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研究

2018-03-29李馨齐鲁师范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大众化网络平台马克思主义

李馨 齐鲁师范学院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所面临的挑战

虽然利用网络这一传播媒介有效地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传播方式,为更多群体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但它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网络传播渠道狭窄,受众程度不高。一方面,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中的传播主要以高校或者党政机关等开设的学习网站宣传为主,没有合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目前使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的用户越来越多,他们也期望能在这些网络平台上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渠道,但现实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些网络平台上传播的渠道较少。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互联网信息传递的发展水平较之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些许差距,类似于我国部分西部地区甚至都无法接触到互联网,只能通过传统的报纸、书籍或者广播等形式了解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息。

(二)缺乏专业的网络传播队伍。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传播还存在些许问题。大多数工作者并非此专业人士,文化程度或者专业技能不足,当遇到复杂的业务问题时难以有效解决。此外,网络信息瞬息万变,但现阶段大部分工作人员受固有传统技能的限制,对网络工作方式缺乏创新,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并不能有效应对。所以,对于专业网络传播工作人士还是十分欠缺的。

(三)网络传播内容缺乏生动性与趣味性。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者很大程度上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形式与内容上创新。他们通过模仿主流网站的信息传递方式,将大部分所照搬书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布于网络平台。如此一来,只是转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这些理论内容大多数还是以平淡的话语直叙理论知识为主,十分抽象且晦涩难懂,缺乏吸引力。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青年用户为代表的群体对网络的使用越来越多,他们更易于接受网络中富有趣味的娱乐节目、体育时事等。因此并不能有效关注缺乏生动、趣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四)网络传播所具有的开放性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现如今,可以说是人手一部手机,各个不同的群体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就使得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有意扩散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发展的言论,误导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产生不利影响。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传播中的路径分析

针对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传播中的问题,对此我们努力探寻其解决办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渠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人民群众,它既要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发展,也要能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所以,我们有必要拓宽其传播路径。第一,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微博、论坛、QQ等多种渠道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扩大群众知情度;第二,我们要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力度,不能只停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者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等,尽可能借助多方面因素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内容与形式。首先,这要求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者是网络传播队伍都应当适时增添符合社会时代主题的内容,减少大量文字的排版,以图片或者视频分其它形式将其内容合理表达出来。其次,我们也应当根据人民大众的喜好创新其传播形式,与多个互联网平台建立联系,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设专门的信息发布通道,简化人民群众找寻其相关信息的步骤,提高人民群众对其关注度。

(三)建立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队伍。一方面,网络管理人员可以选聘一些网络专业人才,并对他们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教育,以储备能及时应对新问题的人才;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工作者也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找出不足,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学习新知识,最终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四)创建良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环境。建立良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环境对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为此这就需要我们多方共同努力。第一,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网络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提供重要支持力量;第二,网络管理者也要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可以向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学习借鉴,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等;第三,广大群众也要提高自身鉴别能力,不被谣言所误导,树立坚定的政治意识,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

三、结束语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传播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它使得各种信息间的交互变得十分迅捷,特别是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正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传播中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找寻合理解决方法,从而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好的传播给公众。

[1]谭可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研究[J].湘潭大学,2015年12期.

[2]李娜.网络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猜你喜欢

大众化网络平台马克思主义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