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学习的理论现状与现实挑战
——一种基于社会学视角的评析
2018-03-29刘竞飞
刘竞飞,刘 旸
(1.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2.吉林市船营区教师进修学校,吉林省 吉林市 132012)
将教学工作的重点由知识传授转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教改工作既定的目标之一。自主学习理论的引入,至少在理论层面上引发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权威的逐渐消退,同时意味着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重获其主体性,这在哲学层面上被看作人本主义、建构主义针对威权主义的另一场胜利。而在实践层面上,这种观念也的确引发了一系列创新性尝试。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但凡是流行于今日教育界的理论热词,如研究型教学、探究型教学、翻转课堂、沉浸式教学、创造型教学、合作型学习、学习型组织、终生学习等,几乎无不和“自主学习”这一概念紧密相联。种种教学形式之采取,其目的无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说,“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贯穿当今教育改革工作的一条核心性的思想线索。
一、“自主性学习”的理论格局
“自主性学习”能够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理论热点,一方面跟其传入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此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之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深入之际。伴随一种新的主体意识的兴起,中国的教育界亟需各种新的理论思想的注入,故对各种理论的接受均抱持热情的态度;另一方面,也的确是因为此理论具有难以动摇的基础性地位。即使不考虑这种理论所体现的人本主义哲学精神,而只在使学习者能够不断获得技能,因而可以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工具论层面上而论,“自主性学习”教育的开展也是必须的。“自主性学习”理论在理论上具有基础性地位,在实践上具有导向性意义,故围绕这一理论,国内学界也产生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类:
其一,对教学活动主体的研究和分析。如刘贵军《自主学习理论下的教学主体相互关系的研究》[1]、黄明达《试论自主学习中的师生主体性促进》[2]、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3]、鲍同梅《教师自主——一种审视教师发展的视角》[4]等文。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而其内容则可被视作国外自主性学习理论在中国的延伸。
其二,对自主学习实现途径的探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众多,如王新《基于问题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5]、蒋云《普通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研究》[6]、任春华及桑青松《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7]等文。不同学科的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为自主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各种方法。
其三,对学习资源建设的探讨。如管华等《基于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研究》[8]、黎小妮《基于MOOC资源的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9]、雷静《远程学习资源分类及学生自主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研究》[10]、魏巍《基于自主学习的外语信息资源整合优化分析》[11]等文。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资源,互联网资源的获得显然更为便捷,也更具有普适性,因此成为集体关注的焦点。
其四,对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如刘静《高中生物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行为表现及评价研究》[12]、郭继荣、戴炜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13]、胡杰辉《外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基于二维模型的量表设计》[14]等文。能否建立新的有效的评价体系,关系到自主学习的制度实现。这些成果相较于第一类成果而言,更加贴近实践层次。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从其他角度对自主性学习进行的研究,比如从比较教育学角度对中外自主性学习进行的比较性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对自主学习主体进行的心理机制研究等。与前几类研究相比,此类研究在成果数量上相对较少。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此类研究理论性较强,与实际的教学工作距离较远;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其需要更深厚的专业知识,因而抬高了研究工作的门槛。
