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团体中的传播研究
2018-03-29杨博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杨博雅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曾几何时,有一种追念是越剧《桃花扇》的“朝看花夕对月常并香肩”;曾几何时,有一种霓裳之美是“珠压腰衱稳称身”......可是现在我们说起追念,想到的是《体面》和《说散就散》;提及华服,映入眼前的是素衿繁绣的纯白婚纱......随着西方多元文化的引入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文化在我国青少年眼中似乎越来越模糊了。然而,年轻人普遍具有的个性张扬、追求自由、渴望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得青少年团体成为吸收、传承和创新文化的最有利载体。因此,如何促进青少年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及其传播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的集大成。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衣食住行之礼到孔孟老孙之学,从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到鲜为人知的民间工艺,都是华夏民族的瑰宝。然而,不久前的一份青年学生调查,却让我们了解到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熟知程度与社会的期待有所差距。
2011年,有研究者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形式,对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几所综合性大学不同专业、年级、生源地的2306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非常感兴趣”和“较感兴趣”占受访者的占62.0%,选择“觉得无所谓”占34.9%,“完全不感兴趣”占2.7%;而对于“具体熟悉状况”部分,绝大多数学生(82.6%)都表示“一点不懂”或“有所了解”;在“爱好内容”方面,同学们更为喜爱的是“音乐”(85.1%)和“舞蹈”(72.5%),而对“戏曲”的了解较少(5.0%)。传统教育在全国范围的传播明显存在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各种文化形式受众面不同,且多数青少年并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困境
造成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淡视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传统文化“无用论”观念的影响。童年时期的孩子们对一切事物都是热爱的,可是随着应试教育内容的增加,“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与考试无关的知识学习了就是做无用功”的思想观念逐渐充斥了学生的头脑。社会环境也是如此,铺天盖地的学历影响人生的广告,学校的课程安排也是围绕着技能培养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各种假期补习班和作业,使学生们失去了求知的热情,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和了解看似为中考、高考帮不上什么忙的传统文化了。功利性思潮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
第二,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足,难度较大。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初遇大概都是第一次接触古诗或者是文言文,而文言文不同于我们使用的白话文通俗易懂,缺乏生动形象的解释和讲述,一味要求死记硬背,难免让人感觉枯燥乏味。这种应对考核的学习目的,以及传统文化典籍的晦涩艰深,使得青少年常常难以体味古文之雅,古韵之美,进而避而远之。
第三,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不够完善。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播比较重形式轻实质,非常容易出现形式化有余而深刻性不足的问题。就像新闻报导的高中学校“谢亲情成人礼”、以及“汉服踏青”等活动,主办方的出发点是想让每个学生知道孝顺父母、感念亲情,但是其“打开方式”却令人有作秀之感:安排学生下跪为父母洗脚,或者汉服的展示形式类似时装走秀。这些不适当的方式难免会导致文化异化和变形。
三、开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首先,以校园生活为载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的教育生活,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文化传统,感受传统文化内涵、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从潜意识中接受传统文化,就会有效避免形式主义的“一阵风”。可以广泛利用校园的宣传橱窗、文化角,乃至花草树木等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如在学校内四处悬挂精心节选的古代名人名言和经典段落,使校园中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其次,利用互联网媒介和生动的教学模式在青少年中进行广泛传播。通过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线上举办传统礼仪展示、传统手工制作展演、古典舞蹈大赛等活动,让青年学生接触优秀的传统艺术,也增强了同学们参与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而在学校方面,适当转变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将传统古板的授课方式转化为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如传统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交流会,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认识深度。
此外,社会实践是青少年学生知行合一、创新思想的有效途径。青年学生可通过社会调查、走访等形式,主动发掘整合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深刻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的脉络和特征,从而使青年学生将所见所感内化于心,达到践行传统文化精神的效果。如湖北中医药大学团组织带领青年学生赴武当山调研道教文化与中医文化的渊源,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学习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提升了青年学生们的精神境界。
[1]李聪.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J].金田,2014(2).
[2]沈晴.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J].驾驭探索,2007(8).
[3]叶志海等.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J].大众文艺,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