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来者不拒”到“好为人师”
——《孟子》成语中蕴含的教育理念

2018-03-29丁曰宏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孟子曰教者弟子

丁曰宏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安徽 安庆 246100)

孔孟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很大。孟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孟子》中。出自《孟子》的成语有176个之多。“成语不仅是汉语和汉文化的精华,而且是汉语和汉文化的‘活化石’和‘全息元’。”①孟子的思想和智慧就浓缩在这些成语中。孟子思想博大精深,与孔子的思想一起被称为“立教之学”②。对广大从教者而言,孟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尤其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孟子的学生观

(一)来者不拒——珍惜学徒的向师性

春秋时期,孔子开私人讲学之风。到了战国,私人讲学之风更盛。孟子大约在学成之后,便开始收徒讲学。随着影响的不断扩大,孟子中年周游列国时,出现了“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③的盛况。除孟子外,“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④。由此可见当时私人讲学之风盛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盛况呢?因为当时“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⑤。诸侯争霸,诸子争鸣。“诸子争鸣的,是仁义礼法,天道人性,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⑥诸子广招学徒,显然是为了扩大影响。

在招收门徒方面,孟子强调“来者不拒”:“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⑦孟子开设课程,对学徒的态度是离开的不追问,来的不拒绝。只要他们怀着学习的心来,便会接受。这说明孟子非常珍惜学徒的向师性。正因为如此,学徒们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以至于有人怀疑跟随孟子的人偷了店里的草鞋:“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有业屦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也?’”⑧孟子对招收学徒持开放的态度,与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

(二)通功易事——看到学徒的可塑性

孟子并没有把招徒讲学看得很高尚,而是把它当作一种职业。“通功易事”这个成语就说明了这一点。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⑨

彭更认为读书人不工作,白吃饭,是不可以的。孟子认为,如果不交换各行业的产品,用多余的来弥补不足的,就会使农民有多余的米,妇女有多余的布。如果互通有无,那么木工、车工都能得到吃的。假定有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出外尊敬长辈,严守着古代圣王的礼法,培养后代学者,却不能得着吃的,那么,为什么重视木匠、车工却轻视仁义之士呢?显然,孟子把招徒讲学看成同种田、织布一样的职业。招徒讲学“传食于诸侯”,是互通“成果”,是交换“产品”。只不过孟子认为从事这种职业者要有高尚的品格,要有一种使命感,即“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三)“不愧不怍”后的快乐——挖掘英才的潜能

招徒讲学是一种职业,从事这种职业会获得人生最大的快乐。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⑩

对“不愧不怍”,朱熹注曰:“程子曰:‘人能克己,则仰不愧,俯不怍,心广体胖,其乐可知,有息则馁矣。’……林氏曰:‘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学者可不勉哉?’”孟子非常重视“不愧不怍”这种成德之乐,因为它是可以“自致”的。家庭之乐系于天,成德之乐在于己,圣人之乐在于人。由家庭之乐走向成德之乐,由成德之乐走向圣人之乐——“尽得一世明睿之才,而以所乐乎己者教而养之,则斯道之传得之者众,而天下后世将无不被其泽矣。圣人之心所愿欲者,莫大于此,今既得之,其乐为何如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之乐,是成德之乐,即“不愧不怍”后的快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因为明睿之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能够将自己的学说传承下去,“天下后世将无不被其泽矣”。

二、孟子的教师观

孟子中年以后,一直与弟子们在一起。但是,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认为人有喜欢做别人的老师的毛病。例如:“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有一个叫曹交的人,听了孟子的学说以后,想拜孟子为师,孟子拒绝了。孟子认为,只要每个人“归而求之”,自我反省,就可以自得。因此自己就可以做自己的老师。因为“道”即真理“若大路然”,不是难知,而是人不愿寻求。“好为人师”反映了孟子对教育的理解:教育不是强制性地灌输知识,也不是以技艺传授为中心的口耳之学,而是一种让受教者内省的自得之学。

(一)先得我心、先知先觉——唤醒受教者的本心

孟子认为教育是一种唤醒受教者、让受教者自得的活动。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认为,四端之心人人都有,只是人们不去思考,忽略罢了。“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四端之心是人最尊贵的东西,“思”则得到,“弗思”则得不到。内省就是唤醒主体的四端之心。

在孟子看来,四端之心就是“理”“义”,人人都有。孟子曰:“……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四端之心圣人先我而得,孟子认为:“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朱熹注曰:“此亦伊尹之言也。知,谓识其事之所当然。觉,谓悟其理之所以然。觉后知后觉,如呼寐者而使之寤也。”“先得我心”和“先知先觉”反映了孟子的教育观:教育就是“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的活动;教育者就是先知先觉者,先得我心者,即心灵唤醒者。