二、目前研究的理论局限
以上所述各种研究在内容上互有交叉,但基本体现了当前自主性学习研究的理论格局。规模虽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宏观的整体性理论和社会性的视角
当今的研究成果虽丰,但基本上仍是围绕课堂教学展开。所关注的重点仍在教师、学生这教与学的二元。事实上,人类任何一种行动只要达到一定规模,必然会上升为一种社会行为,从而引起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制度乃至意识形态方面或多或少的变化。仅就自主性学习而论,它所引发的教师、学生主体性变化,必然引发对二者的重新赋权,改变二者的权力关系。而考评制度的重新建立,亦必将改变教学活动中权力的组成方式。这种权力层面的变化,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与此同时,自主性学习在社会中广泛的开展,亦会促成对社会学习资源的新需求。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这种需求无疑将引起市场中供求两端,乃至作为中介的第三方之间关系的变化,这同样是一个比课堂教学更为宏观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显然需要一个更宏观的理论架构。
2.未做到对教、学主体的精细化划分
在现今的理论中,并非没有对教、学主体的划分,诸多论文中提到的“分层次教学”即是一例。但基于课堂教学活动作出的分层往往考虑的是一种“智力分层”,而非一种全面的“社会分层”。事实上,教学中的主体,无论是教的一方还是学的一方,都会置身于某种社会阶层当中,而这种阶层上的差异,往往也会导致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不同。譬如出身微寒的教师就很难在贵族学校的学生面前树立权威,而要想求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其将不得不改变其教学策略,这在现实中乃是一种常见的例子。除此之外,处在不同层级学校中的教师以及学生亦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处在重点学校中的师生拥有更多的资源,从而决定其在整个社会的教育竞争中处于上游位置,而处在不利地位的师生乃至学校为维护其生存资源,必然也会有意识地寻求固化其既得利益的途径。比如他们会更加地侧重应试教育,以图借由考试这一相对公平的路径实现身份的突围。除去社会层级的差异,各主体之间还存在着民族、地域乃至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凡此种种,皆为社会学惯常所关注之内容,但现今的教育学研究对其关注较少。
3.对教育资源社会化投入及再生产方式缺少细致的考察
当前对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实现方式的探讨上,很少有人关注到由此引起的教育成本的变化。这种“成本”既包括经济上的,亦包括精神、体力上的。欧美的自主性学习教育很发达,但其通常是建立在班级人数较少的基础之上的。而中国的教学班动辄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广自主性学习教育必然极大地增加任课教师的成本付出。如果不能及时改革宏观的教育计划,设计出合理的薪酬制度,必然会影响自主性学习的持续发展,甚至教师本人就有可能成为推行这种教学模式的阻力。就社会层面而言,规模化的自主性学习的开展必然要求社会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而学习资源的再生产必然涉及利益产出问题。如果不能实现盈利,这些提供资源的企业或个人(有时候就是教师本人)必然不能维持资源的持续更新和重复再生产,强调免费的MOOC如今所面临的资金危机其实就是一例。而如今的教育研究者对此问题普遍不甚重视,除去吴璟《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的成本分析》[15]等少数论文之外,从经济学或社会学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的成果并不多见。
4.教学与评价体系尚需进行社会化的拓展
当前对自主性学习教育的评价体系,即使是那些充满试验性和先锋性的观点,仍多植根于旧有的教学体系之上,探讨的多是教学或学习的“有效性”,即教师是否真的让学生掌握了一种“如何学习”的知识。究其根本,仍是一种变形的知识化教学。即使是在“探究性学习”或是“问题导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问题的设置常常脱离学生的生存实际,导致学生最主要的动力来源仍然是教师的推动。长效学习动力的缺乏和高成本的身心投入,最终必然引发教师的职业倦怠或学生的学习倦怠。为避免这种情况,教师自教学一开始就应将问题的设置指向学生的生存实际,因为从长远来说,学生的社会生存需要才是其保持终身学习的不竭动力。教学评价的标准亦需和社会需求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成为检验学习是否有效的真正标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化。比如比较教育学角度的研究,多数比较仍局限于教学方法,而缺少对具体教学活动的社会背景以及地区背景的比较;又如心理学角度的研究,缺少对特殊群体和边缘群体的关注。
三、来自现实的挑战
以上所述当前研究的种种不足,主要是就理论层面而言,而其立足点主要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立场。由于侧重理论探讨,人们常常忽略这些问题的现实紧迫性,误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会自然得到解决。但事实上,来自现实的挑战已经真正地展开。这些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育部门对教育的全面掌控权正在逐步丧失
