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研究

2018-03-29田华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能源动力设置体系

田华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能源动力支撑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运转,与社会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已经进入了新的高度,化石能源应用的紧张,提升了各国对新能源开发的重视,并且着重针对能源的高效利用、能源的循环再生等进行研究。而要想保障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予以支持。因此相关高校在针对能源动力类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与社会发展的对接,根据国家对能源动力的新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上的调整,通过与行业建立联通关系的方式,基于行业发展做好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的构建,实现课程的优化,教学内容的完善。

一、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一)弥补教学不足,重视能力培养

传统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弊端,其一是实践性不足,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第二则是思想上存在误区,没有树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意识。而对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进行优化创新后,这些问题则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通过丰富教材内容、强化实践操作、注重知识更新等方式,弥补教学中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创新的教学理念也让能源动力类教材更加注重教育教学的实际作用,提高了对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视。

(二)优化课程内容,革新实验环节

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在体系构建过程中课程的改革是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之一。能源动力类课程改革主要围绕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是要丰富信息承载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现代能源动力发展有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第二是要对教材各项内容所占比例进行调整,增加实验比重,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能力的提升;第三、是实现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增加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全局观,将能源动力与其它学科相结合。通过对课程的优化,保障能源动力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1]。

(三)引入现代观念,丰富教学手段

过于陈旧的教学手段无法与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相匹配,会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产生局限,因此在进行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过程中,要重点针对教学手段进行革新,通过现代观念的引入,实现教学手段的全面升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提升了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效率,在现代工具的辅助下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关注课程学习本身,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或项目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转变学生被动听课状态,让学生能够在能源动力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形成创新意识。

二、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一)知识结构转变,课程领域拓宽

在2012年之前的招生门类中并没有能源动力专业,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对我国能源事业的推动,我国教育部门从行业发展实际出发将能源动力作为招生门类,替换了传统的热能动力类。专业名称的改变预示着专业内容、专业领域以及教学目的等多方面的转变。在新的知识结构体系下新能源开发、能源再利用、节能降耗、污染防治等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虽然为了应对知识结构的转变相关院校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大跨度的调整,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实践,对行业发展缺乏准确的把握,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仍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呈现出教材体系的不合理,因此需要相关院校结合能源动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对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进行构建与优化。

(二)注重综合培养,忽视专项能力

对当前能源动力类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可以发现能源动力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知识面较宽,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涉及了与能源动力相关的多项内容,不仅包括热能、动力工程等方面的内容,还新增了新能源、污染防治等新方向,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到大量综合性的知识,对能源动力类专业下的所有知识都有一个基础性的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学生构建知识的完整性,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但是这种教材设定也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就是缺乏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在专项能力上存在严重不足。而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更希望能够招聘到更加专业的工作人员,这不仅造成了学生就业上的尴尬,同时也局限了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的培养[2]。

(三)教学缺乏差异,课程创新不足

当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个性化发展,很多学生都希望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在该方面有所发展。但是当前能源动力类教材在该方面还有待完善,对学生个性发展关注较少,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采用固化模式,学生参与度较低,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就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了压制,使得很多学生难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灵活的发展。

(四)课程安排失衡,内容更新缓慢

实践教育在传统教学中一直是被忽略的部分,随着国家对实践教育的不断倡导,我国领导人在围绕教育教学进行讲话过程中也多次强调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在这种观念的影响,能源动力类专业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比重,积极鼓励学生加入到实践学习之中。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弥补了传统教材中实践教学内容不足的弊端,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过度重视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都被不断消减,课程安排呈现失衡状态,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基础不足,知识理解困难等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课程内容更新缓慢也是当前能源动力类教学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很多相关院校能源动力类教材都缺乏对行业发展、知识更新的关注,很多新型研究成果,高精前沿技术等都没有被引入能源动力类教材之中,导致学生接触知识过于陈旧,无法真正掌握行业发展实际。

三、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建议

(一)科学课程设置,迎合市场需求

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应落实到行业发展实际,从行业发展需求、行业未来趋势入手对教材科目、教材内容等进行科学的设置。首先,要做好相关调研工作,对能源动力类涉及到的学科领域进行主次上的划分,确定核心课程,以核心课程作为教材编订的基础;其次,要注重新课程领域与传统课程之间的结合,要避免教学上的分离,在教材体系编排上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做好知识上的衔接,通过把握新旧课程联系的方式,让学生形成综合性的思考,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最后,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教材体系构建观念,要关注人才市场能源动力类人才的实际要求,在教材编辑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应在一定限度内,在对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当下人才市场需求,又要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积蓄一定的实践经验[3]。

(二)强化专业意识,优化教材结构

学生缺乏专项能力,专业性不足会对就业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过分注重专业教学忽视综合性的发展,又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符合能源动力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这一矛盾,在进行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过程中可以采取互补式的教材体系构建方法。具体而言,在教材体系构建过程中可以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细化,将综合性的教材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独立成册,并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丰富和深化。并且,教材体系构建要与专业构建相适配,针对不同专业设置差异性的教材。为了避免教材体系的狭隘性,在编撰专业教材的基础上,再设置普适性的通识教材。除此之外,在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过程中还要考虑选修课的需要,针对选修课设置配套的应用教材,这样就能够兼顾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更便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

(三)尊重个性发展,活化教材选择

相关院校在进行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过程中可以将职业规划融入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身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等对未来培养模式进行选择和设置,并根据培养模式的不同设置与之配套的应用教材,在最大限度内为学生创造自主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构建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首先需要明确几种培养模式之间的差异,针对学术需求、职业需求设置针对性的教材内容。其中学术型教材应注重理论知识的积淀,增加理论方面的探究,注重学术上的讨论,而职业型教材则要倾向于实用知识、应用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并适当提高实践教学在教材中的比重,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动手的机会,为之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四)强化与时俱进,平衡教材安排

平衡教材内容安排应作为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的核心原则,要科学把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首先,在进行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设置观念,避免教材设置上的盲目性,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要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只有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保障实践学习的价值;其次,要实现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的融合,在教材设定上要通过实践内容的展开帮助学生更好的对理论内容进行理解,在教材中适当增加实验内容,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最后,要强化教材内容的与时俱进,对行业发展、最新研究成果等给予持续的关注,并及时引入能源动力类教材之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需要树立长远发展意识,立足当前,把握未来,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角度出发,合理优化内容安排,调整教材结构。在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进行有效的适配,合理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现教育教学上的互补,既能够对学生的个性予以引导,又能够通过通识性的教育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同时,在对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意识到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变革而不断进行调整和革新,因此应突出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的灵活化、科学化,实现能源动力类教材体系的不断创新,长效发展。

[1]费景洲,曹贻鹏.能源动力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01(21):23-27.

[2]许学成,潘妮.能源动力类本科生“能源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2017,02(25):114-115.

[3]娄钦.国际化人才培养引领的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观察,2017,11(10):96-97.

猜你喜欢

能源动力设置体系
广元八二一能源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我“能”,无限可能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