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高校“青马工程”三级联动发展

2018-03-29赵士初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青马工程马克思主义者青马

赵士初

(长春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自提出至今,已取得长足进展。2007年 10月,共青团中央制定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青马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纲要》的直接影响下,很多学者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开展了热烈研究,从理论实践意义、培养路径方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工程完善发展的意见、建议;各地团委组织成立马克思主义学研会,建设红色网站,开展理论教学、宣讲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潮。从全国看,具代表性的高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在吉林省内,长春师范大学实施的“百优青马工程”每年从低年级学生中选拔推荐100名左右的学生,对其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创造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

一、高校推进“青马工程”需要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全国高校基本采用精英式培养方式,在学生中广泛选拔推荐培养对象,对学生骨干,尤其是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生进行精英式马克思主义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显得较为薄弱;二是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1]。从这个角度讲,大众化应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形象化,更易于被人民接受;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更多的受众,成为更多人的思想指南。高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前沿阵地,促进马克主义理论时代化、大众化发展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大学生中开展更加广泛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加深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发展与时代化传播。

二、三级联动推进高校“青马工程”全面发展

高等学校管理体系包括学校、学院及其基本构成单位班集体党团支部等三个管理层级。长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忠教授指出,要进一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着力形成“三抓三实现”的分层次、分阶段、立体交叉、全面覆盖的培养体系,即:学校抓“青马工程”,实现核心层培养引领;学院抓“青马学会”,实现骨干层培养推动;班级党团支部抓“青马小组”,实现全员层培养普及。实现三个层级间的科学、有效联动,是推动高校“青马工程”全面发展的关键。

(一)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学会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导师的摇篮

高校按照学校、学院、班级层面自上而下开展“青马工程”“青马学会”和“青马小组”建设。组织架构成型后,需要有一支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想素质过硬的导师队伍,指导开展马克思主义者教育培养工作。由此,成立由学校牵头、各学院支撑、由高校教师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学会应是题中之义。把全校教师聚集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首先对他们进行系统、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这些教师快速成长起来,进而成长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和指导教师。他们是学院“青马学会”的当然会员,由学校或学院聘请他们作为“青马小组”的指导教师。至此,以导师为主线的联动机制为“青马工程”提供了智力保障。

(二)把握“核心、骨干、全员”的层级关系

学校“青马工程”实现核心层培养引领,学院“青马学会”实现骨干层培养推动,班级党团支部“青马小组”实现全员层培养普及,三者之间是引领者与被引领者的关系。三个层级要实现有效联动,前提是“青马工程”为“青马学会”培养核心,“青马学会”为“青马小组”培养骨干;全体学员自觉接受骨干、核心引导,全体学员、骨干要自觉向核心看齐。同时,所有学员要自主学习,自觉接受导师教育指导。至此,以学员科学流动为辅线的联动机制为“青马工程”建立了思想和精神传播渠道。

三、高校“青马工程”全面发展的三重保障

伴随着全球化加剧,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高校育人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此外,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的不可控性增大,他们面临着西方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2]。高校推进“青马工程”是基于为党和国家培养坚强后备力量、储备骨干力量的考虑而进行的有历史意义的行动。“青马工程”建设要实现全面发展,需要导师与学员双线互动、教学相长,此外仍需更多保障。

(一)政治保障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高校党委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校园的深入学习和广泛传播。“青马工程”是高校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行动。高校党委要站在确保党和民族未来后继有人的高度,推进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二)科研保障

高校教师要不断研究新形势,把握新情况,“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入调研,密切关注青年思想状态,加强科学研究,保持关注青年成长的热度,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阵地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我们要充分认识占领宣传思想阵地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建设、管理和使用宣传思想阵地,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3]。只有建设可靠的阵地载体,才能够站稳脚跟、扩大影响。否则,我们的声音就会被淹没在嘈杂声中,无法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有效、持续的感染,失去思想引导的话语权。

四、结语

“青马工程”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在高校的一个现实行动[4]。在我国复杂多元的思想环境中,它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写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着青年大学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青马工程”承载着树立青年大学生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使命,是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铸魂工程、种子工程。高校要不断推动工程创新发展,培养更多的、能够承担历史责任的青年马克主义者。

[1]韩昀.将科学理论与群众需要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人民日报,2017-02-07(07).

[2]于成文,臧甜甜.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70-74.

[3]曹征海.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精神[N].人民日报,2013-11-09(07).

[4]张兴海.大学价值实现的重要行动——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哲理与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3):1-4.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马克思主义者青马
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
参考答案
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信仰教育视角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党委如何占领青年的信仰阵地——以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为例
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