教育部门在某种程度上放弃权力,对于推行自主性学习而言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所谓的自主性学习,正是意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权力。但我们同时应看到,教育部门(或教育工作者)的这种放权是有前提的,即其仅限于教与学的二元范围之内。在这种框架之下,即使存在一些如上所述的教学成本有所增加等问题,但事情总体上是可控的,最主要的操控权仍然在教育部门和教师手里。随着自主性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及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对自主性学习资源的社会性需求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尽管还不成熟,但这种强劲的个性化需求已经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资源与服务市场。传统的教育机构虽然亦有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资源的能力,但除了极个别的强势学校之外,其能力均不能和这个市场相比。学习者社会化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传统的教育带来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遗憾的是,即使是最强力的教育部门也几乎没有能力全面掌控这个市场,因为按照传统的权力划分,这一市场并不处于其职权范围内。这意味着即使只是从单纯的教育角度出发,当今的教育部门与教师也未必有能力贯彻自己的全部理念,因为学校外的那个市场总是能为学生提供另外的选择。
2.互联网所带来的主体离散与跨区域竞争
几乎所有提倡自主性学习的学校都会鼓励学生去探索和使用互联网。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这几乎是一个必然选择。互联网上的知识资源可以快捷地在各个地域内传播。在某种颇具理想化的设想里,这是一种实现“知识公平”的手段。但事实上,这种设想中的公平不仅从未实现,而且对从事传统教育的教学工作者来说,很可能更构成了一种新的挑战。一方面,互联网使得上述教育资源的市场得到了更好的整合,使其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因而变得更加难以战胜;另一方面,它使得传统教育中教、学双方的“脱域”变成了可能。在传统的生活场域中,“身体的实存是第一位的,只有身体的实存才能表明我们个人的身份和个性。法律和道德将人的肉体认做是某种围墙似的东西,一种绝对的边界,我们的隐私由它建立和保护。现在,计算机网络却将参与者的肉身在场打上了括号,肉体的直接性既可省略也可模拟。”[16]既有的教育法规几乎无不是根据“肉身”的在场性制定的,因此它常常感到对互联网中的行为无能为力。比如,它可以禁止现实中的中小学教师办补习班,却很难禁止教师以虚拟身份通过某种网络平台进行匿名授课。在互联网中,一个“加括号的主体”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这使得一种跨场域的教育竞争变为可能。尽管一些稍差的学校也会尽力制作一些与MOOC相类似的网课资源,但作为一个自由的主体,如果不被限制,学生显然更愿意去听那些名校、名师的课程。于是,强势学校、强势教师的优势被互联网进一步放大,并逐渐演变为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教育群体间的社会冲突。
3.日渐凸显的教育公平问题带来的社会压力
尽管教育的不公平并不完全是传统教育部门的过错,但依据既有的归责系统,这一后果必须由其来承担。在贫困乡镇中小学中,由于教师和教学资源缺乏,无法对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有效教育;在省属以及民办高校中,由于资金缺乏,学生无法使用更高级的专业数据库。诸如此类事实,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对教育活动中弱势群体的保护,对教育资源的调配,对跨地域、跨行业竞争的限制与引导,仍有赖传统教育部门的推进与协调。尽管制度的制定总是落后于现实的发展,但制定制度似乎是弥补现实缺憾的最有力方法。
四、结语
自主性学习教育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教育思路的转变,但只要其持续开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就会上升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其获得在未来社会中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自主性学习的一端,必然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相联。这一教学目的也决定了自主性学习教育必然有着其社会性。社会性的引入打破了原有教育体系中的权力配置和资源配置,而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既有的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竞争者。自主性学习的教育理念本由学校中的教育研究者提出,但自主性学习本身注定要在一个超出学校范围的社会化环境内继续发展。仅就目前的情况而论,初步的教育不公已经显现,而使这种不公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的制度仍在设计当中。制度设计与现实发展之间的这种错位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属于一种很难避免的常态,因为今日社会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人们既有的前喻经验。但无论如何,及早完成教育权力机构的重组,尽快完善教育工作者的薪酬分配制度,在充分调查社会不同群体需求的基础上重新分配教育资源,制定政策保护地方利益,规范和引导跨行业的竞争,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来说,都是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