唤醒主体,道教禅宗和佛教都有“当头棒喝”这种使受教者顿悟的方式。但孟子强调的是“求其放心”的方式,即找回失落的“本心”,重建自我的主体性。而找回“本心”,又只能像“反求诸己”那样“求己”。孟子曰:“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而不能像“舍己芸人”那样“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曰:“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人为什么会“放心”呢?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即耳朵眼睛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故为外物所蒙蔽。耳目一与外物接触,人便被引向迷途了。因此“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即做学问不是别的,是把丢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台湾学者黄俊杰将这种唤醒人的主体、找回失落的本心的活动称为“心的焠炼”。这种“心的焠炼”像孤臣孽子在具体历史情境中经受考验。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思想中的‘教育’,可以说就是一种从人的心灵深处所引爆的一场‘无声的革命’。”

(二)左右逢源——让受教者自得于心

既然教育是一种内省的即“唤醒”的人文活动,那么教育也就是受教者的自得之学。“左右逢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君子要想用正确的方法获得高深的造诣,就要自觉地有所得。自觉地有所得,就能牢固地掌握它;牢固地掌握它,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就能取之不尽,得心应手。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换句话说,孟子的教育哲学认为人的主体世界一旦觉醒,就可以转化外在于主体的文化世界。”

(三)枉己正人——正人始于正己

孟子认为教育是一种受教者内省的自得的过程,而这种唤醒受教者主体的活动当然不是“好为人师”的人所能胜任的。因为“好为人师”者大多“枉己”,如果自己屈曲,那他怎么能匡正别人呢?孟子曰:“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孟子说:没有听说过,先使自己屈曲,却能够匡正别人的;何况先使自己遭受侮辱,却能够匡正天下的呢?孟子认为“君子之不教子”,是“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在孟子眼里,教育者应当以身作则,让受教育者学习模仿。因此,教育者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

三、孟子的师生观

(一)彼一时,此一时——师生坦诚相见

孟子与弟子相处时,双方是平等的,真实的,坦诚的。讨论问题时,双方绝对没有一句庸俗语,也绝对没有一句敷衍语,是真实的“自我”相见。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离开齐国时,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因为孟子认为齐国是最有可能实现自己“王道”理想的国家。由于齐王的疏远,自己只好离开齐国。离开了齐国,就意味着自己的理想永无实现之日。为此,孟子忧心忡忡。这一切瞒不过弟子的眼睛。因此,弟子充虞认为老师以前的言论与现在的表现矛盾。孟子的回答是,那时与现在情况不同。他怨天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应该承担历史使命,实现自己的理想。走到今天这地步,大概是“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孟子毫不掩饰自己的矛盾,向弟子坦诚地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师生双方都是坦诚的、真实的。由此可看出孟子的师生观。

(二)却之不恭——师生互动问学

成语“彼一时,此一时”除了表现师生双方的坦诚外,还表现了弟子独立思考的问学精神。“弃若敝屣”更体现了这种精神。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桃应就人怎么摆脱所面临的困境向孟子讨教:如果“私人领域”的责任(如舜作为儿子应该保护父亲)与“公共领域”的责任(如舜作为天子应该遵守国法)发生矛盾冲突时,一个人该怎么做呢?孟子的回答是,要想两全其美,舜应该以血缘关系优先,放弃天下如同丢弃一双破鞋一样毫不可惜。孟子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孟子“仁政”理想和以“孝”为先的思想。由于弟子们具有独立思考的问学精神,因此孟子得以全面阐述自己的主张。

“却之不恭”也是如此。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弟子万章就受之有愧、却之不恭这样的两难问题请教孟子,体现了弟子独立思考的问学精神。正是弟子们具有这种精神,提出一系列批判性的问题,才为孟子提供了深入思考的机会,使孟子可以更系统地论述种种学说。弟子们普遍具有独立思考的问学精神,这与孟子平时的教育培养密不可分。

(三)居仁由义——师生共勉行正道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一个叫王子垫的人问孟子一个问题:对读书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孟子回答说:“使你的志行高尚。”王子垫又问:“怎样使志行高尚?”孟子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心里装着仁,行事遵照义,那道德高尚的人要做的事就齐备了。”在孟子眼里,“居仁由义”就是“安宅正路”。仁是人类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的道路。孟子将“居仁由义”作为道德高尚的人的标准与弟子们共勉。为了强调这一点,他还用“自暴自弃”(跟别人讲的话不符合礼,也不符合义,叫自暴;放弃自己,自甘堕落,叫自弃)作为反面的例子而加以警示。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还用“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形象作为楷模与弟子们共勉。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男子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房子(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起沿着大道前进;不得志的时候,坚持自己的原则,独自走自己的路。富贵不能迷惑“我”心,贫贱不能改变“我”志,威胁暴力不能使“我”屈服,这就是“大丈夫”的行为准则。孟子以这种顶天立地、心怀苍生的“大丈夫”形象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

