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信仰之维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知—信”转化的必要性

2018-03-29湖北理工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世界观层面信仰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常抓不懈,其投入与关注程度更是有增无减,然而事实却是,在一片“加强”声中,其教育成效与人们的期望却相去甚远,甚至每况愈下。原因何在?我们的专家学者亦多视角多维度作了有益探讨,得出了更新改进课程理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构建适应评估体制等系列理论成果,为改善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低下的状况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笔者认为课程理念更新也好,教育方法改进也好,其种种更新改进的关键在于要将“知—信”转化这一根本理念和方法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当中,使它成为马克思理论教育的最终目标,最终达到“标本兼治”。

1 实现“知—信”转化是马克思理论教育的本质要求

20世纪60年代,道德认知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确认了“认知”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由此奠定了“主知主义”在当代道德教育理论中支配地位。该种理论强调道德教育与一般教育科目在“内容”教授层面的一致性,强调“道德知识”的教授和学习为主;与此同时,他们认为它还是一种思维技能的学习,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里的认知能力包括道德推理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三种能力。如迈克尔·斯克里文的认知道德教育就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道德分析,而不是向他呈现别人的结果,为此,必须把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发展、道德推理和认知作为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作为德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亦深受其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要十分注重大学生主体该方面系统知识理论及理论思维能力的传授和培养。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理智和思维的参与,从这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注重认知并不为过,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无法证明正确的逻辑推理和高水平的思维能力与合理的行为之间有某种必然联系”[1],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教育尤其如此。正如“信党,才可能跟党走”,“信”是“行”的前提,只有“信”才谈得上“行”。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要解决“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精神层面“信”的问题,即从内心深处“遵崇、相信”其为科学和真理,并以此为自己行动的指南针,践于行。

这里的“信”,可以从两个层面把握:其一为“相信”,其二为“信仰”。“相信”即是主体对客体知识真实性﹑科学性的确认﹑肯定 ,“信其真,肯定其真”;“信仰”是主体将确信其真并纳入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观念体系范围,自觉以此为行动标准,始终不渝的信服和执着追求。因此这种着眼于培养和锻造学生内在的共产主义情感和信念,以培养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体系为终极目标的教育活动,要求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马克思理论知识的获得或某一具体认知能力的提高这一初级层面,而更应培养学生从内心深处对该种理论和信仰“认同和遵崇”,从而自觉践行于实践。

科学理论知识有其基础性作用和地位,这一点取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肯定,但是,光有科学理论知识,似乎是不够的。因为就知识本身而言,它只是客观的描述事实与陈述对象之间的固有关系。一个人如果仅仅是知道了解很多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科学性,却丝毫不能被这些知识吸引,并激起兴趣,那么这些知识也将无法引起主体的任何有价值的情感反映或评价。那么那些被主体所掌握或了解却丝毫不能引起兴趣或为之信仰遵崇的理论知识,对主体而言,就可能就只是一堆毫无作用的思想体系或空洞符号。这样不涉及“信奉,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即使主体掌握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也就更谈不上效果了。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以人们“实践—精神”把握世界方式存在,“对于个体的价值就不仅仅在于实现从“不知”到“知”的跨越,更在于从“知”到“信”的提升”[2]。

因而,对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言,专设专门化的课程及拓宽日常理论教育渠道,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有其必要性(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但在此基础上通过情感﹑意志参与形成持久的用以指导自己行为的信念﹑信仰,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性要求。

2 实现“知—信”转化是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内在要求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系列的马克思理论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无产阶级规范和要求的思想品德,而“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其形成有其内在规律。

