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视域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金融服务创新路径
2018-03-29张昀倩
张昀倩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0 引言
中小企业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数量较多,部分中小企业成长空间和潜力巨大,在促进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促进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虽然国家已经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资金向中小企业流入,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但是对金融机构来说,需要对资金风险进行控制,提高贷款安全度,以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回笼、减少坏账,降低不良拨贷率。金融机构方面应当积极作为,依托金融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来降低风险,增加贷款资金发放,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1 中小企业发展与经济繁荣
中小企业不仅能够促进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就业。对于中小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保证更多的人税负降低,增加收入及普通大众的购买力,推动消费增长与消费升级,以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更应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健发展。
2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金融机构的风险
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当前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降低中小企业税负、畅通融资渠道,2018年8月20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强调要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8年1月以来我国央行三次降准,降准释放资金中有1万多亿元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等普惠领域[1];财政部等部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降税,减少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国务院及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些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整体上效果并不是太明显,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现金流不够充沛、客户群不够稳定、经营不够稳健,而且部分中小企业存在不理性扩张的情况,负债率居高不下。在经济下行与金融去杠杆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中小企业抵抗经济波动的能力较差。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还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剧金融机构的担忧[2]。出于风险考虑,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资金贷款给大企业。然而中小企业不能获取足够的资金用来维持经营,将导致员工不能及时领取工资薪酬,企业无法正常运转,在经济周期的底部不能抵抗风险,渡过难关,中小企业随时可能倒闭。
3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与金融机构的担当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金融机构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手握资金,本职就是为社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具有足够能力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并在国家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的支持下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利率和融资成本。金融机构贷款关注风险、控制风险,是经营需要,但金融机构不应当不贷款,或者仅仅要求抵押物才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而是可以通过更多的努力来降低贷款风险。
首先,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金融科技知晓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金融贷款形式创新,如供应链金融。现在不少金融科技软件可接入税务局、财政部、工业与信息化部,通过这些部门提供的数据,金融机构随时可查到企业缴税情况、接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情况,金融机构完全可以通过这些共享的信息来判断中小企业经营现状和发展潜力,给予那些稳健经营的中小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将能够有效解决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帮助金融机构提高识别度,增强贷款发放意愿。
其次,金融机构可以开展创新性金融服务,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3]。传统渠道上,中小企业往往向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商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各地区为中小企业发展组建的专门性银行申请融资。部分经营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新三板或者公开上市获取融资等。部分中小企业可以获取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但整体上而言,只有部分中小企业可以获取融资,金融机构的服务不能够实现全覆盖。而且部分金融服务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比如中小企业贷款周期较短,无法开展长期经营。对于那些长期经营的行业,如森林开发、养猪等行业,面临着周期性波动,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长期低息贷款。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金融创新来优化服务。比如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探索中小企业私募债、企业债的公开发行。
最后,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构建基础性制度和服务来降低贷款资金的风险。当前对中小企业的诟病,是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混乱,数据不够真实,影响金融机构做出准确的判断。甚至少数中小企业存在虚假经营,恶意骗取贷款的情况,这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风险。因此,对金融机构来讲,可以构建基础性制度与服务来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会计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比如金融机构可以联合成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培训教育,帮助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经营人员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与运用能力。
4 金融创新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路径
4.1 组建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银行
专门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不仅仅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口服务,组建高水平的银行管理团队。管理团队通过与中小企业长期进行对接,对中小企业的经营、贷款周期、需要的贷款金额充分了解熟悉,避免给虚假经营、不当经营的中小企业贷款,真正将贷款发放给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此做法将有效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解决贷款“最后一公里”障碍,尽可能降低贷款资金的风险。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有效执行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普惠金融政策,降低了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4.2 鼓励地方城市银行和农商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特色服务
无论是出于差异化发展策略,还是对本地中小企业的熟悉程度来看,都应鼓励地方城市银行和农商行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特色服务,满足中小企业融资发展需求,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比如不少中小企业具有鲜明地域经济发展特征,发展优势明显,销售客户多,经营倒闭的风险低。如福建省作为沿海大省,不少中小企业从事海水养殖,销售前景广阔。对待这些具有地域特色,闻名中国乃至世界的品牌以及产品,本地银行应当及时提供发展资金。本地银行可以设立专门的投资资金或资管计划公司,制订特色产品发展支持基金计划,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给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本地银行则通过分红等方式提升回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4.3 对中小企业实行差异化贷款策略,开展多层次的私募债、企业债发行
在国家“双创”战略的促进下,部分中小企业作为初创企业,紧追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是新经济的代表。这类中小企业将来有成长为大公司、著名公司的潜力。对待这类公司,金融机构可以实行差异化的贷款策略,给予部分中小企业较长年限的贷款周期。如涉及生态资源开发的林业公司、生态旅游公司,给予长期低息贷款;对于新经济中小企业,面临较多融资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可适当延长还款期限,以帮助初创企业成长;对于新经济中小企业可开展私募债、企业债,在上交所公开申请发债,获取符合条件的社会机构提供的资金。
4.4 努力进行金融科技创新,依托科技进步开展金融服务
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应努力促进金融科技创新,依托金融科技实时动态地熟悉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精准地分析中小企业经营现状,制定贷款额度。如建立供应链金融科技系统,对为龙头企业提供供应的中小企业全部实行网络化,通过科技系统能够及时看到哪些中小企业获得龙头企业的订单。对于扩大生产需要的资金,金融机构应当及时审批,帮助其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像阿里巴巴集团的网商贷,根据淘宝商家的销售数据和订单金额提供一定额度贷款的做法,也值得推广。中国平安集团的金融壹账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帮助中小银行及金融机构识别目标客群、匹配需求,并以此来降低金融机构风险[4]。未来,金融机构要结合科技进步,加强与中小企业贷款有关的科技研发,实现金融服务创新,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
4.5 本地金融机构联合成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援助队伍,帮助中小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金融机构为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需要尽可能地降低贷款风险,一方面需要自身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强化风控原则;另一方面,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专业能力过硬的财务管理人员准确编制财务报表,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预算水平、市场分析能力、融资估算水平、销售预测能力,正确引导中小企业依据财务开展稳健经营。本地金融机构可以提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机会,多举措加强培训。本地金融机构要多到中小企业进行调研,熟悉本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一手调研数据,不同的金融机构应当真正打破机构限制,共享中小企业信息数据,本地金融机构可联合成立中小企业信息库,以便及时共享数据。这将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调研成本,让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分析中小企业经营潜力,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帮助其走出融资困境。
4.6 开展中小企业贷款再保险服务,分担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原则方面的考量,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或者提供的贷款金额较少。对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可试点开展中小企业贷款再保险服务,为受损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补偿,推进中小企业贷款再保险服务,首先要选取试点的保险公司进行开展业务;其次,要探索再保险保费计算模型,帮助保险公司合理设定保险费和再保险赔偿金,降低金融机构的再保险成本,同时再保险机构要避免高额再保险赔偿支出。再保险的风险分担不能降低金融机构风控审慎度,相应要强化金融机构风控,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要加强尽职调查,科学做好预测,尽可能降低贷款资金的风险。
5 结语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要协同努力实现政策创新与服务创新,标本兼治地打通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的传导,将资金引入到中小企业经营,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