四、孟子的施教观

(一)离娄之明——坚持规矩意识

孟子“来者不拒”,学徒难免良莠不齐。因此,孟子具有规矩意识,强调规矩的重要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孟子说,依仗着自己地位尊贵来请教,依仗着自己有贤能来请教,依仗着自己年长来请教,依仗着自己有功劳来请教,依仗着自己和“我”是老交情来请教,都是“我”所不回答的。朱熹注曰:“此言君子虽诲人不倦,又恶夫意之不诚者。”因此,孟子教育学生,规矩很严,标准也很高。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弟子公孙丑说,你讲的道既高又美,几乎像登天一样难,为什么不使它变得有希望攀登,叫别人每天去努力呢?孟子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这表明孟子教育弟子时坚持高标准。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弓弩手拉满了弓却不发射,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他在正确的道路上站着,让有能力的人跟随而来。孟子也强调学徒的学习能力,“能者从之”,没能力跟上的,自然“往者不追”。

(二)春风化雨——讲究教育方式

孟子深刻地认识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因此,成语“春风化雨”“私淑弟子”表明他主张君子必须因受教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君子教育的方式有5种:有像及时雨那样沾溉万物的,有成全其品德的,有培养其才能的,有解答其疑问的,还有靠品德学问使人私下受到教诲的。更有甚者,“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一种弹性施教的原则,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规矩意识相辅相成,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将受教者看作成长中的生命体,而不是视为矿物而加以斧凿。

“春风化雨”,像及时雨那样沾溉万物,润物无声。这对施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私淑弟子”,表明了孟子对孔子的崇拜,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同时也表明孟子具有使命感。他虽没有明说要“泽被后世”,但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信。“引而不发”,强调了施教者的榜样作用、引导作用和启发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受教者学习能力。

(三)引而不发——传授学习方法

朱熹在给“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作注时说:“因上文彀率,而言君子教人,但授以学之之法,而不告以得之之妙,如射者之引弓而不发矢,然其所不告者,已如踊跃而见于前矣。”孟子授徒,非常讲究规矩意识、标准意识和能力意识,虽然没有告诉弟子得之之妙,但强调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1.专心致志——学习要用心专一

孟子论教育,强调学习者一定要用心专一,持之以恒。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一心以为鸿鹄将至的人,不如专心致志的人学得认真,是学“弗若”也,而不是“智弗若”也。对学习者来说,专心致志是第一位的。一曝十寒是与持之以恒相对的。持之以恒是学习好的必要条件。

2.一傅众咻——学习要重视环境的选择

学习需要用心专一,持之以恒。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不可忽视。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一个人要学习齐语,一个齐国人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旁边干扰,纵使每天鞭打他,逼他说齐国话,他也学不好;假若带他在临淄庄街岳里的闹市住几年,纵使每天鞭打他逼他说楚国话,他也做不到。孟子强调个人主观因素至为重要,但也不能轻视学习环境的作用。这启示我们:教育者要重视学习环境的作用,选择好的学习环境来教育引导学生。

3.知人论世——学习要与先贤古圣为友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讲“见贤思齐”,孟子则将思贤、慕贤、敬贤、学贤变成一种诚挚深切的心愿。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颂其诗,读其书”“知人论世”,了解他们的为人,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孟子将读古书尊先贤的理性行为解释为与古圣先贤为友。这样才能见多识广,博闻强记。

4.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学会质疑、批判

书上说的即使是真理,也要结合实际深刻理解。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告诉人们,学习要有质疑批判精神,不仅要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孟子告诉人们完全相信《书》,那不如没有《书》。他对于《武成》一篇,所取的不过两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厚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可能会使血流得那么多,甚至使捣米用的长木槌都漂起来了呢?因此只有具备质疑、批判精神,学习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五、结论

综上,可以看出,孟子的思想和智慧集中体现在《孟子》一书中。

“来者不拒”反映了孟子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生教育学生并以从事教育事业为最大的乐趣。这与孟子的学生观密不可分。

从孟子对“好为人师”者的贬斥来看,孟子认为教育是一种内省的自得之学。这就要求施教者要认识到,教育即唤醒,是唤醒后让受教者自得的过程。《孟子》中两次提到“反求诸己”,可见孟子对自得求己的重视。因此,施教者一定不要把教育当作以技艺传授为中心的口耳之学,强制性地输灌知识。同时,“教者必以正”,施教者应当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彼一时,此一时”等成语反映了孟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问学精神。同时,孟子以人生正道与弟子共勉,形成了和谐、向上的师生关系。

“引而不发”等成语反映了孟子的施教观:坚持规矩意识、标准意识、能力意识,同时,“教亦多术”。得之之妙是无法靠别人告诉的。因此,孟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些看似平常,实则紧要。

注释

①莫彭龄:《成语文化与语文教育》,《语文学习》,2013年第5期,第9页。

②牟钟鉴、王志民:《孟子公开课》,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44页。

⑥鲍鹏山:《鲍鹏山说孟子》,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7页。

猜你喜欢

孟子曰教者弟子
为善·为利
弟子规
弟子规
攘鸡
新课程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的基本策略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
段味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