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媒体在本科教学管理中的效用

2018-03-29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人员微信

侯 娜

(吉林师范大学 计算机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随着校园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手机的普及,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学生群体占比23.8%。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比率高达65%,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凭借即时、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特点使无界限的快捷沟通成为可能。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手机APP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社会从传统媒体时代步入以数字化媒体为基本特征的新媒体时代。高校借助微媒体进行相应的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大势所趋。

一、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难点

随着大学扩招的开展,许多地方院校建立了分校区。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2013年建立了长春校区,本科生分布在四平与长春两个城市。传统的管理模式成本高、效率低、信息传递慢,不利于管理的有效进行。

随着教学管理的细化,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矛盾日渐凸显。有限的行政岗位使得一人多职、一人多能成为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常态,其工作任务日益增多。教学管理基层岗位对接的上层职能部门涵盖了党务、教务、考务、后勤、招生就业等多个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都围绕教学管理工作而开展,如果不采取有效办法解决信息分类不细、传达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就会造成信息混乱,甚至形成教学管理事故,不利于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微媒体在本科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一)提升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它联接两个主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信息及时、准确、快速的相互传递是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方式和方法陈旧,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传统的方式,即文件传递和电话沟通。文件传递可以做到信息的准确传达,但由上至下的层级递送大大影响了教学管理的高效实施,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电话的信息传播具有单线性,当信息面对的是群体时它的不足就非常明显了。数字化媒体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扁平、交互的特点,信息的传播变得灵活、便捷,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进行信息互动与反馈,极大地提升了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微媒体的优势尤其体现在多校区建设的高校教学管理中,它能打破空间的界限,实现信息的高速传播,非常适用于现代高校的教学管理,避免了金字塔式的层层传递,使学校教学管理更加直接化,使信息传达和目标实施更高效。

此外,微媒体工具不仅能提升基层教学管理的效用,还能在教学实践环节的管理中发挥作用,如教师的实践指导、学生的实习与见习等。

(二)促使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细化开展

随着高校建设规模的扩大,高校的教学管理比以往更加细化,教学管理内涵不断丰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加大。基层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借助微媒体平台,在纷繁复杂的教学信息中理清头绪、提升效率,做到信息的传达准确、快速,做到管理目标的实施到位,促使教学管理的细化开展。微信等平台有各种群组讨论功能,可以实现群组内的主题化讨论、信息发布等。可以根据信息发布对象进行分组,如按照身份,将教师群体细化为系主任、院系领导、导师组、教学督导组等,将学生群体细化分为学委群、学生会干部群,或按照部门,将需要沟通的部门细分为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等。细化管理人员或部门,使信息传递目标具体明晰,便于有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三、微媒体在本科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微媒体在高校本科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一)重视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微平台切实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技术的应用和人才的应用。本科教学管理平台的使用者应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相应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和熟悉本科教学管理办法,还要增强对新媒体的了解,提升相关软件的使用技能。目前,微媒体在高校本科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本科教学管理对微媒体工具的应用都还停留在日常功能的使用上,对相关人才所作的相关培训都不是很到位。这就需要利用培训学习使本科教学管理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技术的发展。同时,本科教学管理中微媒体技术的使用要求也需要相关人才对各个板块的应用进行不断的研究与修正,以适应高校个体的需求,只有不断地探索完善才能使微媒体工具在高校管理中不断更新,弥补并应对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满足本科教学管理的服务目标,满足高校师生的本科教学需求,而这一切都需要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和知识提升才能达到。

(二)创新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方法,正确引导学生

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的应用有助于本科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可以弥补高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不足,如可将微媒体应用于课外辅导、课后网上答疑、实习检查等。同时,微媒体在高校的应用也给本科教学管理者和教育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和自制能力有限,对通过微媒体传播的内容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为此,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对不良事态的控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1.加强本科教学管理者和教育主体对网络风险的防范意识

微媒体的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传播时间与地点灵活。所以,在应用微媒体时要注意对不良事态的控制。这就要求教育者和管理者具有过硬的理论素质和网络信息敏感度,具备对有关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够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

2.加强职业素质,提升道德底线

为了防止网络暴力的出现,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要注意工作方法,注意微媒体中的不良信息,并提前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进行控制。

3.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

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防范大学生对微媒体的过度依赖,倡导学生文明传播网络信息,对不良的信息能够做到不传播、不浏览。教师要教育学生谨防网络诈骗,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使学生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4.加强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

通过微媒体将网络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自觉远离不良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层教学管理者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网络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利用微媒体信息传播方便、及时、快捷的特点,使校园文化信息在网络当中得到快速、有效的传播,从而构建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信等微媒体平台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众的青睐,给创新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契机。利用微信等微媒体平台来辅助本科教学管理,有利于促使教学管理计划的高效实施,是教学管理人员有效工作的切实保证。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人员微信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微信
微信
微信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