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的研究与探索

2018-03-29

四川化工 2018年2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学时实训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都江堰,611830)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需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通过教学研究来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1]。《分析化学实验》以实验操作为主,是一门理论性强、实践性高、应用性广的课程[2],是高职院校轻化工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作为分析化学理论课程的实训环节,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增强观察能力[3]和精密细致进行科学研究的技能[4],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3]。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高年级时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毕业论文设计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5]。再者,该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造就轻化工类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6]。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高职生源的变化,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7]。实训课时被不断地压缩,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有效地开展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需要大家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因此,高职院校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素质技术能力,在实验指导教材、实训项目、实训条件、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逐渐建立起了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发展[1]。

1 优化实验指导教材

近年来,高职学生的生源发生了变化,通过高考招进的学生比例大量减少,相当一部分生源来源于“3+2”模式、单招的中职学生和高中生,更需要通过实践课程反复强化理论学习。参考武汉大学、吉林大学、高职高专编写组等最新版的《分析化学实验》教材,结合自身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分析化学实验指导教材,并优化综合训练周中的实验项目,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总结,使学生学到最前沿、最规范的实验知识[3]。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将实验技能训练融入到培养分析化学素养中,注重让学生掌握研究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实验能力,避免脱离化学实验素养的视野而抽离出具体的操作技能加以训练[8]。

2 优化实验项目

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专业基础实验,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学课时有所不同,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最佳的实验效果,就更应该结合所学专业思考实验项目的整合和优化。同时还应该结合高职院校实行的“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既要取得大专文凭,又要取得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比如,工业分析技术专业要求取得高级分析工资格证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要求取得高级食检工资格证书。因此,在设置实验项目的时候,可以融入职业资格证书实践操作考核部分涉及的相关实验内容。在实践中贯彻十九大绿色环保理念的同时,精选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比如铝盐含量的测定;选取贴近生活的实验项目,比如白醋中总酸度的测定、池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鼓励学生自行采取池水样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微型实验项目,帮助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理念,加强和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比如半微量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氯的含量,常量滴定分析实验中采用50 mL滴定管,取25 mL滴定液进行滴定,微量滴定法改用10 mL微量滴定管,取5 mL滴定液进行滴定,仍能有效完成滴定实验,且同样能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这样可以节约昂贵的硝酸银,减少试剂对环境的污染。在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时,配置的重铬酸钾溶液使用的是100 mL容量瓶,比平时配置250 mL溶液要节约得多,且减少重铬酸钾对环境的污染,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综训课程中,增设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比如不告诉样品的成分,让学生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含量,并判断具体的成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分析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3 优化实训条件

分析化学实验用得比较多的是盐酸、硫酸、氨水等有刺激性气味的试剂,应逐渐培养学生学着在通风厨里取用以上试剂的意识。分析化学实验一般安排在学习了无机、有机基础化学实验之后,学生对实验室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实验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学生使用换气扇、通风厨等设备,优化实训条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学习和下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时俱进,结合实训条件,优化实训方案,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的理念。

4 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积极探索实践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密切联系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将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图、实验装置图、实验操作步骤图和实验操作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讲解和认知[9]。同时,给学生分享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库,针对具体实践操作部分,给学生提供视频学习,同时在实验室里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学中做,做中学,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由于所招收的学生文科、理科兼收,更要反复给学生纠正不规范的操作,鼓励学生强化练习,通过实践操作强化理论知识。在实验中,每个学生保证一套常量分析仪器,每次实验都要求每个学生动手独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化学实验从最基础的分析天平使用和滴定溶液的配置开始,有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化学实验接触很少,实践操作技能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慢慢培养起来。从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润洗、试漏、排气泡等操作,慢慢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严谨的科学思维。在课程结束后,系部组织分析化学操作技能竞赛,初赛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加,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优化考核方式

《分析化学实验》一般情况下理论学时22学时,实训环节58学时,包括分析天平称量练习1次(2学时)、滴定分析操作练习1次(4学时)、酸碱滴定实验2次(8学时)、配位滴定实验2次(8学时)、氧化还原滴定实验3次(12学时)、沉淀实验2次(4学时)、重量分析实验(6学时)和综合训练1周(16学时),共计80学时,除综合训练外,大部分是经典的验证性滴定实验。这类实验对分析结果数据的要求很高,要求学生注重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因此,在制定考核体系时,应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预习情况、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严格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整个实验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基本操作规范,实验过程的处理要认真、仔细,还要求学生做实验时思路清晰、动作迅速,否则达不到理想的实验效果[10]。考核评定中重视学生实验结果的讨论,是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反思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总结,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综合反馈,也是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针对测定结果,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纠正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或其他错误[10]。综合训练的成绩,一般采用单独考核评定学生的成绩,注重学生查阅文献、下载国家标准、综合运用分析化学知识的能力和掌握分析化学操作技能熟练程度。

总之,高职分析化学实验的研究与探索任重道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高职学生的有效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学时实训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