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讲计划”模式下职校声乐课的探索和实践

2018-03-29朱锐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3期
关键词:学讲计划高音幼师

朱锐

(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徐州 221148)

2013年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式(以下简称“学讲方式”)。中职校的声乐课是幼师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以班级授课制为主。随着音乐教育观念的改革,“学讲方式”授课正在推广,“学讲方式”的核心是“五步”和“五学”。在声乐课教学中体现“五学”、运用好“五步”展开“学讲”尤为重要。

1 “学讲”模式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是建立在建构主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而“学讲方式”更是对新课改进行了创新。学生“学”进去,“讲”出来,离不开教师的“五步”。师生之间相辅相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1]。改变教师传统的“讲授学习”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学生在学习声乐课时,已有了视唱练耳课的支撑,完全有能力进行自学。如声乐作品的调式、音高、节奏难点等,都可以通过自学小组合作解决。

2 幼师专业学生现状分析

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幼师专业学生生源复杂,多来自农村。声乐学习基础情况不理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待提高。在对学生为期半年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学生主要受以下三点影响较深。

初中、小学环境的影响:学生多来自农村,由于乡村音乐教育师资的缺乏和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在小学、初中的时候,没能系统连贯的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接触乐器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由于之前没有接受过训练,随着授课内容的高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钢琴产生了恐惧。在舞蹈方面,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成为佼佼者。而对声乐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在课堂和平时的训练中得到进步,取得成绩。

家庭的影响: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严重。大部分家长抱着中专校“学费低、好就业”的心态把学生送进学校。且多数学生家里有弟弟或妹妹,很少能受到家庭的重视,心理上存在认识失调,在学校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低。

手机的影响: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如何过滤网上的不良信息,有效的控制手机使用,正确地引导学生将手机成为学习工具成了一大难题。

3 资源整合,培养“自学”习惯

学讲计划的核心是“五学”,自学最为重要,经过一年的学习铺垫。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结合学生的现状。得到家长的重视和支持、调控手机的使用尤为关键。这些因素成了中职生学好声乐的重要前提[2]。

3.1 取得家长支持

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来自家庭的压力,而非就业的动力。所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尤为重要,每次在学生离校的日子,提前布置好任务,让家长编辑短信如实反馈。例如:“孩子今天给我们演唱了《雪绒花》,虽然听不懂在唱什么,但是很好听。谢谢老师的关心! ”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到底学习了什么。进而对学校和教师产生信任,树立了学校的威望,为中职校正名。

3.2 成立声乐QQ 群

笔者所授课的班级为四个,成立了统一的声乐QQ群。课前将曲谱和歌唱视频发入QQ 群,并运用手机的录音功能弹出伴奏发入群里供学生学习,在课余学生可自主聆听学唱。如歌曲《故乡的小路》。学生在预习时,结合群里的曲谱、录音进行视唱练习。小组之间合作,自主填词,分析出歌曲为弱起小节,并搜索弱起小节的含义、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等知识点。

3.3 配合其他学科有效教学

视唱课为学生的音感奠定基础; 舞蹈课离不开音乐和歌曲; 钢琴课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和处理乐曲的能力。声乐课集大成于一身,融合了表演唱、自弹自唱等技能。四个学科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循序渐进共生同长。在幼师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其中一门技能课好的同学另外几门课成绩都很理想。有了以上自学的基础,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学”进去的能力。推进“学讲计划”就顺理成章了。

4 教师“五步”引领学生“五学”

4.1 检验“自学”时,教师“慢一步”

学生在课前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知。课堂上就需要教师“慢一步”。课堂教学初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传统练声后,进行歌曲的自弹自唱。并要求学生带着任务聆听回答问题[3]。如《故乡的小路》词作者是谁?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该作品和之前学过的《雪绒花》有何不同之类的问题。学生在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心中自然有答案。那么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只需要进一步巩固知识,对学生错误的回答进行指正即可。

每节课推选一名学生进行范唱,无论范唱者演唱的是否完整。都需要学生进行发言和点评。生生之间对演唱的学生音准、节奏、高音的演唱进行点评。那么自然会有学生说出“附点音符没唱准”“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没唱对”等常见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下一个“学”的环节。从而进行声乐课的教学。

4.2 学生“问”学时,教师“缓一步”

提问法是课堂上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将提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在问题中学习成长。经过示范者的演唱,此时学生心里会有很多问题和想法[4]。为什么高音没有唱上去?为什么换气会混乱?在学生提问后,教师可“缓一步”,让大家说一说、议一议。引导学生说出示范者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二次练声。如故乡的小路中“U”母音较多。可采用“U”母音结合开口音“A”母音的训练。

4.3 学生“悟”学时,教师“退一步”

在练声结束后,针对高音演唱困难的情况,笔者并没有进行降调处理,而是迎难直上。结合挂图讲解声音的发出和高音的演唱,引导学生“悟”学的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高音演唱时需要笑肌上提,利用打哈欠的状态,在小舌上提的位置保持住演唱,这样高音的演唱会通畅自然[5]。然后通过教学实践,反复让学习揣摩练习。做中“悟”,“悟”中学。

4.4 学生“互学”时,教师“让一步”

有了“自学”“问学”“悟学”做基础,接下来教师应适当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相互之间合作对着声乐室的镜子进行练习。对着镜子可以清晰地看到口腔内部的小舌头、舌头的位置。找到演唱感觉的学生及时巩固,并向还在努力的学生进行提点。正是在学生互相之间的学习和模仿中,笔者所带的班级才能在学校的各种文艺演出中崭露头角。学生在“悟”学时候,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并不是只在一旁观望,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哪些学生嗓音有特点,进而为他们量身定制歌曲,进行单独授课教学,使出色的学生更加出色,在班级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2018年的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中,幼师专业18 个班级,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全校60 个班级。十佳歌手的冠亚军及另外三佳都出自笔者的所带班级。同时笔者依托学生对流行音乐和民乐的热爱开设了合唱团、鼓乐队、流行社团。在学校的校园文化中留下艳丽的一抹色彩。

4.5 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在课堂的教学中,学生自主感悟,交流领悟必不可少。教师的“五步”经过合理的组织,恰当的引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树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构建了声乐演唱技巧的知识体系,通过平时的练唱巩固歌唱的肌肉群。学校的多样文化生活给幼师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投入实践当中。学生在进步,年轻的教师在成长。根据学生的情况,教材的难度来设计“学讲”教学到达教学相长循序渐进。此外,对于歌曲的处理和演唱,教师“停一步”让学生充分感知也很重要,声乐演唱博大精深。学生在课堂学习知识和技能后,更需要时间练习。

学讲计划每个人的理解都不相同。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声乐课的教学是从音乐课中走出来的,最终还要回归美育的本质,声乐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技巧,更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如何有效的开展“学讲”模式,进行“五学”走好“五步”是学讲计划的观念。在中职幼师专业声乐课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讲计划”。让技能课教学多元化发展变得生动有趣,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幼儿教师。

猜你喜欢

学讲计划高音幼师
早春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男幼师荒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实施学讲计划,构建学讲课堂
谈谈“学讲计划”中的“讲”的问题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需求、追求、求法、求效——自觉教研行为下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实践探索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China Fire-fighting Day