发展功能。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1]既然马克思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具有世界性和巨大发展功能,中国广大建设者就没有理由排斥,就没有理由不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研究,有利于凝聚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实现强国目标。中国发展离不开自身特色,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引领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因为科学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先后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完成了“站起来”“富起来”的发展目标。时至今日,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1]只有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健康发展,中国社会发展才能不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等,广大建设者才能形成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凝聚14亿国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将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如上所述,基于19世纪工人运动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实践的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得以创立;基于指导世界工人运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系列社会实践。新时代任何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理论、正确道路、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以往更需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比以往更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坚持落实到“怎么用”的问题上来,“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形成,研究和应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解决新问题将更为紧迫和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