任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是基于人们对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以及相关客体的基本观点和一般态度经验。因此,在客体客观属性基础上,某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前提是必须有主体本身主观情感的参与,并加入了主体的主观体验和评价。那么,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就必须是无产阶级理论和方法论的主体,在相关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判断,选择认同,最终给予积极肯定,并纳入自身思想体系以此为行动指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乏主体主观情感的参与,不被其接纳或认同,那么它就可能是与主体毫无关系的空洞冰冷的知识理论体系,而无法内化成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系。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它:“行”,是马克思理论教育最终要达到和实现的目标,即将其作为一种价值体系运用于实践之中;“知、情、意、信”则是达到这一目标所必备的前提和基础。赵志毅﹑蔡卫东在《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中提出:“信仰作为一种立体结构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之中。从纵向看,它分为三个高低有序的层面”,“‘可信’为第一层次,‘确信’为第二层次,‘坚信’为第三层次”。教育对象学习掌握了相关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前提下,通过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认为其合理并接受它,这一阶段称之为“可信”;在“可信”的基础上,如果伴之有主体强烈的情感因素加入,并不停的通过更多的理性思考或被验证的事实进行强化和反复确认,那么就进入“确信”阶段,并最终形成信仰的永久动力;而“坚信”则是通过意志力的参与,能够主动抵制与之违背的各种理论和观点,克服来自实践或现实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坚信不疑的一种最高水平的信仰。即信仰是包含“知﹑情﹑意”在内的可信﹑确信﹑坚信的内在统一。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讲,达到“行”这一终极目标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和形成教育对象的信仰。只有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可能在实践中自觉运用,否则,马克思理论对于教育对象来说可能只是一种明知正确却激不起主体任何兴趣与反应的空洞的符号。而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心仍停留在认知层面,因而,实现“知—信”转化是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内在要求。

3 实现“知—信”转化是克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低下的关键所在

当前在部分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动摇,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不深,理解不透,以及面对现实问题出现“知—行”严重脱节等现象,尖锐反映了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低下事实,我们的专家学者对于马克思理论实效性提高所作出多维度多角度的深入思考与分析,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其效果有待提高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然而,马克思理论教育效果低下的原因究竟何在呢?笔者认为,与大学生主体的“知-信”转化未顺利完成密切相关。从教师以及课堂这一教育主渠道来看:无论是过去陈旧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育教学方法,还是现在针对马克思理论教育实效性提高所提出的涉及教学理念更新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抑或讲求教学内容的深度,针对性与现实感,情感体验法、实践强化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某些学者从心理学层面阐述的建立包含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信念引导机制在内,践行强化机制在内的心理认同机制如此等等新思维新方法的探索都没有注意到“知—信”转化这一根本理念,根本途径,根本方法在整个教育活动当中的作用,即便是后者的改进也只是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涉及的具体层面的认识和了解,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们的出发点或落脚点似乎仍是停留在怎样更好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好﹑更高效的传授给教育主体,即着重于由过去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到“乐于﹑欣然”接受。从学生自身层面来讲,一方面缺乏上述教师引导,创设的重在培养内在情感、信念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他们丝毫不能被这些知识吸引,并激起兴趣,那么这些已经存在于他们脑海而丝毫不能引起兴趣或为之信仰遵崇的理论知识,对主体而言,就可能只是一堆毫无作用的思想体系或空洞符号。这样不涉及“信奉,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即使主体掌握得再好也无济于事,更谈不上效果了。这样教育的课堂确实是生动了,从知识层面讲,教育的效果也确实显著了,学生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确实是多了,理论思维能力也确实提高了,但实践层面呢?知道“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可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却不免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观望与怀疑;知道“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却是佩服那些默默无闻的底层劳动者,却希望自己不是。原因何在?他们只是“知道”,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事不关己的理论知识在学习掌握着,而非信奉﹑信仰,而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应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意义层次是教育的效果层次(或称观念和认知的态度层次),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和认识水平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程度;第二个意义层次是教育后的抗干扰,抗影响的应对性效果层次(或称教育后观念和认知态度的坚定性)”[3]。这里第二个层面所讲的“观念和认知态度的坚定性”很显然就是我们这里讲的对特定知识,价值观念始终不渝的信服和执着的追求。没有发自内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持久的忠诚信仰,我们就不可能抵御现实生活中各种有害思潮以及不良行为的侵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永远无效果可言。改进也好,更新也好,关键在于“知—信”转化。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56.

[2]赵志毅,蔡卫东.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7.

[3]楼军江.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层目标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5):38.

猜你喜欢

世界观层面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智能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雕塑遗产》
论信仰
铁的信仰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